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来的自由,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不过行走在历史和社会潮流的趋势之下,被笼罩着一层或忧或喜的气氛,在心理和规律的驱动下,机械地过着。如果你的内心丰富,如果你的盈余充盈...也可以挣脱引力。
那么,你是怎么去花费自己除了睡觉,吃饭,工作,休息之外的盈余时间?
A:打开手机,玩游戏,或者听歌,聊天,再然后看看更新的剧和综艺节目。
B:约上四五伙伴,聚会热闹
C:上培训班,主题学术讲座和讨论,舞蹈或者健身,执行年度规划的读书和旅行计划
D:和一群小伙伴,做想做的有意义的事。志愿者,又或是社区维护。
或许你ABCD都有涉及,又或者还有EFG之类的种种,那真是丰富多彩呀。
《认知盈余》,一本描写互联网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书,从互联网工具带来的影响,分析总结社会现象,特别是创造式分享的内在驱动力。
“人们喜欢参与,创造和分享”。书中讲人们的认知盈余行为都是基于这种前提展开的。比如之前热门的“葛优躺”,比如当下很火的“皮皮虾”,再比如为这个社会提供便利服务的维基百科等。
书中分析促成认知盈余的行为发生,以及创造性地提出这样一种行为主要有四个因素:
1、工具。工具的改变,赋予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比如优步,Airbnb(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2、动机。无酬的动机,自制和胜任感,比金钱更有诱惑
3、机遇。价值实现的载体,盈余时间挖掘口
4、文化。为什么好好的网站社区最后成了口水战场?为什么一些提供疾病服务的网点不受大家信任?,归根结底,有些价值只能靠文化来创造。
我理解这里的认知盈余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分享。樊登老师从中总结了五种分享层次:
1、个人分享(自我总结和学习)
2、公用分享(社区子文化的交流,或小范围群体的沟通)
3、公共分享(互相协作,创造一些公共资源,如开源社区和软件)
4、公民分享(改变社会),比如17,18世纪为打破宗教的封闭,学院式的成果共享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我想这种读书性质的交流分享,占了前两种,也希望读书会慢慢发展,达到第三种,第四种的效果。
书中最后提到:“新工具提供的机会越多,任何人可以从之前社会形态推断出来未的可能性就越小”。古登堡当年发明的印刷机,原以为会促进教会的统治,最后反而让民众从教会里解脱出来。
新工具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只能够看到未来的混乱状态。不要拒绝这种潮流式的变化,理性的协商调解也只是盲目的,不如接受这种混乱,有生命力的东西,终究会顽强的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