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项法则》中有句话:暴力并不神秘,自制力才是神秘的。因为实施暴力很容易,而想要获得自制力,必须经过一系列努力。
我被这句话击中,似乎我们都习惯用不费力的方式去速胜,但却忽视了更费力才能获得的慢赢。在女儿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似乎也在踩这个雷,搞错了重点!
最近,面临小升初的压力,我和她都难免出现了焦虑。我开始反复和她唠叨:你看你们班的学霸,可厉害了,每次考试都稳定前三……我打听了一下,她们都参加了课外补习。
当成绩不理想的,她也会对我抱怨:“我们班的学霸都在补习呢,我没考好,谁让你不给我补习呢?”
上个月,期中考试数学出现了历史新低,我和她第一反应便是:该去上补习班了。我们在不断验证中,都相信了魔幻般存在的补习模式:
学霸-补习-成绩好
我-没补习-成绩差
我们还开始讨论下个月即将来临的暑假计划,她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可以去上补习班。看着她一副深信不疑的表情,我觉得更可怕的不是补习,而是她似乎相信了不补习就考不好的谬论,她提前预判了期末考试肯定不理想。补习是她的借口,是退路,是一剂自我救赎的良药。
人最可怕的就是把经历内化,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会决定我们关注什么,以及将什么视为事实。
当我冷静下来梳理,我才发现原来我和她其实都掉入了一个“不自我负责”的怪圈。我们把没有考好的责任推给了没有补习。于是,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并没有为如何去好好学习这件事付出过真正意义上的努力。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我们便怪罪没有去上那“该死”的补习,那如果去上了补习成绩依然不理想,我们又该去怪谁了呢?我们会怪老师不行,要求换老师。换老师也没有达到期望,我们会怪这该死的考试,让我痛苦不堪。
我做了一个决定,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没有退路,得靠自己。趁着和女儿散步的机会,我们做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决定重新做好时间管理,一个月实践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巩固后再实践新的学习方法。
我开始翻看把书架上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资本、如何学会学习等书重新打开,寻找答案,我相信这个方法不一定是最快,但却最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