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静坐书桌前,右手执笔,左手食指和中指间夹一支燃着的烟。望向窗外黑漆漆的夜,略有所思。猛咂一口烟,徐徐吐出打着旋儿的烟圈儿。烟圈儿随即袅袅升起,缭绕至头顶上方,散开来,顿时文思泉涌,于是伏下身来,奋笔疾书。
不知从何时起,关于作家,我脑海中开始有了这样的想象,他们孤独而寡言,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秘感。在生活中,仿佛一个局外人,用极具洞察力的双眼,透视着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他们情感丰富细腻,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俯仰天地的境界和大彻大悟的智慧。
一如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以其辛辣,尖锐的文字,针砭时弊,刺痛国人麻木的神经,催人奋进;又如中国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先生,朴实的文字饱含炽烈的情感,其人格力量彰显的奋斗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再如具备独立精神,一声酷爱自由的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先生,以其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幽默诙谐地反讽生活中的荒谬和苦难,鼓励人们打破禁忌跟愚昧,独立思考。
这样的作家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我从不追星,也很少崇拜什么人,如果真的要说崇拜,那只能是作家。在我看来,他们是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普普通通的方块字儿经他们妙笔组合,就能爆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或直刺内心,发人深省,或传递美好,春风拂面般温暖,或忧国忧民,喊出时代的最强音,或......作家让这些文字具有了神奇的魔力。
我默默读着这些神奇的文字,无声无息地崇拜着这些伟大的作家,亦被这无声无息的崇拜所淹没。诚然,这些作家是值得崇拜的,然而,正是这种崇拜,让我距离他们越来越远。
陷在崇拜中的我,痴痴地膜拜着作家们伟大的作品,感觉他们的所有文字都是完美的,他们的语言及写作风格也都是值得推崇的。而对于他们的作品,我只能听取对他们赞赏的评价,但凡有一个人挑剔他们的文字,我便固执地认为那是因为他自己水平不够欣赏不了这样的作品。我把这些伟大的作家们神化,更将他们视为一种权威,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思考,不会理性地去分析他们的作品,也不曾认真地去了解过他们写作的时代背景,更听不进任何人对他们作品的些许微辞。然而我读过的他们的作品,即便是不止一遍两遍,你若问我好在哪里,我也回答不上来,我很可能会告诉你,谋篇布局,叙事风格等等,都挺好的。但这话我说着心虚,你听着也够假。
我确实看过鲁迅的《呐喊》,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翻过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但诚实地讲,我从没有加进自己的思考,至于理智地批判性的思考就更没有了。或许是我的认知水平不够,也可能是我的阅历尚浅,不再找借口了,总之他们的文字,我理解的远没有那么深刻。我前边对他们的赞赏也是从别处听来的,拾人牙慧而已。
以前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一味地觉得他们的文字好,现在,我觉得这样不好。这样的崇拜,跟追星又有何区别?或者说还不如追星来得好,因为追星的人至少诚实,我喜欢你就是喜欢你。而我的崇拜,倒有些附庸风雅的嫌疑。
也许真的崇拜越多,理解就越少。因为崇拜的时候,两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崇拜者以仰视的姿态,盲目地认同,在自己的想象中美化了被崇拜者,于是越美化,真正的理解就越少,二者的距离也因此越来越远。所以有句话说得好,崇拜是距离理解最遥远的距离,不无道理!
而欣赏却是站在同等的高度,理智地去发现对方美好的一面,领略其中的美好并表示赞同。欣赏到极致,往往换来透彻的理解。
所以与其崇拜,不如欣赏,我想这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尤其是恋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