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的哲学三问

文|李家和

【毕业感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论语》训练营的结营典礼。我想此时的大家跟我一样,内心是丰盈的、喜悦的。

学论语  知天下

20多天的学习过程,让我们收获了知识,结交了朋友,从此人生多了一种体验,成长的道路上又会多一些陪伴。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想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论是在通宵达旦、奋笔疾书写作业的时候,还是在紧锣密鼓、群策群力的筹备PK赛的时候,我都感受到了大家心与心的“0距离”。每当听到大家精彩绝伦、各具特色的知识分享,每当看到大家旁征博引、精彩纷呈的作业输出,每当看到内容精准、积极利他的点赞点评的时候,我都坚定了继续前行、努力奋进的信心和决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相信我们这群人,出于对国学经典的共同热爱,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我们在一起,就会真的了不起!

当然在这里,我也想感谢樊登读书《论语》训练营,给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感谢许菡芸班班,还有我们述而组两位极其负责任的助教:丫丫和蓉蓉老师。是她们的辛勤付出,才成就了我们的收获满满。感谢我们述而组的班委,这次PK赛虽然结果并不如大家所期望的,但是我们在比赛中团结协作、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经历,充满着感动和幸福。我想这对于我们,又是另外的一种收获。当然还有所有仁德班的同学们,我们在《论语》营相遇相识,我一直坚信,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活得更智慧、更幸福。如果说《论语》营是我们的起点,那么幸福的小船就从这里启航了,我想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常相遇,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抵达幸福的彼岸,祝福大家,愿我们永远相伴!

【《学习《论语》的哲学三问》】

关于这次《论语》特训营,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收获和心得,我分享的题目是《学习《论语》的哲学三问》。其实这个题目带有调侃的成分,我的想法是结合自己20多天的《论语》营学习,谈一谈自己思考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学《论语》?”、“怎么学《论语》?”以及“学了《论语》怎么用?”这三个问题是不是类似于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呢?(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那么为什么要思考这三个问题呢?我想这关系到我们学习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我们能否持之以恒、慎终如始的学以致用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只是我个人的粗陋见解,不一定正确,还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教。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论语》?

我们说四书之一的《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更是根基,有着“ 五经之錧鎋,六蓺之喉衿”的地位,既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赞,更有司马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望,其内涵之丰富,意义之深远,价值之宏大自不必说。但是,经典有很多,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论语》呢?我想《论语》里的一句话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那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当然孔子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论语》,但是我们可以套用这句话,来解释学习《论语》的重要性。我认为,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学《论语》是为己,而不是为人。为人,是带有目的性、功利性的学习,要么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回报,要么是为了彰显自己所谓的文化素养,博取他人的眼球,这种学习目的实在是浅薄,让我们读书人所耻之。那么为己呢?我的理解就是成就自己,提升自己。

我觉得通过学习《论语》,我们最起码可以收获三个方面的成长:

一是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比如教育子女,孔子说要“能毋劳乎”“循循然善诱人,博之以文,约之以礼”;对待父母,孔子说要“敬不违,劳不怨”“父母在,不远行”、“父母唯其疾之忧”;对待朋友呢,孔子说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对待配偶要“贤贤易色”;对待上级要“事君尽礼”,这就是人生智慧。

二是文明高尚的人文素养。如何对待学习?孔子说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方法要“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同时还要懂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树立志向,孔子说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十五而志于学”;那么除了学习呢?孔子说还要通六艺,懂音乐,“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既要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淡泊洒脱,还要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兴趣爱好,还要培养“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雨),咏而归”的生活乐趣。大家看,孔子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哈哈

三是止于至善的个人修为。通过《论语》,我们知道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人生境界,知道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警世恒言,知道了“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宏图伟志,知道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成长方法,懂得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君子所为。有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判断,知道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君子风范。

所以大家看,《论语》是修身之学,“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根本。如果你想“为己”,那么学习《论语》是你的不二之选。

这是第一层含义,学《论语》是为己,而不是为人。那么光“为己”可不可以呢?还不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正的学习,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还要推己及人,这就是第二层含义:

