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川妹子名叫刘娥,出生在公元968年,益州华阳人(今四川成都华阳镇)。她出生卑微,婚后被丈夫所卖,最后却成了宋真宗的皇后,并以皇太后之尊实际掌控朝政长达十余年。民间有关她的故事、戏剧为"狸猫换太子",史书对她的评价则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一、出生卑微的川妹子的“京漂”生活
刘娥是苦出生,从小就学会了摇着拨浪鼓卖唱的谋生技艺(这可是货郎的技艺),十三四岁嫁给蜀地的一个银匠龚美为妻。银匠龚美当时也是一个不安分的、有想法的青年,不想在成都呆,一心想到大都会京城去发展自己的银匠事业。于是带着刘娥到了当时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开始了他们的“京漂”生活,同时也开启了刘娥的戏剧人生。
千年前“川妹子”漂亮、娇媚、灵动的美名就远播京城,宋真宗(当时还是襄王赵恒,尚未被册定为太子,也未婚配),听说川妹子多聪明能干、秀外慧中,就让襄王府里的王宫指挥使张耆帮他物色一名。龚美善于结交朋友,与张耆认识,听到这个消息就假称与刘娥是表兄妹,把刘娥卖到襄王府。
小刘娥是标准的成都妹子,天生丽质,聪明伶俐,泼辣能干,襄王赵恒 自小在宫中长大,见到的女人都是规规矩矩、低眉顺眼的淑女,几时见过这么生气勃勃、天真自然的女子?更令赵恒震惊的,是这小姑娘脸上有一种眩目的美丽,目光灵动妩媚,眉眼间却隐隐透出一股凌厉倔强的气势,故一见甚是满意,心中欢喜。加之小刘娥会音律,懂诗词又与其年貌相当,两人很快如胶似漆,难分难舍。
二、川妹子与未来皇帝长达15年的地下情
自古王孙公子的婚配都讲究政治利益和门当户对,何况是皇子。所以好景不长,此事不久被赵恒的父亲宋太宗赵光义知道了,觉得自己的儿子与出生这么卑贱的女孩亲近是不学好,贪念女色,有辱皇室尊严。宋太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结果可能大家都猜到了,经过一番棒打鸳鸯,将刘娥逐出了襄王府。
偏偏咱们襄王赵恒是个多情种,不忍就这么与刘娥分离。为掩人耳目,于是将她安置到王宫指挥使张耆的府邸居住。而张耆为避嫌,从刘娥入住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回过自已的府邸,搬到了襄王府居住,这一住就是15年。
古今爱情大凡遇到阻力,都呈越挫越勇之势;再或是因为“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总之情种襄王赵恒对我们的这个川妹子刘娥是不离不弃,恩宠有加。这15年来不时丢下家中妻妾,偷偷过来暗中和她幽会,共享鱼水之欢,共叙相思之苦。
我们的川妹子刘娥可不是“傻白甜”,天天只盼着和情郎相聚,在这幽居的15年中,她一直追求进步,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提高自身修养上。经过15年的学习、沉淀,刘娥也从一个昔日目不识丁、天真无邪的街边摇着拨浪鼓卖唱的女孩,脱胎换骨成了饱读诗书、才华出众、气质超群、精于谋略的女人,为她后来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看来没事儿多读书,总没坏处。
三、川妹子的皇后路
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襄王赵恒继承皇位,成为北宋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宋真宗即位不久就将刘娥接到宫中,封为四品美人,两位苦命的鸳鸯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一起了。这时的刘娥已经36岁,而真宗后宫有佳丽三千,但川妹子凭借着自已的聪慧温柔,蕙质兰心、明朗豁达,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很快又晋封为二品修仪,后又封为一品德妃。
公元1008年,郭皇后因病去世,这是刘娥成为皇后的绝佳机会。但宋真宗一提要立刘娥为皇后,立即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对。要成为皇后,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要出生名门望族;二要生有皇子。刘娥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她出生寒微,不能母仪天下;受宠多年却又无子嗣,未能替皇家开枝散叶。
立后之事就这样在君臣不同意见中僵持着,真宗索性让后位空缺,也不再谈立后之事。刘娥不是那种为当不上皇后而抑郁终生的深宫怨妇,无意义的自我凋谢不是她的选择。 她忍辱负重、聪慧要强,处处显露出不该女人具备的刚毅果敢、对皇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刘娥并没放弃她的皇后梦,不久聪明的刘娥又有了新的想法,让事情有了转机。她和真宗商议采用“借腹生子”来解决子嗣问题。最终刘娥选中了她的贴身侍女李氏来完成这一任务。李氏也不负众望,一年后产下一子,这就是后来的皇帝——宋仁宗。皇子一生下来,就被刘娥抱走了,管刘娥叫娘,而李氏这一生,活着的时候再也没能和仁宗相认。这就是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由来。
