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分析,未来各领域发展将是“聪明的人+智能设备”的融合。因此未来教育要从人类与科技分离的二元视角,转向人类与科技融合共生的视角。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G5通讯等新理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技术迭代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与挑战。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称当今信息时代的年轻人为“APP一代”,这代人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习惯于从网络、电视、动画等课外媒体中学习,对依赖课本和辅助材料获得信息的学习与授课方式越来越没有耐心。
未来的教育必然要一步步地符合未来学生所具有的媒体世界、网络世界原著民的特点,一改班级授课制的灌输单一模式,而采取“线上教育+线下教育”“系统传授+项目学习”等多元教学方式。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融合发展和颠覆性突破,也使得未来的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师生间突破时空限制,网络互动更加便利,通过网络课堂、智能课堂等多种教育教学形态,进一步促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智能化等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也使得教育从标准性向灵巧性的转变,灵活的个性化培养需要呼之欲出。基于“适合的教育”的可选择性学习,给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和定制的培养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支撑,优质教学质量的共享,不同区域的学生可以选择具有优势的名校课程,但势必造成教育话语权的集中化和马太效应。
虽然技术迭代对教育的发展作用巨大,但教育系统仍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无论内外的推动,都将通过自组织过程来自主发展。
技术迭代对打破教育的发展惰性,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有革命性作用。但憧憬虽然美好,现实依然冷淡。事实是,技术远未成为教育改革中心性、主导性的力量。
在固化的课程结构和固定的教材、固定的课时及其背后统一的制度安排,包括国家统一的教材制度和高考制度下,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
且不说学校信息化的专项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搭建、运转及维护,信息化投入重在“建、配、管”,而轻于“用、研”,尤其缺乏在数字资源和人员上的投入,就只是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采购者与使用者分离,也不能很好地贴近使用者的需求。何况不断强化的经费监管,也抑制了学校对数字资源和服务的需求及购买能力。
如何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的创新,仍然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命题。(18.8.17《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