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诞生之初,不过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工具,但朋友圈风靡后,它的社交特性愈发突出。记得马东在腾讯星空演讲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图片/视频,很有可能是继文字之后,人类社会的一次新变革。这一点是他的揣测,却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得到了验证,互联网尤甚。
拍照及小视频发布功能使朋友圈的社交属性得到了极大地延伸,在置入了点赞、评论、转发、外网链接分享、公众号平台等功能及模块后,微信朋友圈几乎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每个人对于朋友圈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点敏感。所以,有必要先澄清下:以下我举得任何一个案例,都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也不做价值评判,警惕对号入座(哈哈,预测这很难做到)。
暂且感性地把朋友圈里的用户分为两大类,一是参与型,典型特征是经常更新,互动活跃,从他/她的朋友圈就可以看出基本的生活状态,这种类型里当中不乏投票拉票的、卖东西的、刷屏的、炫富的、晒娃的、秀恩爱的、秀美食的、秀智商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二是观众型,典型特征是以浏览和汲取为主,有极少发朋友圈默默浏览的,很少展现私生活仅分享资讯的,从不发布却乐于点赞评论的。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讲,基本我属于第一种类型,认为社交平台就是用来分享交流的,在确保必要的隐私和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我完全不介意秀晒炫。
开这个号初期只是为了自娱自乐,但人总归是有点虚荣心的,写了当然希望有人看啊,于是我开始发给亲朋好友帮忙分享推荐,当时并没有想过这有何不妥。可是当亲闺蜜在我发出这一请求后,回了我一个“呃”时,我秒懂了她的内心独白。
当然,我们之间有着百分百的信任,不需要质疑她对我的感情,只是,我知道了,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把朋友圈当成一个纯社交平台。这次经历,让我开始思考:大家对待社交网络的差异究竟在哪?再深一步想,到底谁的问题比较大?
社交网络之所以存在,一定程度是因为其开放性,允许并尊重每个人的表达欲及个性。因此,不管你是爱分享爱秀的外向型,还是对隐私持保守态度的内向型,抑或是特别在意社交平台上的表现并将其与个人气质挂钩的谨慎型,其实都无可厚非。
但是,当社交功能让两种本来不同类型的群体产生冲突时,请不要轻易质疑对方,能包容异见者,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基本特征。微信设计了大把的功能让你避免这些冲突:分组发布、不允许对方看我的朋友圈,不看对方的朋友圈,再不济就直接拉黑呗,我的圈子我做主啊。
最后说一点,作为参与者,请警惕“社交网络上瘾症”,低成本易获取的点赞行为,本来就不能与现实生活中温暖真实的人际支持划等号。在克制频繁刷新、发圈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你是否过分在意点赞、评论、转发等行为,并以此作为判定自己价值的依据?在运用社交功能的同时,应该注意个人边界,避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别人。不要轻易被任何一种东西绑架,是一个人成熟的另一特质。
那天以后,我跟朋友深度探讨了这一问题,虽然我属于参与型,她更倾向于观众性,但并不影响我们愉快地玩耍啊!
如果,只是如果,你跟朋友圈的任何一位圈友,有过这样难以言说的问题,可以把这篇转给他(她)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