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媒体走进千家万户,而网民们对于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可每一个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显然都不会一帆风顺,网络正是将这样的曲折体现的淋漓尽致。
诺依曼曾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意思是当人们处在公共议题的讨论之中,由于害怕被孤立,当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不相符合的时候会选择沉默。可随着网络媒体的到来,匿名性的普及,这一传播学理论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于匿名性的存在,人们对被孤立的畏惧感下降,于是即使是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不相符合,依旧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当这样的声音逐渐受到关注,超过了之前的主流意见,即形成了反沉默的螺旋,我国传播学学者郭庆光、刘建明都有对这一理论在新时期的解析。
当我们仔细回顾人们在网络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不难发现其实这恰是一个由盲目从众到批判理性的过程。药家鑫案曾一度引起热议,诸如孔庆东“药家鑫的脸就是杀人犯的脸”的言论始终主导者舆论走向,而类似李玫瑾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学生联名提出的“激情杀人”视角却一度被排挤和攻击,最终导致司法收到干涉。此处并不为讨论事件的是非,但就网民的表现而言,显然是立足于个人的情感因素和跟随主流意见的情绪化表述,在这样地讨论之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谩骂。
不可否认,由于人们的“选择性接触”和“群体极化”现象的驱使,人们更愿意在这个更大的网络平台上寻求自己的知音,并融入其中将自己的观点不断加深和巩固。可随着事件的不断发生我们再去审视网络舆论的变化会发现,这个平台给予我们的远远不止于谩骂与从众,理性的因素正在悄然渗透。以去年发生的贾玲恶搞花木兰被要求的事件中,我们可喜的发现,不是所有人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贾玲进行人格的批判,相反,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去理性分析这个事件的情况。所以才有后来人们认识到花木兰并非确有其人而是文学虚构,花木兰为鲜卑抗柔然也并非我们心里的民族英雄,而所谓的木兰文化研究协会恐怕连自己的组织机构详情都不敢公之于众等等审视事件爱你的角度。网民们不光可以在围观中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缩短了人与信息距离的途径,更丰富了每一个人的眼界,充实的是一个人批判性的思维。
无独有偶,成都女司机被打一事中,舆论的导向一开始就是对男司机清一色的讨伐,然而当行车记录仪的曝光、女司机过往行车的斑斑劣迹公之于众之后,人们便更能依照不断丰富的信息去形成自己更为理性的观点,去发表更加走心的言论。网络媒体下的话语权再也不像过往一般高不可攀,只要你的观点能够引起共鸣,只要你的信息能够对事件的走向起到作用,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事件传播的“把关人”,也许专业素养不够过硬,但在这样的对事件的不断讨论中,在不同的事件发生的不断累积中,人们丰富的是自己多元看问题的视角和心理。
因此我们才可以看到,当出现所谓的“医闹”事件的时候,再也不是像曾经对医生清一色的讨伐,人们认识到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全面的时候不应该轻易站队,而是理性的等待事件真相的浮现。当消防制度的问题呗放在公众眼前之后,人们不再单纯的去讨伐这样一个团体,而是真正体会到这些“逆行者”的不易与艰辛。当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任何公众事件都不再是一种“与我无关”的状态,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参与其中的,而自己的声音也许会得到共鸣和肯定。于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基于不同知识体系的人们将自己的想法融合观点表达在网络媒体之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多元复杂却真实全面的世界。
或许我们需要期待网络有一天真的能够减少情绪化的宣泄,但看到如今人们懂得了克制自己的谩骂之心去倾听,这本就是一种可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