其次,学《论语》为己,是为了更好的为人。《论语》中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泛爱众而亲仁”、“节用而爱人”“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等内容,体现的就是这种推己及人的利他主义思想。我理解《论语》中讲的“仁”包括了三个层次:自爱、爱人和被人爱。只有自爱,才懂得怎样去爱人。只有自爱,懂得爱别人,别人才会来爱你。这是一个先为己,再为人,为己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为人也能反过来为己的相生相长、相互促进的过程。

那么学习《论语》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学到了知识、做好了自己还不够,还要懂得帮助别人、传播智慧,还要弘扬经典、回馈社会。当然在成就大我的同时,小我自然也就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习《论语》,既要为己,更要为人,要胸怀大志、心系天下,要为往圣继绝学,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境界和气度,更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该如何学习《论语》?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它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汇总所编,共有20篇,但是每一篇都没有什么逻辑性的系统。尽管如此,它依然充满着人生的智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去悟。我们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逻辑推演,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感悟思维,需要去“悟”。对于同样的一段文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学习《论语》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学习《论语》要结合实际。从不同的角度、维度多方位参阅比照,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既不要妄度猜测、望文生义,也不要过分的迷信专家的解读。因为它本身就是孔子的讲话集录,放到不同的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解释。甚至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理解的内容也不会完全一样。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参照别人的解读,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产生自己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学到。

2、学习《论语》要对比着学。为了加深对于《论语》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儒家文化的体系中,放到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更有甚者,可以放到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对比着学。我想这样我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三家,他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借鉴、互相印证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当年孔子向老子问教的故事,是不是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作为积极入世的文化取向,为什么也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逸思想在里面?道家和儒家文化是如何互相借鉴、相互影响的?佛家作为外来文化又是如何借鉴儒家思想在中国发展光大的?儒家文化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几经波折却生生不息?它的生命力之旺盛仅仅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支持和利用吗?儒家思想的演变及新儒家思想的主张,后来的朱熹、张载、陆九渊、程颐、程颢、王阳明这些大儒是如何把儒家思想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的?这些问题都非常有趣,我们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我们在对比参照的过程中,就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

3、学习《论语》要有一个辩证的态度。既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要盲目教条的全盘照搬。记得有人说,《论语》中的很多观点充斥着封建主义思想的糟粕而不屑一顾。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等,我想这里面既有一些误解,也有受时代背景所限的影响。毕竟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2500年前的时代,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能有如此精彩深邃的哲理思想,还不足以让后人景仰吗?可以说孔子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人性的把握,至今仍无出其右。对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恕呢?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我们学习《论语》,也要有忠恕之心,忠,就是敬畏感恩,恕,就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那么对于那些因为一些瑕疵就拒绝学习《论语》的人来说,我觉得就是因噎废食、一叶障目。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既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要盲目教条的照单全收,这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

第三个问题,学了《论语》应该怎么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问题,孔子在第一篇中就给出了我们答案,这里的“习”不是练习,而是实践、践行。对于《论语》,我们学了就要用。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巩固和提升学习的成果,这才有足够的意义。

当然学习《论语》如此,学习其它经典亦如此。 在这里我想引用余秋雨老师关于文化的定义来说明这个问题。余老师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论语》教给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用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增加我们的人生智慧,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做到并形成习惯,那么慢慢的,它就不再是一种约束,而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成为我们的精神价值。推己及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不光自己做到,还能推而广之,让其他人也做到,就会形成了我们整个社会的集体人格,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我们学习《论语》,不仅要让《论语》的思想智慧成为我们自己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还要努力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经典的弘扬者,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在当下这个强调文化自信的盛世,传统文化的复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复兴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也必将大有作为!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所有内容,最后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分享: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论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们重要的思想之源。学习《论语》,可能不会让我们成为物质上的富人,但绝对能让我们成为精神上的贵族!天长地久有时尽,此学绵绵无绝期。让我们共同学习经典、传播经典,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创辉煌!

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7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56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0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6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5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0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92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