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11-30 逸家
我们村叫虾龙虶村。座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个鱼米之乡。非常漂亮。距离世界闻名的西湖只有10公里。距离中华文明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村只有8公里。人杰地灵。也出过不少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被称为杭州三绝的雅扇,丝绸,龙井茶。现在都是世界上有名的。我们村有一个手艺活——编竹筐。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女人负者劈蔑,编竹筐底部,有时也编腰部。男的负责劈毛竹,制作箩筐的檐口和绕耳环(竹筐的拎环)。
这个编竹筐的手艺活是祖辈上传下来的。妈妈嫁给我爸的时候还不会编,是我奶奶教的。一点一点学会。从用刀劈蔑到编底,编腰,有时还帮着爸爸在檐口上饶耳环。妈妈是做事的能手。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有头脑,速度又很快。村里的女同志都很佩服我妈。
编竹筐的蔑和毛竹都是从附近村的农民到山上采下来的。有的是从富阳运过来,有的从余杭瓶窑山里运过来。有整根整根的毛竹,也有毛竹加工成的一片一片的蔑。一捆一捆用绳子捆好。用汽车运过来。
每当有汽车运毛竹和蔑来的时候,村民们都会相互转告此信息。现在有手机,那时候就靠人与人之间相互传达消息。几乎每次来蔑和毛竹时,妈妈都会去买一些来。先是挑选每捆蔑里的蔑是否都是青的。然后再挑每片蔑的匀称度。妈妈不管做什么事都是眼疾手快的。一会儿工夫就把要买的蔑挑好了,付了钱,一捆一捆拿回家放在仓库里。因为蔑不是经常运来卖的,所以妈妈会一次多买一些,存放在仓库里。在新买的蔑和毛竹入库前,妈妈会把它们解开绳子,摊在晒谷的水泥地上,让太阳晒一下,以便于更好地保存。然后再把一大捆一大捆的分成一小捆一小捆。整整齐齐的叠在墙角。但是在每一次要用到蔑的时候,妈妈会提前一两天把小捆的蔑拎到河边,浸在河水里。在浸下去之前,妈妈要在捆蔑的绳子上再季一 根绳子,另一头帮在树上。一个是为了不让蔑随着河滩往下划到河中间去,到时找不到。第二个也是为了与其它村民方便辨识。因为一个河埠头会有很多户村民的蔑都浸在一起的。都挺有智慧的。
在编竹筐前要先把浸在河里的蔑用专业的劈蔑刀把之前的一大片劈成一小片一小片。之前的一大片大概可以劈成4-5片。从中再分成青蔑和黄蔑。这样就可以用来编竹筐的底部了。在编底部时有一个专门的样板,按照样板编。妈妈在劈蔑时就大概有数了,这一捆蔑能编几个竹筐。每次劈蔑到一定的量后就不在劈了,就开始编底部了。每天大概编15个左右的底,然后在晚饭吃好后就和爸爸一起把剩余的工作做完。妈妈一个一个把竹筐的腰部编起来,爸爸在妈妈编完腰部的基础上给竹筐收口。然后再一个一个绕上两个耳环,也就是手提环。
在我和弟弟小的时候,大概十几岁的时候。每年暑假或寒假时也都帮爸妈编竹筐。白天的时候妈妈劈蔑,我就负责编底。吃完饭后我和弟弟一起编腰部。我和弟弟还比赛呢,看谁编了快。很多次都是我比弟弟编了快。妈妈为了鼓励弟弟总会帮弟弟编,我看了就会撅着小嘴,表示不高兴。觉得妈妈偏心。在一旁的爸爸和妈妈看了我们两姐弟就会笑。现在想想当初的我们还是挺可爱的,也挺好笑的。
每隔一段时间,爸爸就会把竹筐装在三轮车上,然后送到之前订购的竹器店,门市部。这些店也是再批发或零售给一些酒店等。
这种编织竹筐的手艺已经在我们村传了有几代人了。以前家家户户的的经济来源就是编竹筐。也是一种产业。记得妈妈还参加过编竹筐的比赛呢。当时还有电视台记者采访。我妈那一次比赛还得了一等奖。总以为这个手艺能继续传下去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我们这一代的人,都出去工作了,都没有继承这门编竹筐的手艺。觉得这个活又累,又脏,又没有自由。每天都在编。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后来我们整个村因为建设新农村,拆迁了。拆迁后那些年长的,像我妈妈这一辈的村民们一个觉得日子好过了,还有就是现在大家都住小区楼了也没有场地来编了。所以这个编竹筐的手艺就暂时没有人再编了。
现在看到的都在使用一些用机器复制出来的塑料制品。不环保,都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却都忘了,也丢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我们这一代还知道有竹子编起来的竹筐,竹篮。等到我们的下一辈就不知道我们的祖辈们还给我们传下来了这门优秀的传统手艺呢!
其实像这些珍贵的民俗手艺,在民间还有很多,都在慢慢消失。社会的科技不断在前进,也越来越高科技化。这些民俗手艺也算传统文化,丢失了老祖宗的智慧的结晶,也就丢失了传统文化。社会的前进在物质上是提高了。但同时也摈弃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手艺,传统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否可以想出更多的好方法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民间手艺,不让它们消失。继续让后世人学习,欣赏,使用。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