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这个词用的其实比较少,我们经常会听到它的反义词“敏感”,如果用敏感来解释钝感的话,我们可以解释为:不那么敏感,两个词都说的是我们的感受性,假设我们的感受性是一架天平,那么,在这感受性的天平上,我们该是偏向敏感一侧,还是钝感一侧呢?
或许你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做出一个选择,但是,当你回顾自己,或者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时候,你觉得怎样的感受性会更好一些?有没有那种试着将感受性的天平向钝感一侧拨一拨的冲动?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往敏感一侧拨呢?可能相对敏感的人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因为他需要的恰恰是钝感力。渡边淳一先生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钝感力的好处,他将钝感力视为一种能力。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力呢?
有这样一个人,他即将做一次演讲,他为这次演讲准备了很久,也很充分,但是当他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他开始出汗,开始担心万一讲不好怎么办,万一观众不喜欢怎么办?这些担心导致他完全想不起自己要做的演讲是什么,大脑一片空白……这个人其实缺的不是才能,而是一种钝感力,一种面对观众的钝感力,假如同样一个要做演讲的人,他站在台上之后,想的是演讲的内容,至于台下的观众,他不是不在乎,他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所以哪怕观众是讨厌还是喜欢,他全无所谓,他只想做好一件事:认真讲完自己准备的内容。于是他讲完了,而敏感的那位,简直无法在台上待上片刻。这就是钝感与敏感的差别。
渡边淳一也在书中举了有亲身感受的例子,那时他还是一个刚开始写作并不出名的作家,他认识一位颇有才华的作家,当然和他一样也是名不见经传的。那时他们会将自己写的稿子投给编辑,然后等待编辑的回复。大多数人,等到的编辑回复都是这里那里有问题,需要改一改,或者再放一放,或者是被编辑拒稿,作为不出名的作家,这再正常不过了,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也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写作,定时给编辑去稿,不会因为编辑的回复而妄自菲薄或者放弃写作,但是这位颇具才华的作家却对编辑的回复异常敏感,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编辑说得那样的人,所以在经历几次拒稿之后,逐渐不再写作,直到最后放弃,其实像这位作家这样的人,有些才华,而且是在众人的赞赏声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些微的负面声音就可能让他们一蹶不振,渡边也感慨,如果这位作家多一点钝感的能力,或许日本文坛就会多一位出色的作家。
其实钝感这种能力在生活中处处需要,我们拿青年人最向往的爱情来说,我们知道爱情包括初期的恋爱,以及后续的婚姻,在恋爱阶段,通常男生是要追求女生的,而女生也要对男生进行一番考验,所以不会轻易答应一个男生的追求,这个时候,如果一个男生很敏感,害怕被拒绝,而不敢对自己心仪的女生发起追求,那么他可能措施一段美好姻缘,如果稍微好一点,向前迈了一步,追了,但是被女生拒绝了,从此不敢再追求第二次,这也是太敏感的结果,如果钝感一些,遇到自己喜欢的女生,勇敢去追,一次不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很多次,因为心理学所上讲所谓曝光效应,即见面见得次数多了,就会莫名产生好感,说不定会从刚开始的没感觉最终变得开始喜欢,这不正是电视广告常用的伎俩吗?渡边先生也在书中说道,即使最终追求失败,女孩子对执着追求自己的男生还是蛮有好感的,至少会给女生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作为日本文坛最有名的情爱大师,他的话你不会怀疑吧?
再说婚姻,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婚姻中的大部分争吵,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情,比如因为对配偶的一些习惯不能忍受,或者在一件小事上观点不一,这些都会诱发争吵,而在婚姻中钝感的人,他会有一颗更大的心包容对方的一些不足,一些小事的不同意见也不会引起他过分敏感的反应,所以只要一方钝感一些,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或许争吵就不会那么多,日子也会过得平和而温馨。渡边先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对夫妇因为挤牙膏的习惯问题而发生争吵,在我们读者看来,这根本不值一提,只要丈夫钝感一些,神经大条一些,这根本不是值得吵得事情,但是反思这样一个小故事,结果会发现生活中的我们,还真的就是拿着这些小事争来争去,最后争得感情失和,婚姻不幸。
说完了爱情,我们再来说说另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工作,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工作关系的处理方面的问题。试想一个场景,你的老板因为你工作的原因批评了你,你会作何反应?这里有两个员工,小张和小李,也是被老板批评了,两人反应完全不同:小张——自从老板批评完之后,再也不敢主动去尝试新的项目,也不再找老板汇报,平时也对老板避之唯恐不及,当然结果就是越干越不顺心,最后辞职走人,而小李,虽然被批了,但是第二天像个没事人一般,该干嘛干嘛,汇报继续回报,项目照接不误,当然是越干越好,升职加薪,这或许就是工作中的钝感力。
其实钝感力不仅和我们的心理有关,而且还牵涉到生理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紧张,而有的人不会紧张呢?紧张的心理常常伴随着脸红,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流加速等生理反应,而这些反应正是由交感神经控制的,与之相反的生理变化则是由副交感神经控制的,如果一个人副交感神经系统相比于交感神经系统更加发达,那么他就不会那么紧张,反应不会那么激烈,这也可以归为一种天生的钝感力。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理方面的钝感力,比如我们的皮肤,有些人的皮肤,当蚊虫叮咬之后,就会发痒,起疱疹,进而化脓,而另一些人同样的蚊虫叮咬之后,却没有啥特别的感觉,更不会忘严重的方向发展,而且会很快复原,这些人皮肤的钝感力就相对强大。还有一些人的肠胃拥有较强大的钝感力,即使吃了一些不太新鲜的食物,也不会有反应,而敏感的人会则会拉肚子。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E时代,很多人每天都有新的环境需要适应,而敏感的人适应起来就会相当慢,不仅从心理方面,还牵涉到生理方面。如出去留学,要适应文化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食物的差异,生物节律的差异等等,相对钝感的人,在这些方面就很容易适应,这些人无疑能够更好地学到知识,更好地工作生活。
我想要提的最后一点是渡边书中介绍的女性对疼痛的钝感力,其实表面上,女生好像更怕疼,比如在医院打针,听到最多的是女生的尖叫声,男生的则很少听见,是因为女生怕疼吗?当然不是,是因为男生更要面子,因为女生可以忍受比打针痛百倍千倍的疼痛,比如分娩的阵痛,这可不是哪个男子能忍受的,但是女孩子却都要忍受,而且都能忍受。进而书中有提到母亲的钝感力,面对婴儿的屎尿,即使再有洁癖的母亲,都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多脏,这就是母亲的钝感力,没有这种钝感力,如何拉扯孩子,往大了说,如何支撑人类的生生不息,所以造物主将繁衍这样的重任交给女性,是有其道理的。
这是一本充满生动例子的的小书,读完还是能够给生活以启发的,比如我,就有种强烈的紧迫感,觉得自己真该有意识的培养一些自己的钝感力了,否则很多事情就被自己的情绪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