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个月没有记录哥的养育记录了,一是觉得亲子关系较平静安稳,平淡到不想留下痕迹;二是感觉自己又进入了“瞎子在领路”的阶段,我需要更广的学习、更多的看见和更深的实践。
上周三晚上带哥给去小恐龙骑平衡车,这阶段我们俩达成的共识是:提高体能,因此我们定了个目标:骑行150圈。
哥马不停蹄绕骑150圈后,虽满身大汗,却像无债一身轻,脱下头盔就跑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了。
一下子就遇到一个可以一起玩的小朋友,刚好我们最近在读《西游记》这套书,因此哥就带着那个小朋友玩起了孙悟空耍金箍棒的游戏。
不一会儿,来了他心目中的“平衡车高手”XY小朋友,9月份刚认识XY小朋友的时候,哥看到他骑平衡车的帅姿,羡慕极了,不但送给他一个美称“高手”,还立志自己也要成为跟他一样的高手。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哥在10月份的时候,也真的实现了“高手”的愿望,他骑车的姿势也差不多跟XY小朋友一样帅气。
XY小朋友看到哥后,说了一句:“一哥是我的好朋友”,哇哦,被高手认亲可把哥乐坏了,他们两个人平时是没有任何的交集的,只有在平衡车俱乐部碰面的时候才有机会玩一下子。
XY看到哥在玩金箍棒的游戏,立马带着SH小朋友一起加入,而哥看到XY和SH的加入,就自动调频跟XY和SH一起玩,因为XY比哥年龄大一些,也是个很有力量感的男孩子,很合哥的口味。
XY带SH加入游戏的时候,身上是带武器“敏捷圈”的,他们两个开始追赶哥,而哥就开始跑, 一边跑一边寻找圈,他也在地上找到了2个圈,于是三个孩子开始玩用圈套头、用圈当做武器来攻击对方的游戏。
刚开始孩子们都玩得挺开心的,被套住的小朋友能很灵巧地迅速撤出,随着战况越来越激烈,小朋友间的攻击力度也越来越大,SH小朋友比较斯文,战况紧张的时候就直接躺地上,一动不动,在“装死”,剩下哥和XY小朋友在“互撕”。
XY的个子、力气和攻击力都在哥之上,在对决中哥发现自己有点“吃亏”后就加大力度,也偏离了“游戏套路”,把塑料圈打在了XY的鼻梁上。
XY一下子就火大了,扔下塑料圈,很生气地说:“你打得我痛了,我要去跟我妈妈说”,其实全程我都在旁边看着他们游戏,而当XY这样说的时候,我默默转身走掉,我想看看XY会不会真的去找妈妈,我想看看哥会怎么处理。
果然,XY怒气冲冲跑去妈妈那“告状”,紧接着就大哭起来了,是真哭的那种,我再偷偷看一下哥,他满脸大写着“不爽”。
听XY的哭声,似乎他真的受伤了,我也担心打到鼻子流鼻血,就赶紧去看XY,发现没大碍后,我走到哥身旁,跟哥说:“请你跟XY道歉”。
哥不同意,也不愿意,我重复几遍:“虽然你们是在游戏,但是你把XY弄疼了,他受伤了,请你跟他说”对不起””。
在我的几度要求下,哥才不情愿地、让我陪着他一起走到XY旁边,用小小的、假假的声音说:“对不起”,不叫XY的名字,也不看着他道歉。
我给哥示范了一遍道歉:“XY,我弄疼了你的鼻子,对不起”,哥不顺从,只肯说:“对不起”三个字。
其实当下,我自己也是犹豫的,我全程看着孩子们在游戏,互相都有用力攻击对方,而对哥来说,他也有被XY打到、打痛的时候,只是他选择不哭,选择加大力度继续战斗,而一直占优势的XY,在被打痛的时候,选择了去妈妈那“告状”,选择大哭,而XY一哭,哥就会被大人要求去道歉,这公平吗?
我理解哥的不同意和不情愿,也迟疑这种情况下要求孩子道歉对孩子是否有帮助?
XY在妈妈的安抚下很快就不哭了,这时他发现了旁边有个大箱子,他开始去玩箱子了。
正面管教的习惯性思维,在俩孩子处理完情绪后,我开始引导孩子们如何解决问题。我问XY:
我: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XY:我可以跑走
我:嗯,跑走是个办法,还有吗?
XY:我可以躲在箱子里
我:躲在箱子里也是个办法,还有吗?
