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武志红老师并不陌生。
他出版过一系列心理学方面的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巨婴国》等十多部作品,他曾在得到app写心理学专栏,订阅者近10万人。
很多粉丝把他视为精神导师,人生知音,把他的作品当作自己治愈的良药,救命的稻草。知乎上一位人大硕士马吉吉就是这样形容的,“对于真的被帮到的人来说,那不是观点或者随笔或者心灵鸡汤之类的,那是救命的东西”。
同样,也有不少人对他的作品持质疑态度。比如,有人认为他的理论过度宣扬原生家庭,看完他的书,你与父母的矛盾与隔阂会更深,认为他的理论中存有明显的归因谬误和推卸责任的嫌疑;更有人认为他的理论缺乏社会调研,没有数据支持,逻辑也不够严谨,他本人有神棍倾向,堪称“心理学界的咪蒙”。
我就是得到app上武志红专栏的十万粉之一。读他的心理学专栏时,我曾多次被他的文字击中,并因为强烈的共鸣而泪流满面,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以为只有自己有这样或那样怪异的想法和行为,其实还有这么多人跟我一样,我并不孤独;原来很多曾经让我内心纠结,矛盾,痛苦,放不下的事情,并不都是我的问题,我可以接受,然后放下,自己治愈自己。
尽管如此,他的专栏内容我大概跟读了几个月,后来便渐渐很少去看了。也许是当时觉得自己已经被疗愈,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也许是后面的内容有很多极端案例,读起来让人感觉压抑,我不想再读下去了。
后来我专门买了他的几本代表作来读,我觉得每一本书都有它适合的受众群体。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总是被一些负面情绪所困扰,并因此常常自我怀疑,自我攻击的人来读。
阅读的姿势很重要。读武志红的书,你首先要沉浸在书中,才能有强烈的代入感,才能体会到他想表达的精妙之处,并尝试去缓解自己的情绪问题;但是,你又要能随时抽身出来,否则就很容易把书中的每一个观点跟自己以及身边人对号入座,强行归因,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迷茫和混乱之中。
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
1.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2.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3.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4.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5.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6.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7.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这本书讲述的是这样的一种问题:在生活中,当我们心中产生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这些情绪时,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情绪是不好的,是不能够展现在外人面前的,于是我们用意识去压制它,但它依然会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以梦或者其他不可思议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发我们身体的疾病或者心理上的无序和失控,严重的人一生都在被这些情绪困扰,不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作者认为,这些大家眼中的负面情绪并不是坏的东西,它的出现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要去逃避它,而是应该以放松的心态,去觉察它,找到情绪触发的原点。很多时候,这些点都跟过往的经历有关,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去修复它,它就会持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武志红说,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无论我们感知到什么,不管它有多么悲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接受现实,直面真相,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当你接受了这些情绪,接受了自己过往或悲惨或不堪的人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完成自己与过往的和解。
1:悲伤
“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小姑娘Z,从小妈妈就离开了她,爸爸也不关爱她。6岁时,疼爱她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她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性格变得古怪,老师和同学也经常奚落她。小小的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生活里只剩下了孤独,痛苦和悲伤。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想到了自杀。她拿出一张纸,在正面写下“活着的理由”,背面写下“死去的理由”,前者只有寥寥几个,后者则是长长的一列。
写完之后,看着这张纸,小姑娘无比悲伤,于是哭起来,从啜泣到嚎啕大哭,哭了很久很久,直到天黑。
这场淋漓尽致的哭泣之后,小姑娘恢复了平静,感觉又不想死了,内心获得了一股好好活下去的力量。
后来,小姑娘不再关注别人的评价,也不再惧怕别人的嘲讽,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渐渐有了朋友。
上职高时,小姑娘开始打工,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多年后开起了自己的时尚服装小店,后来还准备好学费和生活费,计划去巴黎学服装设计。
有一年圣诞节,她邀请作者去她家过节,现场一共有28个人,里面有硕士丶公务员丶律师......而职高毕业的她自信大方,没有丝毫的自卑。
作者看来,正是那次哭泣,那股强大的悲伤的力量,让她最终承认了自己所面临的人生真相:原来很少有人爱自己,原来自己这么在乎别人的评价,这么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
她不再和这个人生真相较劲,不再把力气花在刻意迎合别人的努力上。Z说“以前我围着别人转,总渴求别人给我什么,以后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只为自己跳舞。”
我相信悲伤的力量。在我有限的人生经历中,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每当自己陷入人生低谷时,当自己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痛苦时,我会独处,会哭泣,感受那种彻骨的寒意。每每哭过之后,心情就像被雨水洗刷过,有如获得新生一般,内心重新充满力量。那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向死而生”的决绝丶勇气丶坚毅与力量交织的体验。
2. 愤怒
“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
我们经常面临选择: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还是按照别人的意志来?按照自己的意志,会有一种自由感。但是我们常常面临被逼迫,被要求按照他人的意志来。
这个时候,内心的愤怒产生了。你需要表达愤怒,捍卫自己的疆界,忠于自己的内心。如果这种愤怒不能指向外界,而是指向自身,人就会被压抑,从而带来懊恼,自责,自卑等糟糕的心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生活中,跟一个人发生了冲突,明明是自己有理,但当对方用愤怒来应对时,往往会让我们觉得问题都在自己身上,你的有理也变得底气不足,你的据理力争很容易被对方怼得哑口无言。
你很生气,心里很堵,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这口气咽不下,又发不出。然后,你开始懊恼:哎呀,我明明应该这样回击的,怎么没想到呢?真是笨死了!
