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和解。这句话几乎被评论《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声音霸屏了。可是,很多时候仅仅是情绪的宣泄,往往抵达不了事物的本质。从最初第一个人傲娇地提出“我不和解”始,尔后大家都被这种情绪裹挟,以至于没精力去仔细思考这部电影的主题。
我想,在“我不和解”基础之上,该剧真正想表达的应该是:展示生活真相,尊重自由选择。我们可见剧中或明或暗、或死人或活人、或有意或无意,都在试图把主角拉回曼彻斯特,但他还是选择离开,令人喟叹,唏嘘不已。惋惜之余,我们最终还是理解了他的选择。
所以,我以“我选择痛”为题。深究起来,意思并非差不多。“我不和解”,有些像个怨妇、刻意遗世独立,而“我选择痛”,则凸显个人主动感,大气许多,或许更贴切吧。
该段简要剧情来自百度:LEE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波士顿无休无止的做着各种杂活。但这似乎只是他为了逃避过去、隐藏悲痛所找的借口,甚至当收到挚爱的哥哥乔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的消息时,他严肃阴沉的脸上也没有增加更多的悲伤。在他回到摒弃多年的家乡曼彻斯特后,发现自己被指定为侄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李不愿搬回这个有着太多回忆的家乡,而侄子帕特里克则不愿抛弃他的生活与朋友跟李远走他乡…………
《海边的曼彻斯特》当然不是一部风光片,也不是一首失败者的挽歌,更没有期待的反转大团圆。人们都知道悲剧往往更隽永、更动人,但它超越了悲喜剧,展现了一种人生常态,描绘了一个人的挣脱,叙述了一种无能为力、就这样吧的感觉,以及痛苦如此深刻、以至于宁可选择痛苦的决绝。
在前半小时,至少在LEE的老婆孩子没出场之前,观众都一头雾水,对于LEE的社交障碍和暴力宣泄,甚至会觉得可怜之人确有可恨之处。慢慢的,你会理解他的绝望与自责、懦弱和悲怆,并深深地被那种求生不能求死不成打动。
接下来,围绕主题来看看三个人对LEE的拉扯,及LEE最后的选择。
一、你的好意,我心领
这是该片最大最明显的一个伏笔(但我真的没看到有评论提及),剧情的第一推动力就来自于此。
哥哥的遗嘱,是一番精心设计的“好意”,想把LEE拉回来,回到故乡,回到正轨,甚至失去的孩子都有替代品(自己的儿子帕特里克,当初幼年帕特里克经常和LEE一起玩)。这绝非哥哥出于照顾儿子的私心,从旁人的描述可见哥哥的形象和印象一直很好,以及对后事安排之周到可见一斑。可是,LEE回不来。也许是他自己不愿意面对伤心地、屡遇伤心人,也许是周边人不容他在此地,也许两者皆有。
为什么拒绝哥哥的好意?
1、死不足惧。当哥哥死去,伤痛,自然而然,在所难免,从赶赴医院路上的焦躁、到医院后的脏话、停尸房里的拥抱可见。但LEE没有哭,没有泪,因为他遭遇过还背负着更深的伤痛。
2、生足惧。自杀未遂,LEE决定离开曼彻斯特,去波士顿。为什么要继续苟活?至少有两个解释。其一,死亡并非最好的赎罪,所以,LEE即使过得如行尸走肉,也要活下去,活下去,或许是最好的赎罪;其二,那艘船,名字叫“CLAUDIA MARIE”,这应该是LEE母亲的名字(最后墓碑可见),开场和结尾都是这艘船以及LEE和帕特里克钓鱼画面,所以我认为LEE身上背负有某种家族责任,至少LEE不能以自己的死亡再伤害家人。
那后来为什么又要离开?这其实涉及一种人生智慧,当某件事人确实无法对抗,不是说一定要非黑即白、你死我活,不是要么当西西弗推一辈子石头、像堂吉诃德对抗一辈子风车,要么就当鸵鸟、视而不见,还有第三选择,比如像LEE一样退避而不是逃避。关于回到曼彻斯特,LEE并非没有尝试,但压力太大,当他准备常住,从波士顿搬回一些东西的当天,就有一次暴力宣泄——他在凌乱、逼仄的屋子里来回走动,呼呼的风声恰到好处,然后他猛然击碎玻璃窗,以肉体之伤来缓解心灵之伤。后来,他也尝试过就地找工作(有一段恰如其分很轻快的配乐),但在一次见面后打消了念头(后面再讲)。
二、我封闭,你随意
这是全片最长的段落,大概50%以上,都由LEE和侄儿帕特里克的若干场戏展开。我认为,帕特里克至少有意无意试图从三个层面去点燃LEE生的光亮,以驱散LEE心中的阴霾。
