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达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贱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祶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孔子说到:周武王和周公是真正懂得守孝道之人了。
所谓的孝道,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承先人未完成的功业。
在春秋两季祭祀的时节,整修祖宗庙宇,陈列祭祀器具,摆设先王留下的华丽衣服,进献时令的鲜美食品。
按照宗庙祭祀的礼制,把父子、长幼、亲疏次序排列出来;把官爵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分别贵贱;在众人劝酒时把执事职位的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将才能的高低分辨清楚;晚辈必须先向长辈举杯,这样祖先的恩惠就会惠及晚辈,宴饮时按头发的颜色来决定宴席坐次,这样就能使老小长幼次序井然。
站在适宜的位置上,行先王传下的祭祀之礼,演奏先王时代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爱戴先王所爱戴的。侍奉死去的人就像侍奉活着的人一样;侍奉亡故之人就像侍奉生存着的人一样,这才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家国天下,儒学提炼文明之系统,早在周初就开始设立,礼的核心表述就在孝道文明的建立,此段文字就详细介绍了周朝孝道文化的具体表达。
自从有姓开始就进入父系社会,而父系社会的核心就是血脉传承,为了纯粹的血脉流传,寻祖归根就是找到自己的来源,《易经》艮卦就是说到人对根的重视度,到现在所有人对于血脉的信仰远远高于其他的信仰,这就是孝道文化建立所体现的社会文明。
每年都有特别的日子来祭祀祖先,逐渐形成清明时节祭祀祖先的风俗,也就是在春之初要告知祖先新年风调雨顺,也希望祖先庇荫后人五谷丰登。故有祭祀帝王、先贤、祖宗,建立宗庙之传承,现在如每年祭祀黄陵就是追颂先王而明白自己是炎黄子孙,以此为祭,不忘祖先恩典让后人有如此幸福生活。
中国是一个特别传统的孝道国家,不管你在何处,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有机会就会在特定的日子返回家乡祭祀祖宗,如果不能前来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哀思祖先,以不忘自己的出身。
重孝文明形成了儒学的本质,唯有找到自己的根源文明才明白自己的身份出处。这就是中庸之道的实践行为。如果要在这里展开孝道文化,那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一句话归集就是家文化就是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