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重温了大仲马的经典名著《基督山伯爵》,再次拜读,少了第一次读时因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酣畅淋漓感,而多了些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主人公爱德蒙•邓蒂斯最后在留给他恩人的儿子玛西米兰•摩莱尔的信中说:在上帝揭露人的未来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我想,这是他通过一生坎坷曲折的经历所打磨出的警句良言。他的一生可谓时时在践行这两个至关重要的词汇。
在他意气奋发,憧憬满怀的青年期,遭人设计陷害,在和爱人美茜蒂丝的婚礼上被警察带走,再因代理检察官的私欲被关进伊夫堡的地牢里。那时他还没有学会等待和希望,他强烈地思念父亲和爱人,不知道他们的境况如何,将昔日的美好生活和现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进行对比,感觉一刻也忍受不了。
他数次要求审判甚至只是见见典狱长问清自己入狱的原因而无果后,他陷入无底的绝望。刚入狱时他还在墙上画记号提醒自己时间,之后就不再坚持了,再到后来索性绝食想一死了之。
可生活毕竟还是充满希望的,他给爱德蒙送来了法拉利长老,法拉利长老对爱德蒙无疑是再生之父,不仅阻止了他的自杀,教给了他广博的知识,给了他逃离苦海重获自由的机会,甚至遗赠给他埋在基督山小岛下的巨额宝藏。当然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是,教他学会了等待和希望,并切身地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分量。
他第二次践行这四个字是在成功逃出伊夫堡之后,他没有冒失地立即去坐拥已经属于他的那笔宝藏,而是先当一名水手自食其力,满怀着希望,却耐心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接近基督山小岛的机会。当他终于等到那个机会时,他没有立即将那巨大的财富揽入怀中摇身一变为大富翁,把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他明白潜在的危险,他懂得藏富,实际上也是懂得等待。
第三次是他出狱后发现早在他还在狱中时,他亲爱的父亲已经被饿死,而美茜蒂丝也已嫁给了陷害他的仇人之一弗南,他正式决定要复仇。虽然他在狱中早就立下了复仇的誓言,但我总觉得让他真正将复仇付诸行动的,是父亲被饿死的消息。
即使在这时,他仍然表现出了惊人的忍耐,法拉利长老早就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推断出诬陷他的人是邓格拉司、弗南和维尔福,但他还是找卡德罗斯和典狱长核实了一遍——当然是化装成不同的身份。即使是被证实之后,他也没有立即行动,我相信依他当时的财力和智慧,要使这三个人陷入绝境,不说易如反掌吧,至少也不是太费事的,但他却等待了足足十年,十年啊,在伊夫堡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地生活了十四年之后,好不容易获得了宝贵的自由之后,他竟然又主动选择了等待十年,在这十年中,他又表现出了怎样的自律和克制啊。
他等待这十年,不是由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无奈,而是一种信仰,一种身为上帝化生的信仰,他不愿意再以恶行来报复他所遭遇的恶行,他只是在等待时机让这些人咎由自取。“自作孽,不可活”,他只是使一点力量让这些人自己的恶行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所以这些人一开始都感觉遭到了上帝不公的对待,义正言辞地抗议,可一看到基督山伯爵的真实身份就是爱德蒙时,无一例外地颓然倒地,承认上帝确实存在而且是公平公正的。
最后一次是在他完成复仇后,他发现自己的行为牵连了一些无辜的人。由于他的复仇行为,差点害死了凡兰蒂——他的恩人摩莱尔先生的儿子玛西米兰的爱人。他在世上最大的心愿是使玛西米兰幸福,而他却差点亲手毁了他的幸福时,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了。而后来又使无辜的小爱德华也丧命时,他确确实实地陷入了难言的痛苦,他不再笃定地相信上帝和他同在,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他不相信自己还配得到别人的爱。
他已经打算放逐自己了,却没想到获得了海蒂的爱情,海蒂确定地告诉他:自己对他的爱不是他所想象的对恩人的爱,也不是对父亲的爱,而是对男人的爱,对丈夫的爱。海蒂希望永远和他生活在一起,如果他狠心离开了海蒂,海蒂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基督山伯爵是多么欣喜若狂啊,他以为自己心里只剩下了复仇,没想到还会生出爱情,他以为自己不配再得到爱情,没想到他爱的海蒂竟然也爱着他。这难道不是生活再次告诉他:人生的智慧就藏在“等待”和“希望”中的吗?
以前一直不喜欢看江湖复仇的故事,觉得恩怨纠缠中谁又是无辜的呢,何况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本书却是个例外,除了爱德蒙确实以清白之身遭人陷害,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他即使在复仇的过程中也保留了最大的善念,并没有不择手段。他迫不及待地报恩,却等待了十年才报仇,就是因为并没有被仇恨淹没,心底的善良一直在线。
而我喜欢这本书最大的原因是它告诉了我们,人生时时需要“等待”,而生活处处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