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雍正的成功之道
文/秋正源
落花无声,红烛有泪,金銮殿前,梦魂渐远。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冠衣。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学习聪明者的聪明会更聪明,吸纳智慧者的智慧会更智慧。这就是修养身息的精神,陶冶厚德载物的品格的一种态度。
在“九子夺嫡”中最为激烈的一场明争暗斗的皇权追逐,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四阿哥胤禛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众多阿哥分帮结派之时,他以不变应万变,追求佛道之学,无为而有为之的潜在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的表现。
在皇太子胤礽两废两立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大喜大悲,而不像皇长子胤褆一般在太子被废之际还火上加油般在康熙帝面前大道是非。这是愚者的表现也是弱智的自卑。以静制动反而成为成功的一种捷径,最重要的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四阿哥在太子被废之时还能冒死进谏,难道他真的不怕死?非也,圣祖爷八岁御极,杀鳌拜。收复台湾,开创“康乾盛世”的第一天子。也是历史上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帝王,在位六十二年,虽然子嗣众多,但对于胤礽,却是爱之惜之,乃赫舍里皇后唯一的嫡子,自然爱屋及乌一般疼爱,事实证明,胤礽是圣祖爷亲自教养和看着长大的,这不是每个亲王都有的荣耀。
有句话说的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康熙在世人眼中是帝王,九五之尊,在皇子们面前不仅是个君王,更是个父亲。四阿哥胤禛不仅善于心机更善于揣测帝王的心思。这也是为什么和珅能够年纪轻轻能当上一品大员,能够将权术玩弄于拳掌之中。看和珅多招乾隆爷的欢喜就知道四阿哥是如何招康熙帝的欢喜。
宋高宗赵构出身卑微,母亲不得宠,父亲宋徽宗又是风流太子,子嗣自然不少。年少时赵构常常看着自己的母亲站在墙外肚子仰望的那种一次次失望之感尽现于眼中,从小缺少父爱的赵构从小便留下了阴影。但赵构绝不是一点才能都没有,正是因为他的才干他才一步步走向皇权。我说这个是说明说明呢?雍正帝跟高宗相似之处母妃是庶出,自然与皇权有着先天的隔阂。但他们都成功了,又说明了什么呢?
在这次废太子时,各阿哥都是大显身手,大显神通。刚才说了,皇长子胤褆添油加醋的挑拨离间父子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皇长子只能是皇长子,而不是皇太子。皇八子胤禩在历史上是个有才学的皇子,在众皇子中也是最得人心的一个。可惜在帝王前,这些有点反而成为缺点。才高八斗自然是好,可惜持才傲物。得人心自然是好,可惜拉帮结派犯了大忌。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要在现代,准是个大人物。可惜生不逢时,错生帝王家。
康熙帝也大骂胤禩“为辛者库贱人生也。”不是看不起他的出生,因为在清朝历史中,没有几个是嫡出的。“宗法制”虽然影响深远,但对于后世来说,贤更重要,嫡长子只是有着“长的漂亮的优势”,而像李世民这种有着“活的漂亮的本事。”
如若林彪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真正哲学道理,那么历史会翻开崭新的一页,显然历史不能假设。但皇太子心不急,或许当皇帝当不了几年,至少也不落个“不孝不德”的名声。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又该是谁的悲哀呢?
圣祖爷曾经在废太子时问文武百官:“当下,谁可为太子?”众文武百官皆云:“八阿哥乃不二人选。”或许八阿哥此时心里笑的正欢,当康熙帝大声怒斥之时,遥遥无期的帝位随之而来。
所以说,低调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态度。这也是智者与愚者的区别。锋芒毕露往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也是先人们常常教育我们“三思而后行。”大智慧都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学会谦虚。
言归正传,就算皇长子皇八子没有了资格,可皇四子又有什么资格?当时还有皇十四子,十三阿哥······才有了后人认为历史上雍正帝篡改圣旨,这就相当于平时不怎么热衷于学习的人,老考倒数,突然考了第一名,你说谁不好奇啊?不鸣就算了,还一鸣惊人了可不行啊!还让不让人活啊。
为什么选四阿哥,跟细节少不了。在废太子时四阿哥不仅进谏还处处为胤礽讲话博得了康熙的好感,印象分加十分。再加上康熙自己也知道如果自己一命呜呼,胤礽的日子会好过?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他再坏再不好,也是自己的亲儿子啊。
就算不能把万里江山交给他,至少也要对得起已故的皇后。两废两立的胤礽被封为亲王的爵位可世袭下去。也算是补偿。可谓是“用心良苦”
立皇四子不仅了了自己的心愿,也对得起故人,了却了一个心愿。再加上雍正皇帝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过度人物。了解雍正的人都知道,雍正帝是算是仁君明主。他在位期间贪官污吏几乎没有,开创“康乾盛世”离不开这位过渡的核心人物。
雍正为什么会赢?还赢得漂亮呢?性格决定命运或许是他成功的一半,但也是他为成功付出代价的原因。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拥有帝王的大度与胸怀。有句话说的好:事应为之而不可为,虽力为亦不能为。则退之,是为圆通。事应为之而不可为,虽力为亦不能为。仍为之,是为风骨。这两点是矛盾的,可也是人生的真谛。这也是雍正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世事浮华,人生如梦。雍正的成功在于他能够八面玲珑,权谋上的“知己知彼”最大的成功不是他做的完美,而是他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善于用自己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用镜子折射出完整的自己。
编者按:本文写于2014年,正是喜欢清史浓厚的年纪。此文有何不足之处,感谢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