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记得那时一个阳光煦暖的下午,她坐在家里院子的晾台上,父亲正拿着锄头清除那一畦菜地里的杂草。她其实是很少和父亲闲聊的,但那天的情绪气氛都很好,她记得父亲和蔼的看着她,看着这个已经在一个中专学校读书的女儿,已经铁定离开了农村会有一个稳定工作的女儿,说:“你将来要是再有一个好的家庭就都好了。”当时她记得自己听到这句话时,先是惊讶,然后不禁笑了。这个问题她似乎在那个18岁的年纪还不曾认真的想过,她当时想的只是如何给父母增光,如何让这个家庭因她而扬眉吐气。至于自己的未来,她想的更多的是那应该是一个无比爱自己、而且有能力让自己更好的人!至于三观是否一致、性格脾气是否合适她还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觉得要对自己好,但怎么才算对自己好,她似乎确实没有认真想过,一切都是跟着感觉在走。
她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有了为父母争气光耀门楣的想法,她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怯懦的人。她特别害怕吵架,有时放学回家走在胡同里时,她经常会溜边,还要向家的方向张望,看家门口是否有人群聚集,是否是邻居又在和妈妈吵架。在70年代末的农村,贫穷让大部分的人们把什么东西都看得很重,唯有读过书的爸爸妈妈把面子看得很重,但在损失自己的利益时,心理又是不甘的,但几乎每次妈妈和邻居们发生争执时,爸爸要么是不在场,要么是劝着妈妈算了,便宜嘛让别人占就是了。为此,妈妈对爸爸的软弱一直心怀不满,但自己又做不得泼妇,于是每一次争吵过后家里的气氛都会更加的压抑。而我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感受到自己家里人被别人欺负,感受到父母的无奈,感受到只有强大才能撑起这个家吧!
但到底怎么才能强大,我似乎没有什么概念。自己既不是在学习上聪明过人,也不是异常勤奋。只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读了很多课外书。无论中外名著,不管是否读懂,都拿来看上一遍,记得把镇上图书馆的图书都借完了。我想自己的气质形成和一些对事物的看法大多受到小说的影响较多,大部分的时候是理想化的,是浪漫甚至有时是脱离或逃离现实的。但农村贫穷生活的印记以及内心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又是现实的,也是我想要的。于是,我的思想经常是游离的,既现实又理想,既渴望繁华喧嚣又神往慎独深刻,希冀权利的庇佑,又耻于阿谀奉承。就这样矛盾着,徘徊着,彷徨着,苦恼着。我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却在人到中年本该成熟睿智时,却盼着成为一个任性的孩子,但这与现实冲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