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乡村振兴再出发。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广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持续用力,全面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李希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文化振兴就是通过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更要让他们的精神“提”起来,全面激发乡村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着力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拓宽文化惠民的“广度”。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石。要按照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渠道通畅、形式灵活的要求,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民文化书屋、文化舞台、村史馆等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推动文体设施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作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聚焦特色文化产业促发展,增强文化赋能的“力度”。产业是支撑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文化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同美丽乡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优势所在,并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文化底蕴,打造非遗等文创产品、知名旅游产品、农副土特产等元素,加强文旅融合,把“青山”变“金山”;探索可复制的产业模式,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刺激文旅消费结合起来让,“农民”变“富民”。要坚持“本土文化专家”与“外来文化精英”两手抓,让乡村文化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让特色文化产业“质量优、效益好、可持续”,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不断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文化塑形的“速度”。文艺星火要以人民为中心,舍得花钱,善于花钱,让老百姓能够充分享受到更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精品,满足他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要创造条件,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自编自导自演,创造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真正让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唱主角”,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文艺演出队”。要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开展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节、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培育乡村特色文艺品牌,以文化滋养人心,以文化赋彩生活,让群众感受优秀精神文化作品的熏陶。
努力厚植乡村文化发育土壤,提升文化铸魂的“精度”。要保护和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历史文化古村、农业遗迹等有形文化的保护力度,积极传承方言、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民间无形文化,重塑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让有形的留得住,无形的传得下去。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好儿女、好婆媳等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让崇德向善、立信守正、勤俭节约、忠孝传家蔚然成风。加强党建引领,引导村民自治完善、乡村法治提升、乡村德治善化、乡村文化传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强化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新时代的文化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