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思想发展
第一阶段(儒学的奠基):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春秋:
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主张“仁”的思想,重视礼乐,强调为政以德;中心思想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提出“性本善”;
荀子:提出君舟民水思想;提倡“性恶论”;否定“四端之心”, 强调“心”的理性认知与情欲功能。同时吸收道家,以“天”为自然, 以“礼”为“法之大分,类之纲纪”;提倡“化性起伪”,重建新的礼义法度,确立以道德、学问、能力为依据的权力、财产再分配之新政制。
第二阶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
代表人物:董仲舒
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第三阶段(形成新儒学体系)
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颐、程颢;南宋的朱熹;明朝的王阳明等。
二程:主要认为天地只有一个理,他们的学说标志着理学体系的正式形成;
朱熹:朱熹吸收佛道两家、形成理学,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提出先理后气的观点,还论述了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探求理。
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他主张心即理也,强调知行合一。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
第四阶段(批判继承的发展)
明末清初时期
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李贽:是儒学异端,他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否定了孔子的权威;
黄宗羲:强调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否定皇帝一家之法;
顾炎武:批判了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王夫之: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气的观点,同时这也是哲学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
晚清: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近现代:
新文化运动时期:斗争矛头直指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被彻底推翻,“文革”中再次遭到猛烈批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儒家思想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吸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