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明:此文纯属个人随感,不代表仼何立场,如有谬误,请多见谅或忽略。
无意中,浏览下手机相册,翻翻背包中的手记,打开“有道云笔记”……,竟惊讶而欣喜了,里面收藏了好多好多值得回味的素材,精彩的抢拍瞬间、富含哲理的美文佳句、只言片语……,恐怕有些连自己都谈忘了。
随手拍下身边有意境或是打动自己的场景,随时记录头脑中闪现的点滴思绪,虽早已成为习惯,但此前却多是“搬运工”,动手多,过脑少。
一直以来,对此倒也没有过多在意,只深信“积累,再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仅仅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僻好,最多是想免去“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但在日更简文时,却发现了这个习惯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经意间积累了写作的素材,积蓄了思想与灵感。
可能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来得及写出来,但当我记录下来,以后回头再写时,很快就能还原画面,并有助于引发灵感。
对本就头脑不那么灵光的自己来说,繁劳的一天下来,也免去了临到夜深再去搜肠刮肚,穷思构想时而又忽遭懵住的囧迫,真是受益菲浅。
看起来很复杂又劳心费神的事,举手间就变得相对轻松了,对于始终信奉“文如人,亦载道”、“写文应付不得”的自己,无疑是如释重负的解脱,更似福音。
平凡,是大多数的人生。生活,未必处处都有波澜壮阔;写文,也未必篇篇都要大开大阖。
回顾自己写过的那些“文稿”(绝不敢称文章),每每或多或少也都有所获,甚至是启悟,并不是因为写的如何好,不过是在用心发掘平凡生活中的每处感动,并富予了足够的真情实感。
写文如生活,尝试着做“简笔画儿”,用至简的语言还原出生活中的每一处精彩,简中有悟,简而不凡,这或许才符合至简之理,也许更是简书创立的初衷。
(一)“简”就应随“我心”
我发现,只有切身体验过的人或事,以及场景,在内心中才会持续发酵,写起文稿时,也能自然而然的带出情感,且能一气呵成。
写文时,需要情感发酵,发酵不到位时,即使硬编写出来,也必觉苦涩枯燥,更不敢拿出空耗大家的时间。
为此,自己每逢动笔前,首先都要植入一根“情感线”,先感染自己,否则总会觉得下笔涩滞。
此前写的几篇简文,但凡受到大家点赞或推荐的(当然更多是支持与鼓励),共同的特点就是先感动了自己。文稿成不成,刚写完时自己就能知道。
(二)“简”就应接“地气”
我喜欢雅俗共赏式的通俗,写好文,既要不失“阳春白雪”的高雅之气,又不要排斥“下里巴人”的通俗大众。
仅从“文式”与“文字”来讲:
我极赞同“文无定式”的说法,形随意走,但不能是“天马行空”的大杂烩、“流水帐”,起码应有逻辑感,能分段分段,不能分段分层。
不刻意,之前写过刻意对仗的“八股式”材料,或许符合个别领导的口味,但自己回味起来都觉得过于牵强做作。
用词潜句上,我尊重长于“寻章摘句”样的精雕细刻,但绝不要过于刻板。我曾尝试,尽量多用华丽词藻去装点文稿,结果最终连自己都味同嚼蜡,无法续读。
(三)“简”就应有“生活”
我必须坦言,没读过多少“深奥又枯燥”的文学评论理论,但我想,一篇好文稿一定是遵循了“文学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准则,否则免不得成为“空中楼阁”。
生活就在身边,前文所说的各种收集,就是在发掘并保留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文稿“充血填肉”。
思考也是生活,保留的记忆,往往不知不觉中就发酵出新的思想,或激荡出耀眼的火花。
再次强调,以上只是自己随感而发,纯属粗陋的一家之言,更不代表任何指向性的品评,只是抛出自己的心得与观点,也请各位老师和大家给予指正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