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销售一定要多动脑子,并不是谁比谁聪明,而是看谁更用心。比你晚来的都开单了,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反思,先去研究一下别人为什么能开单。
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抱怨自己没业绩,这并没有什么意义。善于从别人成功的经验中提炼规律,这是进步最快的做法。你要去研究开单的同事,他的客户是怎么来的?自己开发的?还是公司现有资源?你怎样也能获得这样的客户?
如果是他自己开发的,那他用什么方式开发?用什么样的销售话术说服客户?客户又是因为什么才会跟他买?他的这些销售动作是不是可以借鉴模仿呢?是销售能力的差别?还是人脉资源上别人比你好?
看完下面的案例,你是否有所启发:
小孙在软件销售行业已经混了四五年,虽然单子也做了不少,但总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而且做得也很累:每天都竖着耳朵到处打听,一听到有单子马上就冲到客户那里去,然后就是和数家甚至是十几家竞争对手展开长达数月之久的肉搏战,产品演示、诋毁对手、喝酒桑拿、卡拉OK……
可以说是不择手段,最后大家是拼得头破血流,能不能拿到单子还不一定,经常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中途就被对手的暗箭所伤,成为别人的炮灰了。这不,最近小孙就连连受挫,而且有几个单子是莫名其妙的就被用户给OVER了,死得不明不白,所以小孙这几天觉得有点迷茫,做了这么多年的销售反而找不到方向了。
晚上小孙躺在床上百无聊赖,随手拿起正在上中学的弟弟的语文课本,恰好他翻开的一页是《左传》中的一篇经典文章《曹刿论战》,“反正也没什么事,就看看曹刿是怎么白话的。”读了一会儿,小孙完全被文章吸引了,尤其是曹刿最后说的一句话,让他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我以前打单虽然是很勤奋、很勇猛,但是却不懂得时机的把握,一味的猛冲猛打,其实最早来的未必是最终的胜利者,和客户接触的时间越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越容易暴露;而且很容易成为其他竞争对手的攻击对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对这一点小孙有深刻的教训,“看来以后打单要掌握方法,不能再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了。恩,下次再碰到单子我不着急介入,先把准备工作做好,各种资料准备齐全,然后坐山观虎斗,等到竞争对手拼的差不多无力再战的时候,我再突然杀入,呵呵,这样就省事多了。而且这时候用户听了太多的介绍、看了太多的演示,也已经筋疲力尽了,只要我能给他一些新的东西,用户自然就会倾向于我了。”
合上书,小孙方体会到为什么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唉,都怪自己当初不好好读书,怎么这篇《曹刿论战》我以前一直没什么印象呢?不过那时候整天只想着泡妹妹了,哪还顾得上曹刿他老人家是谁啊。”
一周后,小孙又接到代理商线报,说有一个大单,客户已经开始选型了,代理商让小孙马上去给客户做产品演示。小孙详细的了解了客户的情况以后,发现这个项目只是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距离最后项目成交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小孙决定先按兵不动,而是让代理商尽量把客户方面的内线抓牢,随时掌握客户和对手的最新动向。
两个月之后,据内线讲由于几家软件供应商互相恶意诋毁攻击,客户方的信息总监王总对他们十分反感,而且经过两个月的试用,发现他们的软件也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所以这几家基本上都被PASS了,不过由于老板规定的项目选型时间已经快到了,又没有找到合适的软件,王总正在发愁呢。小孙一听心中暗喜,知道该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他先把其他软件在试用中出现的问题一一了解后,把自己公司的软件做了针对性的修改,然后胸有成竹的直奔客户公司而去。
两周之后,小孙就和客户签订了合同。
作为资深销售,小业深知销售没有开单这很正常,有些人一年都没有开单,但是第二年就接二连三的开大单。对于勤奋付出的销售来说,第一年作为前期的积累,包括自己的专业知识、人脉资源、销售经验等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会集中爆发出来。
你是否有想过,在没有业绩的时间里,你每天都在做些什么事情?哪些是有生产力?比如,你一共拜访或接待了多少客户?这些客户都是什么情况没有成交?意向客户有多少?短期能成交的有多少?长线跟进的有多少?如果你有在持续开发客户,你需要对这些客户进行分类
如果你没有开发出几个客户,那就是找客户方式的问题。可以向销售业绩好的同事请教。假如说,同事因为竞争关系不愿意教你,那么你就要多花心思去研究,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去哪里。慢慢去发现销售高手每天都在做什么。然后结合自己的优势做借鉴模仿。
文中的小孙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销售,以前的他虽然鲁莽,遇到客户就盲目冲上去,最终头破血流,但是他会反思啊!在他了解到自己的致命错误后,就开始制定策略和方法,果然一击而中。
总之,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到底,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分析一些销售行为,包括你自己每天做的事和业绩好的同事他们每天做的事。假如每天坚持这样做,小业觉得经常不开单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