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人写评论的惯例,开篇还是说说这本书适合什么类型的人来读吧,以免浪费一部分人的时间。
首先,成功学爱好者千万别读,整本书完全与成功学背道而驰,敦煌没有一个人是所谓“成功人士”,他们没钱、没名气,生活也绝不丰富精彩,在很多人眼里甚至可能是loser,永远都不可能在朋友圈装逼,成功学爱好者读了未免不适,还是算了。
剩下的,我就不那么担心了,学美术、学历史、学中文的人,还有对神秘而遥远的敦煌文化和世界各国古代文明稍有一点兴趣的人,则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能从这本书里找到兴奋点。对这些都没兴趣的话,应该也不会强行装逼到买一本接近100块的大部头回家堆灰吧?(用力地点头。)
觉得自己稍微有点“情怀”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尽管“情怀”这个词已经被广泛用来取笑和嘲弄了,但自认为有情怀的人你们懂的,去读吧!(认真脸)
这 本书的名字就充满玄妙——《敦煌,众人受到召唤》(瞬间肃然起敬有没有?)。说起来,似乎我也是受到召唤才会注意到她的,一天深夜,我随手滑开了一个不知道多久没看的公众号,在一众书单里看到了一眼《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当即就燃起了我从小对敦煌文化隐隐向往的小火苗,马上打开亚马逊的APP,直接订购了这本书,隔天送到家,一兴奋,身为手残党的我还把书封给扯坏了一点,然而与其他书丑陋而无用的书封不一样,这张被我扯坏的书封的内侧,居然是莫高窟的全景线描图,当场简直悔不当初。
插一段回忆杀。记得我还在念中学的时候,90年代吧(暴露年龄了呵呵),也是突然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敦煌展的活动信息(对,那时候中学生只能看看报纸了解资讯),在一个天气不怎么好的周末,暗暗的天色,我一个人坐了好久公交车(路线还是问爸爸的,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百度地图APP),抵达了那个位于上海西南方向的展馆,一个人默默地看了好久,回到家之后,连续有好几天脑海里都是敦煌展的画面,就此埋下了爱敦煌的种子。
说回这本书吧,接近百元的书价,在订购的时候已经让人心里有所铺垫了:这势必是一本厚实的大书!拿到手的那种厚重感还是让我很惊叹,质感太棒,异常精致,毕竟是做杂志的人做出来的书(但未免也太重了吧!举不动啊有木有?!)
毕 竟是做杂志的人做出来的书!书中大部分的现场图片是某传播集团资深摄影大神马岭拍的,还有一部分是敦煌研究院提供的图,加上略接近小杂志的开本和比普通书籍厚得多的纸张,让这本书里的每一张图片都精美到可以当作一本画册来看,我连自己的藏书章都差点舍不得盖了(然而还是盖了!占有欲作祟!)
毕竟是做无比高冷文艺的《生活》杂志的人做出来的书!(重要的事果然说了3遍)连这种类似纪实文学的书都写得那么美,毕竟是视金钱与时间为粪土只求保质保量的《生活》杂志团队,2010年和2013年几批人几次前往敦煌、兰州对几代“敦煌人”做了深入采访,这本书是长达四五年努力成果的凝结,可见其内容之翔实,以及其内容质感的厚重。
其实,说她是一本写敦煌的书,还不如说她是一本写“敦煌人”的书,从最早一批看到敦煌便为之震慑而留下来的人,到看了张大千(此人既是宣传敦煌文化最有力的推手,又是随手毁灭敦煌文物的破坏大王)敦煌展而赶往敦煌朝圣后留下来的人,再到一批一批敦煌招收年轻毕业生和年轻干部而考到敦煌研究院留下来的人,从只 靠苦咸水和馒头度日,到现在喝上自来水可以随手上某宝买衣服,敦煌千年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段,就是这些人的一辈子。(不过那么多则访问里涉及N多人,好像在敦煌呆久了的人都很长寿,活到七老八十快百岁还在做敦煌研究的很不少呢,每天吃喝这么艰苦,工作内容也是在冰冷的洞窟里腿上盖好厚棉被借着昏暗的光线临摹的“久坐一族”,反而能那么长寿,大概真的是精神世界极其充实吧!)
书中写到的人也涉及到敦煌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学美术一来到敦煌就如饥似渴观察和学习,最后放弃创作开始临摹壁画的画家;有学历史学古文字的在敦煌从事历史研究和壁画研究的学者;有学工程和化工专业刚来时对莫高窟丝毫没有感觉专门研究泥土质地、盐分运动做洞窟加固和壁画保护的技术专家;有原本啥也不懂但来敦煌后努力读了几十本历史和美学著作学习各国语言变得博古通今的敦煌讲解员……
读 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时时为这些人感动,怎么就能守得住寂寞,在荒凉的边陲小城守着这些洞窟过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个词其实并不是“奉献”,却是“甘心”。那些曾经在业界大有名气的画家,到了敦煌却放弃原有的技法,开始临摹,他们说:“人到了敦煌,心要像大水缸里的一粒米,静静地沉到最底部,从感受、描摹与研 究开始,继而再谈艺术创作”。也许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当年的同学都已经成为业界大师,而他们仍在偏远的敦煌临摹着壁画,无名无利。书里有一句话:“身在世界边缘,灵魂却高贵优雅”。
而且,几乎在敦煌呆久了的资深工作人员,都有被派出国深造学习的经历,看过花花世界,却还是急着回敦煌,把所学的知识为敦煌所用,就是这样的“甘心”。他们说:“每回出去出差,事情一办完就很想回敦煌,每次都惦着,也说不清是什么具体的事情惦着,但一回来,就特别舒服了。”
书中每个人的故事、每一段采访都很精彩,发人深省的文字层出不穷,我最喜欢的一段出现在全书的最后几篇,讲述一个姑娘从年轻的敦煌讲解员慢慢成长为接待部主任的过程,期间读无数中国历史、佛教历史、佛教美学的书籍,还有过去日本学习深造的经历,如何调整心态回到敦煌,如何一辈子就留在了敦煌。这位叫李萍的姑娘说:“她经常在资料室读《涅槃经》,静观佛陀所倡导的道路对人们的影响。释迦牟尼佛80岁涅槃,那是她心中最高的境界。有阵子,连续五六个夜晚,她都梦到漫天的曼陀罗花在空中飞舞,年迈的佛陀像大象一样,慢慢转动身体向城市回望。”这种精神世界太让人向往了。
于是,连续好几晚回家就把这本厚厚的大书摊在桌面上正襟危坐地读一阵子,平时都是不成人形地瘫在被窝或沙发里举着书看的,真心是书籍的开本决定读者阅读的姿态和认真程度啊。想起大学念新闻学时,老师说,你只要看一个刊物的开本,就知道她大概是做给什么人群读的了,比如地铁报势必轻薄,开本也比较小,适合市井小民们在地铁上摩肩接踵也能读一两个字;而《人民日报》势必开本很大,适合大领导们在自己的大办公桌上有气势地摊开读。
不得不说的是,我好久没有那么专心而连贯地读完一本书了,真好。果然是“众人受到召唤”,不论是敦煌人,还是读敦煌书的人。
后记
看完书就想拉着老公去敦煌啦,不过,还是挺怕我老公要坚持留在敦煌画画的,那我就只好读读书学学习,争当敦煌讲解员了。。。然而现在世道不同啦,敦煌研究院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