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虽然在穷乡僻壤长大,但是从小读父亲的各种书,对于书,有种莫名放不下的情结。虽然读的书并不算多,但是对于书的那种喜悦与敬畏混杂的情绪,始终未曾远离。
所以,成为编辑,出版图书,颇合我的心意。
抉择
从上一家公司辞职的时候,领导语重心长:人到中年,不能任性,家庭的责任还是要承担的,这不分男女。新的工作,薪水那么低,对于你的家庭是个艰难的选择。我理解领导是为我着想,确实这个选择对于我而言,十分艰难。我的新工作,薪水降了三分之二;图书出版,比起我原来的行业,是更加夕阳的一个行业。老话讲,人往高处走。而我这个选择,似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在向低处走。站在风口上,才有飞的可能,而我的选择,是离风口越来越远了。
出版行业的老编辑们,也谆谆告诫,出版并不似想象的那般美好,一本图书下厂付印之前,有诸多复杂繁琐的流程。此外,图书出版还有诸多的限制,图书出版还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深度,图书出版还需要考虑盈利情况……如此种种都决定了,一本书是否可以出版远不能看自己的喜好,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象精雕细琢。
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辞职,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编辑。因为心中对于图书的喜爱,对于心理学的热爱。
着手编辑第一本书:关于交往的书
加入出版行业的第一本书,通常应该都不是自己策划的。我也不例外,这本书不是我理想的图书。
对于如何沟通、如何交往的书,我向来是觉得是用一个机巧的名字、换取非理性的购买。因为,我不相信,一本书,可以改变我的沟通、改变我的交往。所以,如果没有可靠朋友推荐,这类书从来不会进入我的购物筐。此外,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编辑一本《交往的艺术》,确实不是自己的期待。因为,所有问题,追根溯源,都是需要个人自我成长的问题。而自我成长,便不是三言五语可以解决的。
带着不情愿,我开始了本书的审稿工作。翻译的语言比较流畅,没有翻译腔。起初,这是我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理由。但是,随着对本书阅读的章节越多,对本书的看法改变越多。看法越改变,对于书名就越不满意,生怕因为这样一个满大街的名字,让珠宝蒙尘。
书名
我一边审稿,一边想了无数个书名,但是,除了知道不喜欢沟通和交往,我对于书名,完全没有关注过,所以此时便捉襟见肘。所有的书名,都不合自己的心意,所以都被自己一一否定。尽管一再思索,却并没有灵光乍现。所以,还是中规中矩,用了《交往的艺术》这个书名。其实,很喜欢原文的书名《Reaching Out: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 and Self-Actualization》,主书名文艺,副书名对仗又接地气,再版11次也说明书的受欢迎程度。
应用故事
或许是因为作者是社会心理学界鼎鼎有名的人物,或许是因为书中将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具体的语言与方法,或许是因为想验证书的有效性。有意无意间,我自己实践了几次。这里只说跟孩子互动的一次。
周末,我在加班审校本书,孩子很乖巧地帮我去扫地。但是,孩子在扫地的过程中,并没有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而是一边扫一边跟我说,妈妈……,妈妈……,在孩子那么多的言语中,我的审校工作基本无法开展,所以我的火气腾腾向上窜。我特别想说:能扫就扫,不能扫放下,本来也没打算让你扫,叨叨啥。
幸运的是,我当时正好在审校的是管理愤怒那一段,书稿中一段话还纠缠在我脑子中不知道怎么捋顺,也因为这个纠缠,那段话的意思就清晰地在我的脑中,唤醒了我以前记得的几句话:“家里多动情少讲理”“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愿望”,这两句话,让我的愤怒快速消解。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迅速调整情绪,利用书中的指导方法,温柔跟孩子沟通:孩子,你在扫地的时候,一直在说话,你是希望妈妈跟你一起扫地呢?还是希望妈妈看到你做事儿很认真呢?
孩子的反应出乎我意料的激烈,他兴奋地、有些夸张地大声回应:“妈妈,你猜对了,我就是希望你看到我做事儿很认真。”
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这一瞬间,我整个身心都柔软了下来。而孩子,就在这个简单的客观沟通中被看到、被鼓励。亲子沟通便就这样简单地达到和谐。
后记
于是,这本书,在我心里的书名,叫《触手可及的幸福》。因为,我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做书的愿望,而做书又惠及我的生活。幸福,就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在沟通和交往中,能够看到对方,便能够达到良好的人际互动,这,便是我们幸福最重要的由来之一。
确实,一本书,无法让我们达到一个完美的目标,但是本书中的方法,只要不断实践,对于我们的自我成长和幸福人生,确实有比较多的意义。
后期,我将会讲述更多本书应用的故事。也会穿插一些技巧,欢迎大家同我一起,实践本书中的方法,一起来讲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