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小侄儿玩儿游戏的时候,发现他比平时更沉默些。这和平日里的他有些不一样,我问他怎么了,他回避,不肯直面回答问题。游戏结束之后他还赖在我身边不走,还撒娇最喜欢和我玩儿。我笑他:“是不是又想要什么东西啦?”小侄儿嘿嘿,“我想要一支自动铅笔”,还低头轻声抱怨,“妈妈不给我买”。我想,他一定是犯了什么错误了,不然一支自动铅笔,还不至于不给他买。
买了自动铅笔,小侄儿就什么都招了。原来是在学校时候经常弄丢东西,今天是一块橡皮,明天又是一个练习本,次数多了,他妈妈就认为他是想偷懒,不写作业找的借口。但东西又真的找不见,于是给他买了新装备就或“命令”或“恐吓”他看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不允许再丢掉。
规定制定的第一周还好,每天放学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不少统统带回来了,第二周又弄丢了自动铅笔。好问歹问都没有说出所以然来,于是嫂子一生气“不许买新的自动铅笔了,用铅笔!”小侄子没敢再吱声,悄无声息写完作业就自己睡觉了。见着我,才敢发发牢骚。
我问:铅笔也可以,为什么非得用自动铅笔?
小侄儿:自动铅笔写的更快,笔触更软。
我问他,那你的自动铅笔呢?
小侄儿:被班里一个坏蛋头头抢走了。我打不过他。
我又问,那你怎么没有告诉老师或者回来告诉妈妈呢?
小侄儿:老师才不管。不敢告诉妈妈。
他的这句“不敢告诉妈妈”让我很意外。我在想,嫂子知不知道孩子“不敢”呢?不敢的原因是害怕挨骂还是怕被拒绝;每天总是在学校里丢东西,作为家长的他们,究竟问过原因了吗?有没有去学校解决?孩子和父母之间有未说的缘由,那么父母有没有完全地告诉孩子给他制定规则的原因呢?
在美国罗纳德·B·阿德勒与拉塞尔·F普罗科特联合所著的《沟通的艺术》一书中,孩子的这种畏惧,是因为和父母之间没有好好地沟通。因为“保护型”父母强调对于权威的服从,不愿让孩子分享想法和感受。长此以往,孩子在面对父母时产生抵触心理,成年后,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而“保护型”的父母是怎样的呢,在《沟通的艺术》一书中,这种谈话取向少,遵从取向高的家庭归纳为保护型的。父母决定一切,他们的话就是最终结果。这种家庭沟通强调对权威的服从,不愿意分享想法和感受。即便是对孩子的某项想法进行讨论,也会非常简单。就比如小侄子,只能听从于父母规定的“不允许弄丢文具”,“不许用自动铅笔”这对他是一种保护,保护好自己的东西,以免买的新的继续丢。却没有给孩子更多地分享双方的想法和感受。
而谈话取向高,遵从取向少的家庭为多元型,则更侧重于公开沟通,分享想法,最终达成一致的结果。假如此时,小侄子说,如果我愿意将我的橡皮送给同桌只因为他很喜欢呢?父母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倾听他行为背后的原因,给出充分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让孩子自己做主,是不是更好呢?
相比之下,多元型的家庭下成长的孩子要比保护型的孩子在倾听上更自信,在智力上更灵活。
在《沟通的艺术》一书中主要探讨了与沟通相关的各个方面,与沟通者相关的情绪,氛围,文化元素以及出现的挑战等等。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以及看人之间。在第三部分看人之间里着重介绍了亲密关系的区辨。父母,爱人是我们亲密关系发生的主要地方,与家人的有效沟通,才会让我们关系更亲密,氛围更融洽,家才是更有安全感的港湾。
但提到“家庭”,有些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温暖,安全这些积极的情绪,有些人,则会唤起不舒服的感情。人气作家厄玛·邦贝克捕捉到了即便是在最幸福的家庭也会呈现出斗争与乐趣相混合的滋味:
我们是一小撮最奇怪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简单跋涉。我们分享疾病和牙膏,觊觎彼此的甜品,藏起洗发水,互相借钱,却又把对方锁在自己的房间外面。我们在制造伤痛的同时又依靠彼此的亲吻来治愈它。我们一边爱着、笑着,一边又在防备着,并且试图找出把我们束缚在一起的共同点。
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或许还有高压政策下成长的伙伴,。但如今新一代父母看了那么多育儿书,反省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几乎不再有“一言堂”的父母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多鼓励他,多夸夸他,与孩子当朋友,但最终,父母还是权力的一方,一旦他尝试一件新事物,犯了错,还是会被“威胁”:“不许再那样做了,否则我就不带你去游乐园了”。是我们不会做父母,不够爱孩子吗?不,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行为缺少向孩子去描述感觉。
例如父母对孩子说:我希望你能认真将作业完成,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项活动。但你一会要喝水一会抱怨自己没有橡皮让我很生气(行为),这明明就是你不想写作业的借口(感受),如果你再不认真写作业,我就将你关进房间。(威胁)
事实上我们经常听到的,只有最后一句:如果你再不认真写作业,我就将你关进房间。你看,父母爱孩子,却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
《沟通的艺术》中所给出的分析非常全面,家庭沟通的氛围,父母的性别关系,以及家人沟通的模式和语言,都会影响沟通的质量。想一想,在一个纷争不断,气氛紧张的家庭环境中,与一个气氛融洽,轻松随意的家庭环境相比较,哪一种环境更能让人袒露心扉,畅所欲言呢?