(一)色诱。在波士顿酒吧,面对美女的搭讪,LEE无动于衷;但回到曼彻斯特,和帕特里克同居的那个年轻女孩,穿着短裤、背心,有着修长的大腿和饱满的胸脯,LEE照样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无奈帮侄儿打掩护,去拖延另一个女朋友的母亲,面对对方频频找话题,依然无动于衷,呆坐半天一言不发,搞得对方自尊尽丧、几近崩溃。在性吸引面前,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完全绝缘,只有心如枯槁能解释。
(二)生活方式。帕特里克出场就是红色球服,包括常穿的红色T恤,以及玩摇滚、泡美女,对于LEE灰暗世界来说,无疑是难得的亮色,这或许正是哥哥的深意,LEE既能照顾儿子,儿子也能带动LEE走出阴霾。但LEE,就是不买账。
(三)父爱需求。帕特里克面对冰箱冻肉而痛苦崩溃的那场戏,应是从与帕特里克阳光相反的一面去拉扯LEE回到正轨,一个未成年人,刚刚丧父的脆弱的年轻人,对父爱的渴求,对家庭温暖的希冀,在冬夜里显得格外明显。这一次,仿佛有些效果,尽管接下来的对话依然是一起去波士顿,但我们看到LEE送帕特里克上学后去波士顿收拾东西了。
后来,LEE在酒吧大打出手那晚,帕特里克看到了三个小孩的照片,他仿佛回忆起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
接着是LEE梦见两个女儿,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当初哥哥乔的主治医师——那个东方面孔的女医生在医院没有出现,因为据其他人说休产假——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LEE的两个女儿,应该也是双胞胎,足见在医院得知哥哥死讯和医生生小孩是某种程度的“新仇旧恨”叠加。接下来,他更坚定了,要离开。
再接下来,是全片第二动容之处。“对不起,I CAN'T BEAT IT。”LEE对帕特里克说。
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LEE自己的悲剧发生后,应该就没见过前妻。Randi对他的拉扯是原谅,可是,有时,原谅就意味着回顾和重述,对于伤痛积重难返的人来说,每一次对旧伤口的舔舐和擦拭,都无法承受和担当。
第一次见,是在教堂,哥哥死后亲朋来悼念。此时配乐是一段忧伤的歌剧加慢镜头,她带着现老公。她和他拥抱了一下,没有说话,拥抱的瞬间,LEE翻着白眼,拥抱后,LEE一直垂着头,另一个人来和他握手也没有抬头,让你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为哪一件事而伤悲。
第二次见,是在超市出来后的偶遇,她推着婴儿车,她说她过去对他说过很多糟糕的话,以及,她爱他……这是该片最催泪的画面。我想,除了逐步积蓄的感情终于在Randi的哭泣那一刻爆发,或许还有很多观众因为个人经历而深度共情?有人说,LEE和前妻最后对话那一段是2016电影界最精彩的片段,没有之一,结合个人大量的观剧经历,我认为应该是影视界最佳片段,没有之一。积累了115分钟的情感突然迸发,没有人能抵挡。这次见面后,无法独自承受的LEE又一次选择了暴力。被朋友拖回家后,LEE也终于忍不住了哭泣。我想正是这次让他坚定了选择离开曼彻斯特。
第三次见,是在哥哥入土时,她的孩子一直在啼哭,与安放灵柩这种肃穆相结合,这种桥段其实很常见,一个死亡、一个新生,算是一个积极的尾声。
叔本华说,痛苦才是人生常态。但并非如此,该片其实穿插了不少幽默片段去冲淡这股阴郁之气,比如帕特里克和女朋友多次上床未遂,教堂牧师布道时的手机来电等等,以及,我们看到故事从冬天来到了春天,LEE的房间变大了,这些轻微的积极改变,给了观众一个光明的期许。
最后再聊聊主演卡西阿弗莱克在该片中的演技,用如臻化境来讲绝不为过,其对情绪的处理之精准和微妙,令人咂舌,比如亲吻哥哥尸体时频繁的眨眼,自杀抠扳机时瘪了一下嘴,以及整个对情绪的克制和压抑,太牛逼了。如果看完该片还不过瘾,可以去看他主演的《失踪的宝贝》,这其实是一部被低估的杰作,而导演,正是他的亲哥哥,名气更大的本阿弗莱克。注意,《海边的曼彻斯特》制片人是马特达蒙,所以别看人家在《长城》里不咋地,其实别人是演技派加才子。另,该片配乐极棒。
B站可免费看,别说我没告诉你。我下了一个在手机上,便于随时刷。
如需转载,尽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