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是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它主要讲了,一个“普通”的日本底层家庭的男主人柴田治,意外“捡回”一个遍体鳞伤的小女孩后,这个家庭的秘密渐渐曝光的故事(片宣语)。
影片开头,以男主人带着“儿子”在超市偷窃的场景入境。在偷到今天所需的食物后,回家路上,男主人在一个公寓的窗户口看见一个被锁在家中哭泣的小女孩,便一时心软,将小女孩“拐”了出来。镜头按照情节发展顺利推进,影片中慢慢呈现出一些“秘密”。男主人一家住在一个类似钉子户的破旧危房中,家中的奶奶、妻子、妹妹、儿子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带回来的小女孩儿也是个深受家暴荼毒的可怜孩子。
整个影片要呈现的,就是对人伦常理所定义的“亲情”的思考。可以说,贯穿《小偷家族》的思想核心就是:不能从血缘关系去判定人世的亲情关系。这很符合是枝导演的思维模式,他从来不会从所谓的“正常来说”这一角度去看待任何东西,很多人都对他充满贬责之意,认为他的作品大多颠覆了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标准。个人认为,用所谓的“正常三观”去衡量任何东西,这才是大错特错,荒诞不经。所以,觉得是枝导演的作品真的不适合中国的商业化影院模式。
曾经在纪录片《三日为期》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亲情是任何人都戒不掉的一种关系。这真是一条不争的“箴言”了。在影片《小偷家族》中,女主人信代却做出了反驳,大致是说“其实自己选择的亲情才是最牢固的”。这或许是一个极其荒谬的言论,亲情怎么能选择?是啊,人来到世上本来就是被迫的,又何谈选择这种说法。人可以选择任何关系,唯独血缘关系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是枝导演却玩了个偷梁换柱的把戏,亲情关系——不一定等于血缘关系。
在影片后半段,女主人信代和男主人柴田被判定犯了“杀人罪”、“诱拐儿童罪”、“诈骗罪”、“盗窃罪”等一系列罪行。在受警官审讯时,信代面对“诱拐儿童”这个罪名却表现出极端的冤屈。如果按照法律的定义,她确实是犯罪了(对于“犯罪”的认知也是这部影片中的另一大主题,篇幅局限,就不在此论说了),可是她也发问道“为什么母亲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生下这个孩子,自己就是母亲呢?”,这其中有个概念叫做——成为母亲的资格。这是信代,又或者说,这是是枝导演对“母亲”这个名词内涵的认知。因为是戒不掉的关系,却又无法选择血缘,对于亲情的高期待无法被满足,除了放弃渴望,也就剩替代这条路可走了。这是一个无选择的选择。戒不掉,用另外一个词语描述,叫做——上瘾。
亲情,实际是一种会令人上瘾的关系。就算极具邪念的人,在内心深处,都会渴望拥有亲情的温暖。那些所谓十恶不赦的人,大多是瘾欲无法得以满足,所以极度扭曲自己来折磨他人的人。犹如影片中的“妹妹”亚纪,明明出生于物质条件优渥的家庭,却因为得不到母爱与家庭的温暖,宁愿选择留在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组合之家以抱团取暖。她在影片中,选择了一份类似于“肉体交际”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个同样遭受亲情遗弃的客人。他们都在诉说自我的凄苦与渴望中暗默流泪,他们都曾因遗弃而怀疑、厌恶、伤害自己。这刻,让人惊恐察觉,镜头缩影下的面孔,或许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
关于这部影片,有太多想表达的感受,却又不知如何详细描述。这种感觉就像影片末段,“爸爸”柴田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他能继续待在学校接受政府的孤儿补助,宁愿让儿子误会自己是要抛弃他。可是,镜头最后追着公车跑的踉跄背影却出卖了他的深爱。我们无法判定每件事情的性质究竟如何,所以才会有如此之多的无解无言之事。然而,无解的东西最容易令人怅然,如同影片结尾的留白处理——被“救”归家的小女孩儿树里孤寂又期盼地张望着阳台外的美丽世界。镜头停留在她的脸上,永恒却转瞬即逝,而后是结束的黑暗与沉默。沉默,是对戒不掉的无奈,又是对选择的渴望。沉默,又是于无声处的呐喊,是小偷家族最后的挣扎。
末了,在这里推荐是枝裕和导演的另外两部作品——《海街日记》、《如父如子》,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体察出,他潜藏在镜头中的诚意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