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庸老先生离这个世界而去了。我想这世界上除父母以外,可能没有人比金庸对我的影响更大。
我接触金庸比大部分同龄人都要晚一些,因为家里人并不喜欢武侠,所以当小伙伴们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经典金庸武侠电视剧时,我只能在一旁好奇地听着。我第一次完整地接触金庸作品是2001年,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那年,我11岁,还不知道岳不群为什么那么“坏”,也看不懂岳灵珊为什么痴恋林平之,更参不透为什么独孤九剑能够“无招胜有招”,但是却感受到了令狐冲的豪气冲天,迷上了这刀剑交错的一招一式,爱上了这个叫做江湖的是非之地。
从此我开始看了很多由金庸小说改编的武侠电影,从笑傲江湖到天龙八部,从射雕英雄传到倚天屠龙记。但是那时候还小,只是看个故事,看个热闹,只觉得剧中的主角英俊美丽,剧情引人入胜,但是却看不懂这故事中的历史、哲学和人生阅历。
初中毕业的前夕,偶然机会我借到了一套三联版的天龙八部,我和金庸的缘分,从这里算是真正开始了。书中的文字将我深深地吸引,我没日没夜地把这套书看了3遍,然后我又看了4遍神雕侠侣,2遍射雕英雄传,2遍倚天屠龙记……我把金庸的“十四天书”都至少看了两遍。如果说哪一本书我看得最多,当属《连城诀》,这本书我至少看了5遍。而要说最喜欢哪本,那应该是《天龙八部》了。
金庸作品里“侠”的精神和“佛”的文化深深影响了我,从某个角度上来说,金庸甚至是我的心理学启蒙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得越来越多,懂得越来越多,愈发深刻地感受到金庸思想的深邃,深不见底。我发现我几乎每一次学习和思考,居然都可以从金庸的书里找到。而他的文字功力更是惊人,那种文化的感染力,牢牢地把我钉在了自己的母语上,以至于我自从读了金庸的书后再也不会叫“爸妈”,只会叫“爹娘”。
从来不需要想起,也永远都不会忘记。今天得知金庸先生走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们。但是我并没有感到悲伤,因为在我心中的金庸早就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