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会在前行路上的某个地方给每一位努力的人放上一束鲜花,或点上一盏灯!
不是吗?走在路上,打开微信,突然看到一个不常联系的姑娘发过来的一段话:
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通过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考试,下学期就可以在这里正式任教了!感谢亲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的鼓励,听到这个消息就马上跟你分享了!
哦,瞬间想起了几个月前的一次电话聊天和那天晚上的日记,喜悦与欣慰涌上心头。
今天晚上,参加完师妹的毕业聚餐,开车回家,一个在心理沙龙上见过一次面的姑娘给我电话聊职业选择的困惑,因为是昨晚约过一次,遂边开车边聊。
姑娘研究生毕业,在大型国企工作两年,从事人事工作,最近离职,现在纠结于是去公办学校边代课边考编进而进入体制内安稳一生,还是去民办学校边任教边考雅思,然后奋斗,凭能力吃饭。
如果在三年前,这种情况,我可能会相信她说的话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今天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只是她意识层面的表达。我很明白她的处境,家境不允许她继续没有产出或者低产出的收入,内心深处却还是想像其他同学一样,进入公办学校当编制内的老师,稳定、社会地位高,有寒暑假,虽然工作起来并不轻松。但是,进入体制内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目前不能保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复习迎考。所以,她不敢承认自己想考编,一直强调,别人都要自己考编,而自己不想,只想奋斗,凭能力吃饭。
以前或许会直接建议她怎么怎么做,但是,今天没有。我只是给她分析了现在做这些选择的利弊、风险,只是提供了一些她需要的信息,我曾今在编制内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出来;现在身边编制内的老师工作量大不大,幸福指数高不高。至于如何做决定,自己选择。——事实上,从她的表述来看,已经决定了!
问及为什么不继续做人力资源,她回答:不喜欢公司的氛围,工作没有成就感,没有自己想要的就像学生崇拜老师那种立竿见影的被崇拜、追从的感觉。
几天在微信里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人要获得一个组织的深度认同,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不是说自己的成长需要5年,而是被组织接纳、认可,必须要这么长的时间。就像是煲一锅汤,火候不到,怎么添料都没有用。这个观点,我认同。初入职场的新人在前几年基本都是做着最基础的活,“忍辱负重”度过自己的蘑菇期。
所以,我只是建议她:选择一个行业/工作,一般半年就能基本判断自己喜不喜欢这个氛围,喜不喜欢这份工作。如果不喜欢,趁早离开。一个工作如果你能干一年,请继续在这个企业,至少是这个行业深耕,这样,才能完成资历、经验的有效积累。
挂掉电话,想起了杨澜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如果要送给20多岁的自己一句话,她会说:亲爱的,别着急,你想要的一切都在赶来的路上!——这句话送给姑娘?
又想起了刚聚餐时新认识的一个师妹,26岁,研一,是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然后再回学校考研,本科会计,研究生教育学,现在全心全意读研。交谈不过5分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的焦虑:没男朋友,家里催婚,读研没收入,本来想在校园结识一段恋情,却悲催地发现身边都是“师弟”。。。。。。
又是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女孩,我不知道在工作中她遭受了怎样的打击,然后,怀着怎样的幻想再次进入大学校园。只是,或许,她有自己长远的打算和现实的不得已吧。
感谢姑娘的信任,希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真的,越来越好!
大家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