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现代人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自然,选择困难症成了一种时代病,小到穿白衬衣还是黑体恤、吃中餐还是西餐、出租车司机问你走A路线还是B路线……这些鸡毛蒜皮琐碎事,以及择校选专业、求职跳槽、结婚离婚……这些关乎个人命运的要事,大到为企业、组织制定战略、确定方向、规划路线……这些影响深远之大事,都需要我们做出选择,选择质量与事件进展、最终效果高度相关,足见掌握科学选择方法之重要。
本文主要讨论奇普希斯和丹希斯两兄弟新作《决断: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的一些观点,并结合《思考,快与慢》、《意志力》、《适应》、《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书,力求为更好地“选择”和“决策”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成大事者不纠结
如果一个人每天为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走什么线路耗尽了心思,很难想象他能成大事。因为,按照罗伊鲍迈斯特《意志力》也是脑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每一个选择都会耗能,在这些事上耗费太甚,哪还有能量去决策更重要的事?
所以,小事不纠结,是为了大事好决策。
这部分就谈谈如何快速高效决策日常工作生活中那些“小事”。
一、听从内心的声音
就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比如打开衣橱那一刹那就觉得某件衣服好,想到今晚能来点酸汤鱼就流口水,那还犹豫什么?除非,你要去见一个极其重要的人或是请他吃饭。
二、卡尼曼算法
前面的方法或许让人觉得太主观,容易产生很多偏见,有没有一套靠谱一点的规则呢?因为,有很多事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干,以及,有些人每天就是需要做出很多选择。比如,你每个周末都要去相亲,肯定还是想更审慎一点对待这件事;又如,我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每天都要面试几十个人,从对公司高度负责的角度讲,工作量再大,我也不能简单凭个人喜好,甚至只看看求职者的长相、成绩就做决定。
在《思考,快与慢》里,作者卡尼曼讲到他为以色列军队设计了一套简单地评分标准来评估士兵素质,效果非常好。就3步:
①确定3—6个你认为对选择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②按统一标准(十分制、百分制)对每个因素打分;
③把分数简单相加获得总分。
比如有30个人来你的火锅店应聘服务员,你想选3个,首先确定你认为最重要的几个因素 —— 比如长相、经历、年龄,然后就这三项对每个人打分,再计算总分,选择总分前3名即可。
这有用吗?有用。4月19日哈佛商业评论网站就刚登了一篇文章——“为复杂决策创造简单规则”,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哪怕特别简单的规则,也会得出非常好的结果,甚至胜过专家,并与大数据运算结果差不多。
C,富兰克林“道德算数”
这是另一个常用方法,常用于解决两难选择,源于富兰克林,也就是一百美元上那个老头,他把这个办法叫做“道德算数” ——找一张纸,中间画条竖线,一边写做的理由,一边写不做的理由,理由穷尽之后,你再进行权衡。如果有两个对立的理由重要性一样,你就都划掉,最后剩下的理由中,哪边多就选哪边。
当年,大名鼎鼎的达尔文同志,在考虑要不要结婚的时候,就使用了这个办法——如下图
第二部分:人生赢家善决策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一些非常重要、异常艰难的决策,但我们并未重视,有时甚至还不如今晚吃什么思考得久,或许,正是不同的决策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一、约瑟夫普利斯特利的故事——科学决策4步法
他是英国著名化学家,也是一名教育家。1772年,后来任过英国首相的谢尔本伯爵提出,请普利斯特利为他服务——搬到他家,担任顾问和家庭教师,年薪250磅。
普利斯特利就比较纠结,工资高、对家庭好这些好处不少,但背井离乡,甚至可能影响自己的科研等等不确定因素又太多。他甚至找过富兰克林帮忙拿主意,富兰克林的建议自然就是“道德算数”法了,但富兰克林的办法仅仅是依据当下已知信息进行决策。
普利斯特利采取了更主动的方法。首先,他多方了解谢尔本伯爵的人品;其次,他提出两项要求:①我指定并指导一名教师在你家教书,自己不搬过来,确实需要我再来;②如果将来你我闹僵了,你也要保证每年给我150英镑直到终身(谢尔本伯爵同意了,后来还真的解约了,但每年150磅照付)。
