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一:
有些地方外观模式也被叫做门面模式,英文即Facade Pattern,提前说明一下。
试想这种情况,用户添加了一条记录,为了保持本地和服务器数据的一致性,除了在本地数据库插入记录,还需要把该记录发送给服务器,让服务器的数据库也一并更新。
为了保持代码的可读性和低耦合性,一般会把不同的功能放在不同的文件不同的类中。如上面所说的情况,就需要一个DataHandler类更新本地数据库,还需要一个NetworkClient类处理网络请求。这两个类有如下定义:
@interface DataHandler : NSObject
- (void)addItemToDatabase:(id)item;
@end
@interface NetworkClient : NSObject
- (void)addItemToServer:(id)item;
@end
每当数据有变化,都需要调用这两个类的方法。如果DataHandler和NetworkClient这两个类中的方法有变化,相应的需要修改很多调用者的代码。
而采用外观模式时,一个Facade将DataHandler和HTTPClient封装在一起,然后提供一个新的接口。 现在定义一个Manager类如下:
@interface Manager : NSObject
- (void)addItem:(id)item;
@end
@implementation Manager
{
DataHandler *dataHandler;
NetworkClient *networkClient;
}
- (void)addItem:(id)item
{
[dataHandler addItemToDatabase:item];
[networkClient addItemToServer:item];
}
@end
现在每当用户添加新数据时,只需调用Manager的addItem:方法就可以实现本地和服务器数据库的操作。而且如果DataHandler类和NetworkClient类的方法有变化,也只需修改Manager中的代码,对调用者并没有影响。
外观模式本质就是一种封装,将零散的功能组合成一个,然后对外提供一个接口,使用者只需要知道这一个接口就可以了。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代码的耦合性,对代码重用和迭代开发很有帮助。
注意,在使用外观模式时,各个子模块的接口是无法被隐藏起来的,你也不能阻止调用者不使用集成的API而去单独访问各子模块接口。
文摘二:
考虑使用外观模式的情况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设计初始阶段,应该要有意识的将不同的两个分层分离,层与层之间建立外观Facade,这样可以为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使得耦合大大降低。
第二种情况,在开发阶段子系统往往因为不断的重构演化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外观Facade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减少它们之间的依赖。
第三种情况,在维护一个遗留的大型系统时,可能这个系统已经非常难以维护和扩展了,如果有新的需求,那么可以为新系统开发一个外观Facade类,来提供设计粗糙或高度复杂的遗留代码的比较清晰简单的接口,让新系统与Facade对象交互,Facade与遗留代码交互所有复杂的工作,这样可以保持较低的耦合度。
文摘三:
引言
在项目开发中,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景:已有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随着业务需求的发展,有了比较紧凑的耦合关系。现在需要利用这些子系统的功能,为移动端提供业务处理。我们该怎么应对这样的业务需求呢?这就是本章外观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
进入正式讲解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两种应对如上业务需求的方式:
方式一:移动端直接调用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紧耦合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方式二:提供一个高层接口,该高层接口负责和子系统进行交互,并向移动端提供需要使用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两种方式的图式结构可以看到,对移动端来说,方式二比方式一要好用很多,因为在方式二中,移动端不需要知道各个子系统的逻辑,只需要和高层接口交互就可以了。实际上方式二,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外观模式了。
定义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最初的定义出现于《设计模式》(Addison-Wesley,1994)。
这个定义,通过上面引言的图示讲解,应该很好理解了,这里再分析一下定义中的两个重要角色:
外观角色:就是引言图示中的“高层接口”,客户端可以调用这个角色的方法;另外,该角色知道相关的子系统的功能和责任。
子系统角色:可以同时有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不是一个单独的类,而是一个类的集合。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被客户端直接调用,或者被外观角色调用。
结构图
示例
生活中,应用外观模式的例子很多,比如去饭馆吃饭,我们不需要关注菜的选料、烹调等过程,只需要和服务员进行交互:服务员给我们菜谱(相当于就是外观模式的高级接口),我们选菜(调用接口),就可以享受美食。
这里,我们用另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解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通过旅行社报团出去旅游的经历?这是一个很好的外观模式的应用。我们选择好景点之后,旅行社会帮我们联系大巴、旅馆、饭店、景点门票以及景点服务等事情,这些事情我们都不需要亲自去安排,这就是外观模式的便利之处:可以使得客户端的接口更简单。
下面列出应用外观模式实现旅行社报团旅游的结构图:
如果不应用外观模式,我们(上图中的Client),就得自己去联系交通工具、预定旅馆、饭馆、景点门票等,相信这样的旅程,大家会感觉很累。有了外观角色(上图中的Facade),它会帮我们去处理这些事情。完整代码大家可以下载查看,这里只贴出部分源码。
Facade.m(部分源码):
- (id)init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nil) {
_transportation = [[Transportation alloc] init];
_hotel = [[Hotel alloc] init];
_restaurant = [[Restaurant alloc] init];
_attractions = [[Attractions alloc] init];
}
return self;
}
- (void)travel {
[_transportation selTransportation];
[_hotel selHotel];
[_restaurant selRestaurant];
[_attractions selAttractions];
}
- (void)dealloc23 {
[_transportation release];
[_hotel release];
[_restaurant release];
[_attractions release];
[super dealloc];
}
从源码可以看到,外观类调用了交通工具类、旅馆类、饭馆类、景点类。下面看看客户端调用代码:
Facade *facade = [[Facade alloc] init];
[facade travel];
[facade release];
客户端代码只需要和外观类进行交互。
小结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来分析一下外观模式的特点:
Facade设计模式注重从架构的层次去看整个系统,而不是单个类的层次。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架构设计模式,比如我们常用的三层架构。
Facade模式简化了整个系统的接口,同时对于系统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程序(Client)来说,也达到了一种“解耦”的效果。
根据外观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在以下情况中使用Facade模式:
不需要使用一个复杂系统的所有功能,只需要使用系统的部分功能时,那么应用Façade模式提供一个高层接口将比直接调用原系统的接口简单得多。
希望封装或者隐藏原系统的接口时,可以考虑使用外观模式。
希望使用原系统的部分功能,而且还希望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构建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子系统时,使用Facade模式定义子系统中每层的高级接口。如果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你可以让它们仅通过Facade进行通讯,从而简化了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循自然之道,抚浮躁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