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就接到母亲电话,石塘在扛台阁了,赶紧过去看。这两天在微信朋友圈里也都在晒石塘的扛台阁照片,可能是因为人老了,提不起兴致去赶这个热闹了。
不过,闻悉刚刚这一风俗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土生土长的石塘人,也有一份与有荣焉的欣喜。那就来写写我记忆中的扛台阁吧。
扛台阁是石塘闹元宵的一项民俗,听老辈们说,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小时候的闹元宵非常隆重,台阁前有火镬(两个人扛着一口锅,里面燃着柴火),每个村一个在前面带路,并且有鸣锣开道,看到本村的火锅来了,每家每户都会拿一两根柴添到火镬中,每次去添柴时,我总会想到好个成语:“众人拾柴火焰高”,而奶奶和妈妈总会面对火锅祈祷日子能够红红火火。在台阁来之前,以前的节目是很丰富的,有踩高跷、踏地故事、大奏鼓、鱼虾灯笼展示等等,每个村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招,在大众面前展示一番,而表演者都是该村的渔民和渔妇们,平时看他们并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可能就是隔壁的阿婶阿叔,可放开一演,滑稽而动人,真的是高手在民间。
然后重头戏就是台阁了。小时候看的台阁是由八仙桌翻过来的,四脚扎个顶篷,用彩带、彩灯、彩纸按照一出戏的场景进行装饰,轮到扛台阁的大年,往往初五就开始准备了,我小时候常常在村里玩,也会帮忙剪一些道具的。八仙桌本来就重,加上里面的装饰,还有两到三个小孩子,总要八九个青壮年抬着。现在往往不再用八仙桌,而是专门焊接而成的,即轻便又漂亮。总负责人虽然也是渔民出身,却很有艺术细胞,而且大家也都群策群力,一起谋划出最佳的创意,以求在最终的展演中赢得头筹,这个完全是由观众评点的,正月十五后的好多天,大家还都会在议论今年的台阁哪一个村做得最好,好在哪里。
场景做好之后,最重要的是人物。坐在台阁中的演员大多是从四五岁到七八岁,他们扮演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惟妙惟肖,因为小,所以特别可爱。我记得最深的几次,一次是我最要好的童年伙伴入选了观世音的角色扮演。当时还没放寒假,村里就派人到小学里选漂亮的孩子,我那同学长得很是清秀,就被选中了。因为是好朋友,所以我们一起分享这个快乐的全过程。后来因为我的姑父在镇政府工作,所以表妹也就近水楼台被选中了。一旦家里一个孩子被选中扮演台阁,整家人都忙碌起来,是家里的一件大事情。其实这些演员们很辛苦的,从傍晚六点多开始,扮演好角色坐在台阁中,一动不动地要到十二点多,又是大冷天的,即使困了,也要强撑着,哪个孩子睡着了,会成为笑柄的。所以那几个晚上,家里的大人会轮流去跟在孩子的身边,照顾孩子。亲戚们看到有自己家族的孩子在扮演的话,总要送一些礼物,八宝粥、莲子、饼干等等,旁边的大人也要做好迎接感谢的礼仪。所以只有扛过台阁的人才知道,因为这些礼物的关系,台阁会越来越重。后半夜的台阁是扛得非常吃力的。
我们兄弟姐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堂弟扮演的皇帝,当时他才四五岁光景,生得虎头虎脑的,扮起皇帝来威严而有气度,好几人晚上,他一直是端正地坐着,虽然已过去近二十年了,但那个姿态还是历历在目。每年一家人一起去看台阁时,总会谈起这回事儿。
小时候爷爷往往是前面鸣锣开道扛火镬的那位,爸爸总是负责全线的发电机的运行,叔叔力气大,总是扛台阁中的一员猛将。因此,对台阁的整个过程比较熟悉,看的时候也是近距离地接触。
长大后,特别是爷爷过世后,家里参与村里事务少了很多。而我们这一辈也大部分离开了石塘,孩子们更是离石塘越来越远了。即使每年即使是趋车回石塘看元宵风俗,也只能是远远地追在人群的后面,只觉得故乡成了异乡。
记得前年回去看时还作了一首小诗:
元月十四石塘台阁观感
百年石塘民俗风,游人观客千万重。
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路堵接踵台阁游,挤巷比肩忘寒冬。
长大自是无兴看,全觉欢后冷清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