希斯兄弟由此总结科学决策共分4步:
第一步,增加选项。一般人的做法是有什么选项就从这些选项里选,而高级做法是努力增加选项,普利斯特利就增加了“远程遥控家教”这一选项。
第二步,评估优劣。不要先入为主,而要向很多人寻求意见,以获得更客观的评估,普利斯特利就多方了解了伯爵人品。
第三步,选择选项。不要被短期利益比如高工资蒙蔽,要从长远考虑人生的终极目标,普利斯特利更在乎自己的研究。
第四步,备有后手。那份150英镑的固定收入,就是普利斯特利的后手。
二、老司机与新手的鸿沟——主动增加选择
从上可见,第一步,增加选项非常关键,这是老司机与新手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按照作者希斯兄弟的说法,我们很多人所谓的决策,根本算不上科学决策。此时,不妨回顾一下自己今天,甚至这一生,所做的“决策”是不是大多属于这两类:一类是我决定干什么——比如从今天起我决定戒烟,另一类是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比如今晚去不去看电影,现在买不买房?也就是说,我们几乎就没想过没追问过,还有没有其它选择。
但老司机不是这样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身边总有这种人,每次你问他今晚有没有空一起吃饭,他会很高兴地谢谢你的邀请,说自己确实有些忙,但一定争取来。也就是说,他没有在你提供的“吃与不吃”两者之间做选择,而是增加了一个选择并留有余地——争取来,以及已事先告知工作忙,所以可以迟到、早退、不喝酒、带同事来……
卡耐基梅隆大学几个研究者发现,如果只能选择“yes”或“No”,长期看有52%的决定都是错的,如果能增加一两个选项,选错的比率就降到了32%,甚至是仅仅“意识到”自己还有别的选项,你的决策水平都能大大改观。
当然,有人肯定会立即意识到增加选项并非易事,但也有办法。比如你被医院提拔为分管安全的副院长,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防止医患纠纷尤其是确保医生的安全,怎么办?希斯兄弟认为,你应该先从内部找经验,再向外面寻求借鉴:
①先看内部有没有“亮点”:有没有哪个医生遇到类似事件处理得很好?②再看同行:别的医院是怎么做的?③同行也不行,再找不同领域的经验:其他存在类似冲突的地方,比如说学校、法院、房产开发商、借贷公司、传销集团,它们都是怎么做的?
总之,好想法既靠自己琢磨,又得善于借鉴,掌握的套路越多,可选项就越多。
三、透视选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如果你已经获得多个选择,恭喜你,但也别高兴得太早。首先,你应该一并摆出来进行选择,就像我们看《三国演义》,那些谋士总是这样说:“主公,关于这一仗,有上中下三策……”。有比较,更科学,但到底怎么选呢?
①寻找反对派。希斯兄弟说,现在绝大多数公司的战略决策过程中,是没有正式的反对派的。这就好比说法庭审判只有检察官没有辩护律师。一个好办法是每次讨论决策之前,专门制定一支“蓝军”部队,让他们专门唱反调。我们一般的个人决策是不是也需要蓝军呢?当然需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就像一个大家闺秀偏要嫁给穷小子,听父母提点反对意见,意识到今后日子不好过,至少有助于理智抑制情感,哪怕最后的决策还是嫁,今后也会少很多后悔的泪水。
②10/10/10法则。希斯兄弟介绍了一个特别简单高效的方法,即从三个时间尺度去考虑一个问题:
10分钟之后,你会对这个决定作何感想?
10个月之后,你会作何感想?
10年之后,你又会作何感想?
比如,你准备卖肾换新款iPhone,事先不妨想想,10分钟之后,你肯定处于把玩新机的极度兴奋中;10个月之后,最新款的又要上市了,你只剩下了最后一个肾;10年之后,你只会骂自己傻逼。
③身份置换。就是把需要做决策的想象成是你的朋友,此时是他请你帮他出主意。
④以终为始。这是史蒂芬柯维经典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二。当你确实无法通过上述方法决策时,只有看哪一个更贴近你的终极愿景。比如,你的家庭出现了不可调和之矛盾,目前有三种方案,你觉得都拿不准,此时不妨“不忘初心”一下,问问自己此生所为何事?是孩子成长最重要?还是个人自由排首位?还是致力于找到最值得爱的那个人?……再根据这个毕生追求去选择吧!
四、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极具价值的基础比率
决策,某种程度就是预测,预测你在某个方案中会表现更好。但大多数人,常常会高估自己,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人更清醒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做出更科学的“预测”?
