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班没一会,同事Z小姐就开始在办公室大呼小叫。
“什么鸟客户啊!上个星期发的邮件,今天才回,而且又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脑子有毛病吧”,她心生不爽,忿忿不平。
“怎么回事?” G总一听是关于客户的反馈,立刻追问。
“这个客户我上周就报价了,说我们的G51已经量产啦,价格是 XXX USD,FCA HK......., 结果我等了一周,他又问我什么机器,什么配置,我KAO,他就根本没看邮件和报价。” Z小姐说。
“那就再报一次呗,客户有没有说价格问题?”G总问到。
“没有,就又问了一回什么机器,什么配置...... 我估计这个客户就没看好好看上次的邮件!” Z小姐回答。
“是不是你邮件写的太繁琐了?客户没耐心看,只是想叫你重写一次,写简洁点。” 我插话到。
“什么呀,我就写了三行......, 就说了一下G51的事,又没说很多产品,其他型号内容放在附件的报价单里了...... ” 她说。
“行了,我看看吧。” 我说。
我接过Z小姐的电脑,将邮件一扫,读到了如下内容:
Dear sir,
I am happy to inform you that our model G51 has pass CE, Rosh, and already MP this month. We now can offer you by price XXX USD, FCA HK......
...... If you need G51 sample, plz kindly feedback to me and I will arrange G51 ready within 2 working days.
Besides G51, plz kindly check more models info in attached quotation list......
thanks
XXX
看罢,鄙人顿时了然。说实话,假如我是客户,也会叫她重写。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Z小姐得知我的态度后,迫不及待地问。
“客户用的什么邮箱?” 我问。
“XXX(后缀)邮箱” 她说。(备注:在该客户国家,此类后缀类似我们的163.com,或者是qq.com”,通常是私人邮箱。)
“他一般是怎么看邮件的,用电脑还是用手机?什么时候看? 你有了解过吗?” 我问。
“这我哪知道啊?!” Z小姐觉得我问得怪怪的。
“告诉你,在xxx国家,用XXX 后缀的邮箱一般都有严格的附件容量限制,通常超过10MB的附件对方将默认设置不会接收”,我说。
“哪有,我们的报价单才多大呀? 他怎么会收不到?!” Z小姐赶紧说。
“这个客户也许能收到,但他不一定每次都会打开” 我说。
我继续解释,在欧美许多国家,与中国类似,公司高层大多习惯直接使用智能手机阅读邮件,但一般不会打开附件,如果他们觉得邮件内容重要或者感兴趣,会安排下面的助理去跟进,而他们通常只是将手机邮件直接转发给助理或对应的业务人员。
“所以你所谓的报价,一般只能在邮件正文内容中尽快体现,而附件作为最全的信息,只有在客户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才会打开,才会阅览.....” 我对Z小姐说。
“那我也报价了呀,为什么他又问来问去的?” Z小姐还是不解。
“G51,你说了半天咱们的G51, 但有没有想过对于客户,究竟清不清楚你说的是什么产品?” ......
我一针见血,Z小姐想了许久,终于反应过来,顿时哑口无言。
是呀,扯了半天, Z小姐口口声声描述的G51,从邮件披露的信息来看,客户除了笼统地知道是个手机型号外,根本就不甚清楚其他的“大致情况”,比如说是功能机还是智能机? 多大屏?是否大电池?......
你所耳熟能详的"G51",对客户来说却是“毫无概念”的一个数字、字母组合。
我甚至能想象到客户看见邮件后那种 “捉急、无奈与哭笑不得的样子”......
这可真是因“概念不清”而引发的一次低效工作的典型案例。
总结一下,问题出现于两点:
1. 你所了解的,别人未必了解;
2. 你所谓的逻辑关联,在别人的逻辑模式里未必有效;
......
