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闺蜜向我吐槽自己失恋了,而导致她和男友分手的主要原因是在“性爱”这件事上两人存在着的根本分歧。
我闺蜜来自东北的一所小县城,算是学霸的类型。在北方人骨子里自带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她坚持认为性爱这件事情一定是要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没有爱,哪来的性。与之相反,她男朋友来自南方临海城市,在国外留学多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认为性爱是一种单纯的身心享受,性行为带给他更多的是新鲜感、刺激与快感。
闺蜜和他认识半年后确定了关系,之后发生了性行为,她告诉我自己是真的爱上了对方,但女人的第六感以及男友的种种异常表现使她意识到男友想要的更多的是一个性伴侣,而不是相爱对象。
两人在谈论到许多社会问题时也总是针锋相对。起初,闺蜜觉得只是两人成长环境的差异使得两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各有不一,但后来她越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看法的不同,而是三观的对立。男友认为一夜情等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认为这是各取所需的选择,这是她完全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当谈论到婚姻问题时,男友的不屑与抗拒,也使她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两人在价值观上的种种冲突使得这段短暂的感情宣告结束。
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些留学回国的所谓优质青年,对待性爱的态度会如此随意?对待婚姻的态度如此不屑呢?我不由地联想起那部90年代末风靡全球的经典美剧《老友记》,在剧中充斥着许多与中华传统思想背道而驰的行为表现,如罗斯欲和前妻卡罗尔以及她的女友苏珊共同上床、瑞秋在被闺蜜挖墙脚之后又返挖闺蜜墙角、乔伊基本上和一个女生约会当天就会发生性行为等情节是西方价值观的鲜明写照。
当然,在21世纪的今天,观众的思想更加包容开放,这些情节在如今的电视剧里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但在90年代的中国,这类电视情节属实是过于“超前”了。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如此深入的今天,中国青年在各方面的观念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中国人含蓄内敛的爱情观相比,西方人对待感情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感。在西方文化的环境里,资本主义经济影响下形成的极端个人主义与精英利己思想,把“性爱”仅仅当成生物学意义上的肉欲,享受其带来的刺激与快感,却往往忽略男女双方在精神上的契合与共鸣。这也是为什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快餐式爱情频繁出现并逐渐形成一种潮流。
除此之外,部分海归青年回国之后往往会选择从事金融工作,他们沉溺于虚拟的泡沫经济中,在个人价值方面自带一种优越感,对待周围事物缺乏共情能力,对待弱者缺乏同理心。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在工作中总是自带一种精英主义的思想。在他们眼里,自身的体验感与价值满足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大多数海归青年的思想行为充斥着对自身素质的极度自信以及对财富积累的极端倾向,利益成为他们衡量一切事物与行为的基础。
在资产阶级婚姻关系中充斥着男性对女性的奴役,这种奴役不仅仅是在生理层面,更多聚焦于心理层面。传统的封闭保守的恋爱思维在西方自由文化的影响下开始发酵变质,在当今社会中表现出超越自制力的恋爱自由样态。自由失去了原有的限度,甚至呈现出泛滥与放荡的样态,性爱变得分文不值,成为了单纯的发泄欲望的工具。约炮、一夜情等社会行为背后显现出的是社会中性文化的过度自由。这种行为的结果不仅会危及生理健康,对于一个良好家庭关系的塑造也会有不良的影响。
叔本华曾说性爱的本质是种属的生存意欲,也就是作为类本质的人繁衍后代的本能性活动,而欲望只是掩盖本能的假象。强烈性欲望的思想活动与行为表现只是在误导个人把这种意识活动当成是身体自身的客观需要。
部分海归青年对于性爱的随意态度加重了其性行为的平凡性与庸俗性。对于他们而言,性行为只是解决生理需要的手段,他们的性欲是带有集体属性的,他们的性爱对象是广泛的、不确定的,对于性爱对象的要求也是低俗的,他们追求年轻貌美、身材姣好的性交对象,忽略了精神契合、三观一致等重要问题。而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唯一性基础上的性体验与性冲动,是具备特定对象的专属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生理的体验,更有心灵的交融,这是一种兼具本能欲望与情感体验的美感性活动。
常常与朋友探讨这个问题,究竟是先有性还是先有爱。性生活对于爱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爱一定是性的基础。性生活的和谐与否可能会影响爱情的保质期,但是不能以这个为借口,就堂而皇之地发生一夜情等行为。
在真正的爱情里,激情的性生活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内容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爱情是一种小火慢炖式的存在。那就仿佛是你去甜品店,看到了一盒包装非常精致的小蛋糕,起初你被它的外观与色泽吸引,萌发了想要购买且品尝它的冲动,付款之后你如愿以偿地吃到了其中的一块,味蕾得到满足的同时,你知道自己喜欢上这款蛋糕了,于是你一口气把剩下的蛋糕全吃掉了,油腻的奶油在你胃里翻滚,你顿时觉得反胃不已。美好的爱情就像这盒蛋糕一样,是需要慢慢体验的。爱情是构建在大周期范式下的情感状态,是需要细水长流式的情感交融。
愿你在快餐时代依然能找到那个唯一且适配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