有了皇子的刘娥终于在公元1012年,被宋真宗赵恒封为皇后,此时刘娥44岁。因刘娥通晓文理,熟知政事。宋真宗批阅奏章时,常询问她的意见,而这时刘娥往往能说出自已独到的见解,令真宗赞赏不已。此时刘娥不仅是真宗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成为他精神上的朋友。每逢外出巡查,真宗也要带刘娥在身边。真宗晚年中风,整日神志恍惚、言语不清,无法正常处理国事,政事就委托于刘娥,而我们的川妹子也当仁不让,处理政务是非分明、条理清晰。
四、川妹子终于站在了权力巅峰
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病逝,太子登基成为宋仁宗。此时,宋仁宗时年11岁,朝政大权由刘娥把持,川妹子终于站在了权力巅峰, 成为宋代首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开宋代母后临朝称制先例。一时,昔日的卖唱女成为当时宋朝最为尊贵、最有权势的女人,没有之一。
这位从孤贫境地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川妹子,是宋代最强悍专权的皇太后。她的行事作风,说一不二、雷厉风行:专权而又明理、冷酷而不失仁厚、随和而绝不轻信。出于女人谨慎的天性,她对每一件奏报都深思熟虑。
刘娥临朝主政11年,此值北宋初、中叶之交,经济上升至顶峰,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之一。她奖惩分明、知人善任,提拔了王曾、张知白等人,为北宋朝廷输送了一批人才。《宋史》记载刘娥“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仁宗即位年少,太后临朝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1033年,刘娥还政于宋仁宗,结束了她的摄政生涯;同年因病去世,享年66岁。至此,川妹子刘娥走完了她从一个卖唱女,到一国之母,再到垂帘听政,再到身披龙袍的传奇一生。
五、川妹子到底有没做过皇帝梦
刘娥到底有没想过自已做皇帝呢?史上众说纷纭:曾经有一位叫程琳的官员向刘娥献《武后临朝图》,不料刘娥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于是史书对她大加赞赏,说她从未想过自已称帝。
也许刘娥的拒绝并非是不想称帝,而是用程琳献图一事来试探朝中大臣的风向。当献图发生时候,大臣议论纷纷,群情激动,刘娥自然知道不能强行称帝,于是假意拒绝。因为事后对献图的程琳不仅没有处罚,反而是提拔重用了。
如果说刘娥没有称帝的想法,她为何在快要退休、病重的时候非要穿天子服饰拜谒太庙(最后穿的是简易版,比正式的少了三样),当时为这事儿没少折腾,到临死还让人把这身衣服给拔了下来。她这种做法是不是想过一把皇帝瘾?是不是像现在的58岁现象?快要退休了,一看自己还两袖清风,什么都没有,于是大捞特捞,希望临到结束风光一把。难道咋们的川妹子刘娥临终时也作此想?
武则天32岁为后,60岁成为皇太后,67岁才称帝,一直工作到82岁才归天。。。刘娥44岁为后,53岁以太后身份摄政,66岁病逝。如果川妹子的寿命再长一些,她会不会。。。
最隐密的想法,只在心里开花结果。刘娥也许确实想过效法武则天,也许没有,谁晓得?她的心田曾洒下许多种子,有的终成正果,有的,永远不会发芽。。。
六、尾声——善终
川妹子刘娥为什么能得到宋真宗近四十年的专宠?她又为什么能得到善终?为什么死后没像历史上其他女主,如吕后、慈禧那样背负骂名呢?那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川妹子的胸襟,也许能找到答案。
1、处理与前夫、家人的关系。
对前夫龚美将自已卖到王府一事,咋们的川妹子没有耿耿于怀,在自已发达后还让前夫改名刘美,随自已姓,以娘家人待之,对刘美以及其子侄也尽力提拔相助。川妹子对家人难免有些偏袒,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没有外戚干政,姻族也没有做出危害国家的祸事。
2、处理与仁宗生母李氏关系。
刘娥对仁宗生母李氏,并没有像《甄嬛传》里那些恶毒的女人那样予以加害,而能够待之以礼,对李氏的娘家人也加以重用,李氏死后刘娥也听从大臣吕夷简的建议,给予厚葬,而并非像世人传言,有什么“狸猫换太子”。刘娥死后,曾经有人告状说刘娥可能毒杀了仁宗生母李氏,一时之间风云大变。仁宗甚至派了兵马看守刘娥娘家,一旦查实,就抄家严办。可事实是李氏面貌如生,且以皇后的冠服安葬,这些都让宋仁宗感动不已,愧疚不已。
3、处理与仁宗的关系。
对宋仁宗视如己出,呵护备至,关爱有加,将他培养成一代明君。1033年,宋仁宗时年24岁,已具有处理国事的能力,刘娥将政权彻底地还给了宋仁宗,结束了她的摄政生涯。虽然刘娥并非仁宗生母,但是仁宗在知道身世之后,仍然处处表示对刘娥的追思和尊敬,可见母子情深。
4、处理与群臣的关系。
纵观宋朝三百多年,都是重文轻武,刘娥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她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士大夫们的不同政见。在她当政时期也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可见,川妹子刘娥的胸襟是政治家的胸襟;眼光是一代帝王的眼光,能审时度势,知进退。。。可能这也是她得以善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