谈到“概念”,鄙人不经回想起了十年前初到深圳的一段工作经历。
十年前,鄙人有幸加入深圳某集团公司,那时下属的海外市场部业务全部由香港人领衔。为配合香港人顺利工作,该集团公司面向全国高校招贤纳士,“英语好”、“耐心细致” 成了唯一的招收条件,并许以不薄的优厚待遇。
彼时的我,凭借一点英语优势,顺利跻身为这些香港人的“经理助理”,全程待命、跟单打杂。
印象中那些香港经理工作十分认真、准时高效,并且很讲规矩,与大陆部门沟通多用邮件,全部英文,中规中矩、有条不紊。
而我每天的工作,基本就是半个翻译,“把香港人的指令传下去,再将大陆方的需求反馈来”。虽能体会到香港人由此带来的前所未有的 international 国际化感觉,但长时间的简单重复也不觉令人心生疲态,渐渐地,鄙人对香港人这种工作姿态视为 “装X”,不求甚解。
终于,待一次香港经理L小姐来总部开会之际,我忍不住发声一问。
“Miss L,我们深圳这边的很多工程、研发人员你都已经很熟悉了,并且你的国语讲得十分标准,你们为什么不和他们直接交流?这样反馈岂不是更快?而为什么非要通过我们转一下?” 我问。
L小姐毕业于英国某高校,业务能力超强,来集团短短两年便做上了营销总监,但她平日里谈吐文雅,温和平易,对身边人极为关照。可以说,印象中香港女士具备的优点,在她身上都能无一例外地得以体现。
“这个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工作本身是有要分流程的;我通过你去做沟通,有时候你会觉得慢,甚至多此一举,那一般是你在事情不多时候的一个错觉;一旦忙起来,你的协助可以帮我和帮他们节省很多时间......所以对一定规模的公司,工作只有流程化,才会高效。”
“第二,更重要的,工厂的工程师长时间忙自己的专业,他们习惯了用自己的术语去解释问题,但对其他商务的事情往往“没概念”,我们要是直接将他的原话抛给客户,客户也是“没概念”、看不懂的。所以,我需要你做的不只是翻译邮件,还要换种方式更精准、和更有效地互相传达信息...... 我们香港人啊,因为工作节奏快,从小用习惯了用英语写作,和客户、和同事都是这样,我们业务忙起来一般只做选择题,不会做很细的解释...... "。 L小姐说。
看来,给他们做助理,“英语好” + “耐心细致” 还真是刚需。
那次,通过与她的谈话,我深刻了解到了香港人不同大陆人的诸多工作特质:即,因为香港人多地小,生活节奏超快,受限于时间与空间的压力,香港人将“高效”、“时间成本”的理念深入骨髓,他们通常一开始在做某件事之前就做充分评估,并根据预计到的不同情况列出对应选项,当出现某种情况时,会直接按图索骥地找预估的方法(选项),而省去了出现问题后的从头思考。
所以,香港人很少对多变的事情做解释,他们一旦制定了某项规则,一般只会严格遵守,刻板执行,讲究效率多于平衡利弊;而大陆人则更“聪明”,喜欢遇事“搞关系”、“做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显然,香港人的行事风格在大陆人看来就显得非常 “不接地气” 和 “不合群” ,由于理念差异,香港人与大陆人经常闹误会、搞摩擦。
“所以我们只和你们这些年轻的懂英语的大陆人沟通,再由你们和他们联系,这样会减少很多问题...... 概念上,你不光是个 assitant,更是一位 cultural translator”。 L小姐最后对我如是说。
这句话对我影响极大,之后,辨析“概念”与“有概念之人”,便成了鄙人做任何事情的前提。
而一个人能取得多少成就,毫无疑问地,又首先取决于他一开始能掌握多少“清晰而准确的概念”。所以在成功者看来,“一知半解”是一种糟糕的状态,“不求甚解”更是令人嗤之以鼻,它既是对自己的自欺,更是对周围人的辜负。
回想多少次,在深圳,每当被人谈及鄙人的老家兰州话题之时,都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光怪陆离的问题: “兰州是不是到处都是回民?”、“兰州人是不是还在骑骆驼上班?”、“你们哪里人是不是一生只洗三次澡?”......
而每每遇此类发问时,我都力保缄默,或也顺势插诨打科一二,但从不做正面相应。因为鄙人深知,对此类“概念不清”之人的任何解释,不止枉费,更是自觉自掉身价。
这一点,我居然与香港人有出奇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