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每天中小学生放学了,父母没时间接怎么办,广河县多思文化发展中心开设的“四点半课堂”,了却了因工作忙碌而无暇接孩子的后顾之忧。“四点半课堂”,由此得名。顾名思义,不仅是学生的课堂,还是增长见识的图书阅览室、家庭作业的辅导站,贫困学生的救助站,更是连接学校与家长的“接力站”……多思图书馆负责人杨小龙老师说,“学生放学后到这来,我们替家长暂时代管,他们在这里可以读书,也能做家庭作业。”
3月30日下午,在买家巷镇张家山小学辅导课的杨小龙,赶回县城在多思图书馆,告诉记者,“图书室现有图书6500多册,其中少儿读物5500多册,均为正式出版物,相当于一所普通中小学的藏书量,全部是公益慈善组织和受益者捐赠。我们提供免费阅读,创造读书学习环境,初衷是想通过阅读开阔知识面,同时借助免费阅读,在幼小的心灵撒下爱的种子。”
广河县多思文化发展中心开设的图书馆“四点半课堂”,位于广河县城关镇赵家村河南社区,一院农家独院小二楼内。每年租金2万元。
登上二楼图书馆课堂,朴素简洁的空间布置,中间是老师办公室,南北两侧是阅览室,搁放整齐的50多张课桌凳,可供60多人就坐。提供图书阅览服务的同时,兼具社区托管照料功能,这使它有别于常见的图书阅览室。
多思图书馆“四点半课堂”的经营模式,阅读推广包括社区和村校两种,无偿给学生提供阅读指导、课业辅导;还有社区公益教育服务,常年开设妇女识字班、开展亲子活动等,以打工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孤儿为服务对象。每次为期4个月的识字班,目前已进行5届,每期20多名妇女完成学业后,认识很多常用字,能写自己的名字。
今年21岁的杨小龙,毕业于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现在他和其他3名大学生受聘于此,每天的工作是,图书馆日常管理,给学生辅导家庭作业,学生入馆时间、离馆时间登记等。为此,他们每月能挣到2000元工资。
多思在帮助学生和家长的同时,也在寻找公益爱心人士的帮助。2016年9月25日,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闭幕,参展的广河县多思文化发展中心,引起关注,虽然时间仓促,但通过为期3天的展示,增加了彼此了解。去年10月16日,争取到乐施会资助的2016年至2018年度甘肃广河县少数民族边远社区流动、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启动。
他们的付出与所得,在崇商重利的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然而,作为致力于“四点半课堂”的志愿者们,却不那么认为。他们依托免费阅读出发点,给予受益者的热情帮助,希望将来能回馈社会,相信爱能够传递,并终将温暖回归。在帮贫助困的艰苦创业中,他们说,“内心收获的快乐,是钱换不来的。”
勤于思,笃于行。广河多思文化发展中心经广河县民政局注册,于2012年12月在广河县创办首家民办社区非营利性公共图书馆,在县民政局、县文广局的指导下,他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赢得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迄今已走过4个春秋。
随着读者人数增加,300多平方米的“四点半课堂”,到假期时达到100多人学生读者,现有图书阅览室已容纳不下。目前,多思正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着手付诸于图书馆扩建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