你看,从道理上来说,你本来是占据优势的,错在对方,结果呢,最后转变成了你对自己的攻击。
在我看来,这一类“不善于吵架”的人,都有一种共性,就是害怕冲突,平时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也不敢对外呈现出一点点攻击性,总是以一种“老好人”的形象出现在生活中。
为人友善,也要看对什么人。跟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友善,友善就会成为对方欺负你的理由。这个时候,一句“你给老子闭嘴”胜过一万句道理。
朋友霞讲过一段自己的经历。上小学时有个人欺负她妹妹,她直接跑去警告对方:“我是她姐,你再敢欺负她,给老子小心点!有你好看!”这一招很有效。
很遗憾,我就是那类害怕冲突的人。我很欣赏霞这样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做法。如果是我身处同样的场景,想必我没有她那种勇气和魄力这样做。
所以,对于不敢表达愤怒的人来说,要克服对愤怒的羞愧,认同愤怒的正面作用,尝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事实上,那些善于运用愤怒的人,总是能从发泄愤怒中获得快感与力量,他们要学会的是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比如不要伤及无辜,不要把这种愤怒延续到其它事情上。
3.内疚感:
“你看看,我把好吃的都留给你吃,有什么好的都想着你,我对你这么好,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呢,对得起我吗?”
这句话听起来熟悉吗?当对方这样说的时候,你心里会不会产生内疚感?
很多家庭里,都有一个这样的人,也许是爸爸或妈妈,也许是妻子或丈夫,总是过度付出,牺牲自己,听上去很伟大,但是当这种“伟大”变成一种武器,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试图捆绑家庭成员按照Ta的意志行事,就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了。
这些“付出者”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
“付出者”过分追求“问心无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恋。很容易把自己置于“圣人”的位置:我为你为这个家庭付出这么多,你难道不应该感激吗?
付出没有错,但是不要超出自己能力和意愿去付出。一旦超出,付出者就容易产生心里不平衡的感觉,就会需要对方给予某种形式的回报,一旦对方给不到,付出者就很容易把付出当做条件,激发对方的内疚感。
所以,我们需要觉察这种心理,对值得的人,付出自己能付出的,但是也不要超额付出,不要试图用爱绑架身边的人;同时,也劝导身边人停止过度付出:这年头,物质极度丰富,不需要再节衣缩食牺牲自己了,想吃就吃,不要老想着别人,其它人少吃点也没关系;多爱自己一点,你开心了家里人就开心了。
对于内疚,我们要客观对待: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当我们感到内疚时,要适当地补偿对方,当对方产生内疚时,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这样关系才可能持续。
The end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触最深的是“愤怒”那一章节。我很少在工作和生活中表达愤怒,难道是因为我没有愤怒吗?并不是。我只是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已。但是这种逃避的方式经常带给我无助感和无力感。反观那些真正善于表达“愤怒”的人,他们从“愤怒”中释放了情绪,获得了力量,并且因为展现了真实的自己而与对方的关系有了更深的链接。
但我也接受这样的自己。这样的我,是在从小听老师话,听家长话的过程中形成的。“听话”给我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损害,这就是现实,而我,要学着去觉察,去接受,去改变。
如果说没有谁的成长不带伤,那么我们至少可以相信:
“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丶逃避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略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
愿我们都能接受一个全然的,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并活出真实的人生。
ps:你怎么看待武志红和他的作品,欢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