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经历或感受。
害怕打电话。即使不得不打电话的时候,也会拖延好久,把想说的话理好多遍。
害怕和认识的人打招呼。
害怕使用微信语音功能,再长的话基本都可以打字。
害怕和同事在电梯偶遇。
害怕商店导购。
所有这些害怕的背后,都有同一个词——他人。
我可以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看电影 逛街
但是害怕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遇到认识的人
拥有以上类似不明所以但又真实存在的害怕情绪的人,我们常常称为“社交恐惧者”(或社交焦虑者)。
***
在这些如同棉花般柔软无害的日常生活场景里,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
害怕电话中的自己不能很好地随机应变,害怕微信语音中自己的声音不够好听、话说不流畅,害怕不知道该说什么后电梯里尴尬的氛围……
《害羞与社交焦虑症》一书中对社交焦虑的定义是: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恐惧的情绪,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行为。
表面上,我们害怕的是与他人的社交。但实际上,所有害怕的背后都是我们自己。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有强烈的愿望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并被这个群体所接受。我们需要被同伴喜爱——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而社交焦虑就是对“我们无法被接受”这一后果的恐惧。
每个人“自我意识”的程度不同。自我意识弱的人,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他们是那些能够在人前忘我表现的人,他们更容易达到“忘我”的状态。而自我意识强的人,不管在做什么事,都还是会有一部分注意力留在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上,他们不容易放开自我、比较拘谨,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相应的,自我意识强的人也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的人的内心往往有比较强烈的与他人接触、交流的需求,但较强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恐惧他人可能的负面评价。这种恐惧让他们退缩、回避,内心的社交需求被压抑。在不得已面对社交时,也会因为过于害羞和胆小、过于在意自己的言行,难以自信地“做自己”。过后又会因为自己的害羞胆小产生羞愧感,从而愈发对社交产生恐惧。
看上去像个无解的局。可是既然一切的源头在于过分的自我关注,解题的关键往往也就在此——减少自我关注。
学诚法师说:“与人交流很拘谨,是对自己有顾虑,对他人有隔阂,归根结底是想保护自己。改善的重点并不是外在的话多话少,而是要有一颗时时处处学习的心。”
试着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如果你能做到“丢下自我”或“忘记自我”,往往可以找到并做“真正的自己”,从而感到舒适自如。
这种修炼,近乎佛教里的“破除我执”。
我执是佛教用语,小乘佛法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梁文道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我执》。在书的开篇,他提到了自己对“我执”的理解:“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宗萨钦哲仁波切云:“在所有标签当中——譬如花、桌子、椅子、地、水、火等,有一个可能是最危险的,不只是危险,还最具有破坏性,最难以捉摸,同时基本上是其他所有标签的根源。这个标签就是「自我」、「我的」或「我」。”
我们的悲哀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在为自我填充这一个个意象。财富,权位,知识,还有你执着的任何东西,如果它没有伤害到他人,我想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是只要你没有认清这些东西和你的本质是完全无关的,只要你还在这些事物上建立认同感,那你所得到的一切不过是加强我执而已,而当那个意象破灭,则痛苦就将来临。
社交恐惧也一样。它为自我填充了一个他人评价的意向。由于执着于一定要打造一个优秀的意象,而导致了恐惧。
而我们需要修炼的是,意识到那个意象与你自己根本毫无关系。不要被外在的意象限制住真正的自我,而真正的自我本可自在飞翔。
破除我执,道阻且长。如果暂时做不到,不妨先悦纳。
先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恐惧状态,往往是通往自如自我的第一步。
参考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54376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73433/answer/123677063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15896/answer/1564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