。。。。。。。。
XY在我的引导下,说出了几个解决的办法,大都是跑开、躲起来这样子。
而当下,哥还是有点“不爽”的情绪,我问哥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哥不说。
最后一步,我是征求俩孩子的同意,问他们是否愿意拥抱一下再重新做好朋友,XY表示愿意,哥很牵强,俩孩子身体还是对抗的,假假地靠在一起后就分开了。
这时我突然想起我包包里面有一盒洗干净的小葡萄,我示意哥带着这盒小葡萄去跟XY和SH分享。
哥自己边走边吃,非常缓慢地挪向XY和SH。刚闹得不愉快,要他一下子跟他们分享东西,换做大人,也是需要勇气的,于是我走过去,陪着他去分享。
哥走到XY和SH面前,让我很意外的是,他自然地拿着葡萄放进XY和SH的嘴巴,在喂他们两个吃,自己也吃,三个孩子都很爱吃小葡萄。
小葡萄靠近XY和SH嘴巴的时候,哥又担心自己的手指头被他们的牙齿咬到,不敢把葡萄太靠近嘴巴,好几个葡萄都因此掉地上了,孩子却很乐呵,感觉在玩游戏。
XY蹲在箱子里面,抬着头、张着嘴巴等着哥喂,太像一只小狗狗了,巨可爱。
孩子们就这样你一粒我一粒,把整盒葡萄都吃完了,SH妈妈也递给SH一袋零食,孩子们继续开心得吃起来。
零食趴结束后,我问XY和哥:“你们俩愿意继续做好朋友吗?”,两个都表示愿意,我再问:“那你们现在愿意拥抱一下吗?”两个孩子二话不说就紧紧得抱在了一起,而且身体是柔软的,完全没有对抗的感觉。
俩孩子拥抱过后就到了哥要回家的时间了,XY和SH很愉快得跟我们说拜拜,我们转身正要走的时候,XY喊了一句:“一哥,下次见”,哥也回头回了一句:“XY,下次见”。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好震惊,也好感动,因为我听到的是孩子们在矛盾和解后对分离的不舍和对再次相遇的期待。
在回家的路上,我跟哥探讨了刚才的事件,他确认XY是他的好朋友,也同意下次碰到这种情况能做到道歉,我知道他同意道歉是因为哥当下心情好了,如果又是刚打完架的情况,他应该还是不会愿意道歉的,接着我又问他:
我:那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哥:我可以躲到泵道那个墙壁的后面
我:嗯,这是个办法,还有吗?
哥:我们可以不用那个圈打架,那个圈可以在地上转起来玩
我:哇,这个办法很不错哦,这样就不会有人受伤了
孩子们是和解了,可是困住我的问题始终还在,在没法分清谁对谁错的情况下,需要道歉吗?
如果天天这样认错,会不会让孩子习得“凡事都是我的错”的愧疚感?愧疚感是负能量里面最糟糕的一部分。
而当真的需要道歉的时候,该怎么引导孩子做出合适道歉?
带着这些疑虑,我想起了樊登老师讲过的一本书《你为什么不道歉》,当我重新去听这本书的时候后,我找到了出口。
为什么我们会不愿意认错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心里边会用道理去衡量说:又不全是我的错,难道都怪我吗?我又没做什么,我做得也很正常。
当我们讲这些道理的时候,犯再大错误的人,都能讲出很多道理来,而如果死守着这个理不放,我们跟谁都不会道歉,跟谁都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而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一个事没法分清到底是谁对谁错时,我愿意承担我能够承担的部分,我愿意去改正我自己,我把我的错全认了,而不是讨论谁应该承担多少,这种真诚面对自己的问题就是在发起惭愧心,在发起惭愧心的那一刻,我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出路,知道自己该怎样弥补、怎么改进,是充满力量的感觉。
而愧疚感和惭愧心是两回事,当我们心中积累大量愧疚感的时候,它的典型的特点就是:我觉得我做错了什么事,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没办法,也不行动,所以我只好在内心不断地折磨自己,这是一种负能量的累积。
真诚的道歉,可以给对方缓和情绪的空间,从而为化解伤痛创造机会,而为错误做出道歉,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一个人的自尊感和成熟程度,取决于能否客观地看待自己,能否意识到个人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以及能否发现对别人带来伤害。
真诚道歉的流程是:
1、发自肺腑地说:“对不起”;
2、描述出自己错误的因果关系;
例如:“因为我做了。。。事,导致你产生了。。。感受,这件事情是我的责任”
3、对错误原因进行深刻剖析;
例如:“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错事,我做这样的错事,是因为我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
4、做出弥补;
例如:我会做。。。来弥补,以后我会注意。。。
5、请求对方的原谅;
例如:“我想知道你是否能接受我的道歉,让我做一些弥补的事,然后原谅我”
回到孩子们的这个闹剧中,很显然,在我和哥看来,这是个难以分清谁对谁错的事情,所以哥不愿意道歉,他就假假地说了句“对不起”,并没有发自肺腑。
而因为我对这类难以分清谁对谁错的事情表示疑惑, 所以我也做不好引导,就没有引导哥做出“描述出自己错误的因果关系”和“对错误原因进行深刻剖析”。
而比较正向的思维,应该是当对方痛了、哭了。。。的时候,应当引导孩子使用因果关系的表达,强调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是什么,并承担明确的责任,而不是去追究谁对谁错,谁错得比较多,谁错的比较少,并且告诉孩子道歉不代表软弱,也不代表失败,而是在自我赋权,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权利让这个事情翻篇。
在孩子们的这个矛盾中,因果关系的表达可以是:“XY,对不起,在游戏中,我有点愤怒和不爽,就用比较大的力气把塑料圈打向你,结果打到你的鼻子上,让你感到痛和生气”。
对错误原因的剖析可以是:“因为你有用塑料圈打到我,也有把我打痛,所以我也想用力打回去,这是我做得不合适的地方。”
在孩子们的这个事情中,因果关系的表达和对错误原因的剖析我都没有引导哥做,而是用小葡萄直接把哥的道歉流程从第一步的“对不起”拉到第四步的“做出弥补”,在吃小葡萄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感情迅速解冻、升温。
最后我有引导孩子们以拥抱的方式彼此和解,XY小朋友的那句:“一哥,下次见”为哥的道歉和他的原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更完美的结果应该是等两个孩子情绪处理好、感情回温之后,引导仨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想出解决的办法,一起想一想如何用塑料圈玩游戏,不过完成比完美重要,不完整、不完美的道歉也引发了新的觉察、学习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