孩子让父母看见丢文具的事实,却不去描述事情发生的原因,也不向父母求救;父母责怪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向孩子沟通事情的原委便发号施令,制定规则。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委屈,父母生气。长此以往,父母与孩子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来自家庭的沟通是自发性的,家庭的沟通环境对孩子有着终生的影响。想一想,如果一个家庭的家规是“孩子要安安静静地呆着”那么,对于一个健谈的,有主见的孩子来说,会有什么反应。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会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诸如“你是个听话的孩子”,“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聪明的”“倔强的”。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种自我应验的效果。例如小侄子经常被说“胆小”,“调皮而倔强”,因此,在面对同龄小伙伴的欺压,也从来都是被欺负的那一个。
如果给他贴上积极标签“勇敢的”“正义的”“特别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当有外界事务侵犯这种“设定”,那么他便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标签而采用积极措施,露出积极的那一面。相反,如果标签是消极的,“你就不会和隔壁的XXX一样乖乖的吗”,那么这些言论不仅会减少关系的亲密度,反而会增加家人之间的冲突。
说到底,孩子是一个有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人,有时候父母的“爱”也是一种“压制”,缺乏沟通压制孩子的想法,忽略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那么如何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好的沟通呢?
方法一:改变沟通方式:家人之间的谈话内容几乎都是类似的,日常活动,家务事,形成与计划,等等。但是方式却有明显的不同。拿我的小侄子来说,面对我,他更有谈话的欲望,每次都会说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学的新游戏,新歌曲都会表演一番,但是回到家面对自己的父母,常常就会以没什么,还是那样而带过。
因为家里的气氛,总是很紧张。“他们总是训我”小侄子说。一般来说,都是父母这些“强权者”在教育孩子要这样那样,不许那样那样。强调自己的态度,家人必须遵从,避免冲突,相互依存。
沟通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对方的想法,别把他当成是你的孩子,而是你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感觉,改变自己的行为,让家里有一个轻松温馨的沟通氛围。
方法二:增进沟通气氛:缺乏父母肯定的孩子会遭受各种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而那些感受到肯定的孩子会与他么的父母进行更加开放的沟通,拥有更高的自尊心和更低的压力水平。
多鼓励表扬,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提醒家长,多鼓励孩子,多表扬,多肯定,这对孩子的情绪和亲密关系的修复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如果屡屡受挫,在父母眼里经常得不到肯定,那么到了孩子成年时期,会更自卑,性格也会有一种自然的不自信状态;
多倾听: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交换彼此的感受。站在与孩子同样的高度,以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或许就没那么难以忍受了。一味地高压强权,不仅压制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也会让孩子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更能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
告诉对方你的感受:例如我的小侄子,假如他告诉妈妈,自动铅笔用起来更顺手,在学校里有人抢了自己的文具,自己出于弱小无法保护而老师又无暇顾及这种“小事”,父母便不会有“再弄丢文具就不给你买新的”这类的威胁。换做父母一方,坦诚的教育孩子,需要勇敢地保护好属于自己的东西,总是弄丢文具让父母很担心等等感受,那么孩子也会变得更勇敢。
方法三:共享活动:从工作中抽出神来,陪孩子参加一场亲子游戏,或者一起到楼下去打球。并不是每一种共享活动都会创造和表达亲密感,但是这类来自与他人共同经历重要事件的联系,实在是难以忽视。
情绪的袒露并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唯一方法。男性经常通过共享活动、为别人或者与别人一起做事来体验或者表达亲密感。那么同样的模式,也存在于父子之间。一般来说,母亲会直接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行为如拥抱,向刚成年的儿子表达她的爱,而父亲则很少这么直接,而是通过支持和帮助儿子完成挑战与任务来表达自己的爱。
另外,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是父母之间的亲密程度。来自原生家庭的沟通对孩子有着终身的影响。在《沟通的艺术》一书中,讲述的依附理论——认为孩子会和家人发展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安全依附型还是不安全依附型。研究认为,不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在成人后也会对建立新关系而感到不安,对既有的关系感到焦虑。当然,幸运的不安全依附类型的反面也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孩子的依附类型是安全的,那么他们长大后会更自信地沟通,发展出更大的亲密感,与老师、同伴或者其他人维持有效的关系。
所以,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伴侣之间有效的沟通氛围,对孩子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