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第一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1、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大脑会对所有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星星-星座。将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这种逻辑模式必定是金字塔结构,因为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够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找出逻辑关系。
2、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读者在接受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这样他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
3、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根据这一方法,该组中的所有思想都可以被冠以“建议”、“原因”,或“问题”、“需作出的改变”等名词。思想的种类没有限制,但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都必须能够用单一名词表示。
如果不能符合以上任何规则,就说明你的思路存在问题,或者你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完善,或者你组织思想的方式不能立刻让读者理解你表达的信息。这时,你应该调整自己的思路,以使其符合金字塔原理的规则,从而免去反复改写文章的麻烦。
第二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因此,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首先你必须梳理你想要表达的思想。提示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叙述方式
1、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兴趣了解你的思路进展。为什么可以肯定读者会感兴趣?你放在金字塔结构每一个方框中的就是一个“思想”。在本书中,我将“思想”定义为“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 为了向受众传递新的信息而作的表述,必然会使对方就其逻辑性产生疑问,例如,“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这样”,或者“为什么你这样说”。作为文章的作者,你必须在该表述的下一个层次上横向地回答读者的疑问。猪应当被当成宠物。
2、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下一主题回答上一主题的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所作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因此,演绎性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式: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一个人。因此苏格拉底会死。你需要概括演绎性思想组中的论述,以提高一个抽象层次。
如果你选择以演绎法回答由某个思想引起的疑问,你就必须进行3段论式的论述。其中,第二个思想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作出的表述,而第三个思想则从以上两个思想中得出推论。如果你选择以归纳法回答由某个思想引起的疑问,你就必须保证该组思想在逻辑上具有共同点,并且可以用同一个名词表示。
为了保证你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你必须使文章回答读者头脑中已有的问题,或者能回答读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短暂思考后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文章的序言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确定这一问题。
这种典型的讲故事式的呈现——背景、冲突、疑问、回答——能够使你确保在引导读者了解你的思维过程之前,你和读者是“站在同一位置上”。这种形式还能保证你将思想的重点一定放在文章的最前面。这也是判断你是否以最直接方式传递正确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