又要说到《思考,快与慢》,真的感谢自己前年啃了两遍这本书。当年,卡尼曼召集人组成了一个教材编写小组,有一天,他让大家预测编完教材要多长时间。有人说一年半,有人认为两年半,大多数人给的数值都在这个范围。而卡尼曼知道,预测未来最好的参考指标,是基础比率——就是以前的人,做同样的事,其平均水平。正好组内有人知道这个基础比率——40%的编写组最后的结局是干脆放弃了,剩下的60%则是用了7到10年的时间才完成。卡尼曼小组所有人都不屑一顾这个基础比率,认为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结果,卡尼曼小组用了8年。
所以基础比率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预测工具。说白了就是你得相信别人,怀疑自己,别总想着自己比人牛逼。如果大多数人干不了一件事,那你做这件事也极有可能失败。你认为你了不起,其实别人在做这件事之前也认为自己了不起。你唯一的特殊之处就是只有你认为你特殊。
当然,万事不可绝对,我就是觉得自己比别人牛逼呢?也行,但必须搞清究竟牛逼在哪。比如,我暗恋女神久矣,准备发起攻击,据统计,目前追女神成功率约为7%,这就是基础比率,也是我的初始成功率,“意会”之后(详见上篇文章,充分周全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发现自己与15个失败的追逐者相比,在智识和颜值方面有较大优势,与唯一一个曾经的成功者比较,多项指标难分伯仲,但我的优势是身体好、脸皮厚,说得文雅一点就是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完胜他,那我就应该心安理得、志得意满地去追女神。
即,大多数时候你应该相信基础比率,能让你忽视基础比率的,只有过硬的、切实的数据支撑。想想中国股市散户生存状态吧,保守估计80%亏损,那每一个准备入市的人,都应该想想自己能不能成为不亏钱的15%,成为赚钱的5%?无法比较,不妨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同事、朋友群体里的前20%、5%?别说你有聪明的大脑、博士的学历这些,不管用的……
五、摸着石头过河——保金斯基创新三原则
即使是你已经非常自信做出了一个优质决策,也无法预料将会遇到哪些困难,因为决策依赖的信息总是有限的。没有谁能做到掌握全信息之后再决策,所以,所谓的“谋定而后动”根本无法实现。那怎样才能保证决策顺利执行呢?
《决断》里提到,有人调查了财富500强的CEO,观察他们的决策模式,发现其中60%的CEO在做一件重大的商业决定时,是连计划书都没有的 —— 想做就做。
一项研究邀请了45位优秀创业者做一个假想实验 —— 想象如果要开一家全新的公司,你会怎么搞市场调研呢?其中一个创业者,开始还为了迎合研究者就说了些关于如何开展市场调研的事儿,但是说着说着,他就坦白说:“算了,我和你说实话吧,我做决定的时候,从来不做什么市场调研。我根本就不相信市场调研。”
这就是企业家精神,拍脑袋决定,想做就做。如果CEO做决策都不调研,那科学决策有何意义?关键在于——企业家决策之后,并非一锤子买卖,他不会ALL IN。比如,你想推出一款新品,首先应搞出产品,再小规模推到市场接受检验,然后你就会获得消费者反馈、挣取到关于这款产品的新认知、并迅速作出反应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多次积累后进行产品迭代,如此循环往复,市场买账之后再扩大产能,这样你就始终走在前面,即使市场反应不好也可以快速退出,损失不会太大。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在蒂姆·哈福德的《适应》一书里,讲到苏联工程师保金斯基的试水创新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就三个原则:
①尽可能地尝试新事物;
②尝试要可控,要确保试验不给我们来灾难性的后果;
③获得反馈,从结果中学习,随时调整做法。
所以,实干家所谓的“科学”,不是干不干,而是把握好干的力度。拿不准的可以先小规模试探。
比如,你很看好大学校园里卖鲜果汁,但一台自动售货榨汁机要好几万,你也很怕失败后的损失。此时,不妨先用小型家用榨汁机现榨现售看看消费者反应,甚至可以找一个自动售货榨汁机的壳,你躲在里面卖,根据反应再决定第一批铺多少台机器,主打什么口味,单价多少适合……
至此,有关选择和决策的话题就讲完了,概括一下,可见消极被动不行、坐而论道不行、盲目蛮干不行,敢干、多选、善断,才行…………
此文为万维钢《精英日课》学习感悟,转发请注明原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