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孩子遇到了创伤,我该怎么办? 接下来我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观察和评估创伤之后的反应程度;第二,父母应对的办法;第三,专业的干预模型。
1. 观察
(1)退缩行为,如突然不愿上学。
如果孩子刚读幼儿园,早上入园抗拒可能就是正常的表现。但是,如果孩子之前去幼儿园表现良好,不会抵触,近期却表现出反感、严重的分离焦虑等问题,我们就该重视了,这说明在孩子近期的幼儿园生活中,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孩子有如此反常的表现。
(2)如厕习惯改变。
南师大的一位德育教育专家高德胜老师讲到:「能够让孩子安心地拉臭臭的幼儿园,是一个好的幼儿园。」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敢不敢在学校拉臭臭,反映了孩子能否在幼儿园松弛,能否有安全感。从心理学角度,器质性变化往往反映了孩子隐藏的情绪压力。
如果一个在幼儿园大小便没问题的孩子,突然不肯在学校如厕了,那么这个是需要关注的。
(3)睡眠出现问题。
孩子出现怕黑、不愿意睡觉、时常夜晚惊醒或者在梦中尖叫等睡眠障碍的情况,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时可能出现的表现。
(4) 性情变化行为异常。
焦虑、困惑、激动、发脾气、或其它情绪控制问题。例如孩子放学回家经常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小朋友突然间变得阴晴不定,很可能是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5)退行行为。
以前学会的行为突然不会了,如开始出现频繁尿床。
(6)极端行为。
如过度顺从或苛刻,极端被动。或具有攻击性行为,如自残或伤害他人,比如打人、咬人或者伤害小动物等行为。
(7)仔细留意孩子的身体是否有不明原因的伤疤。
孩子之间平时打打闹闹蹦蹦跳跳,难免会受伤。很多时候孩子受伤了,家长问起来,他一般会直接说出来,「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碰到」,「自己撞到了」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烧伤、咬伤、损伤、骨折,或眼眶淤青,并且支支吾吾不肯说,甚至出现了面露难色和困扰的表情,这种情况我们就一定要注意。
2. 假扮游戏
除了观察,还可以用假装游戏的游戏的方式,孩子1岁以后,可以玩假扮游戏。
孩子天生是会模仿的,这是他们社会学习的一种方式,他模仿的来源就是所遇到的各种事情,也就是说从他演的故事可以看到他真实的经历。
这样的方式主要适合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是已经受到伤害不愿意表达的孩子。
3. 提问技巧
假装游戏的核心是情景化,确定一个你想了解的场景,多数是由孩子扮演老师,而父母、家人来扮演学生,还可以让家里的小玩偶一起上阵玩。
你可以这样开场:「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是我们的幼儿园,宝宝,你是老师,我是小朋友哦,我们现在来玩游戏吧。」
比如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午休的时候过的好不好,可以运用这个假装游戏:
家长指指玩偶,故意提醒孩子:「老师,要去睡觉了,这个小朋友还在玩玩具呢。」
孩子马上大声说:「现在是睡觉的时间,玩玩具是不对的。」
家长马上说:「老师要给他罚站吗?」
孩子摇头表示:「不是,不是罚站,是提醒。」
家长接着问:「那如何提醒这个小朋友呢?」
孩子回答说:「如果他再不睡午觉,我就取消他的小红花啦!」
在这里,我们知道老师没有罚站孩子,而是用小红花作为奖惩的方式,在孩子有不良行为时,老师会取消小红花。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不自觉地表演出,他们心目中老师的样子。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观察、提问、假装游戏,就可以大概知道孩子遇到的事情和目前的状况。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有受到虐待或者创伤的情况怎么办?
4. 「333」原则
在对受到自然灾害创伤的人群时,我们遵守一个「333」原则,即3天内抢救生命财产,3个星期内进行急性诊断,3个月内注意他们的恢复情况。
这个原则对于我们的孩子同样适用。在他们遭受创伤的3天内,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保证他们不再受到伤害,3周内持续观察他们的症状,3个月时如果他们的症状持续存在,就要考虑进行专业心理援助。
Part 4 如何帮助受创伤的孩子
1. 注意父母的替代创伤
在帮助孩子之前,我想先提醒你:
父母自己的一些情绪的问题,要注意到自己可能因为替代创伤,处在应激状态。
最近这些新闻事件后,我跟你一样,也是非常焦虑,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很快地调整了过来。
应激状态是人在感觉到紧张或危险时,身体和情绪上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你的身心不仅容易出问题,还因为认知偏差容易做一些错误的决定。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孩子,至亲的人,受到伤害,为人父母一定会很心痛。我们会担忧、自责、焦虑、迷茫、不知所措,往往也伴随着对自己、世界的失望和无助。
但是你一定要记得,面对受伤的孩子,你是孩子情绪和压力调节的仰仗。
在修复孩子的创伤过程中,给予孩子最大的力量是陪伴和支持。
你对孩子这段经历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是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这件事件,除此以外,还可能因为惧怕你的反应,导致孩子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所以,至少当你的孩子在身边时,首先要调整自己对事件的焦虑、紧张,避免发泄自己的愤怒等情绪,才能给予孩子安全感。
2. 短期内怎样安抚孩子
在危机干预专业上有两个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安抚孩子,第一步叫做稳定化、第二步叫做暴露。
第一步:稳定化
孩子经历创伤,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存环境是容易受到破坏的,会产生特别的恐惧、缺乏安全感、以及对外界的不信任感。
当可怕的事情发生时,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你正在努力帮助他,你会保证他的安全。让他知道已经发生的那些事是罕见的,只有少数人可能会做很糟糕的事情,大多数人不会。
甚至,你可以跟她一起讨论安全预案,比如如果遇到有人多次推搡他,把他弄痛了,感觉自己受伤了,他可以告诉某个老师,可以请老师帮忙通知爸爸妈妈,或者可以去有国徽,写着「警察局」「派出所」的地方寻求帮助,等等。
当孩子知道遇到某些事,他可以怎么做,他会感觉更安全,更有控制感。
稳定化有两个实操的技术,需要在专业培训之后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1
保险箱,将所面对的一些负性事件和情绪放入到一个想象的容器中,选择保险箱是因为它非常的坚固,以减轻这些负性事件和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2
安全岛,是能够帮助孩子通过想象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个是在帮助孩子创造好的客体,寻找安全的外在寄托。
首先帮助孩子放松,深呼吸,肌肉放松,达到身体舒服。
然后说,下面我想邀请你,为你自己构建一个安全岛,构建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安全岛,是有自己创造的,应该是有边界的,任何人未经你的允许是不能拜访的。
你可以带一些你喜欢的物品放到你的安全岛上。这个地方能够给你带来最安全、最放松、最舒服的感觉。
那么安全岛是什么样子的呢?岛上的物品、声音、你问到的味道,暖和还是凉快?下面设置一个手势,来代表你的安全岛,以后已做这个手势,就能回到这个安全地方。
下面我希望能邀请你带着舒适安全的感觉,以及你为安全岛设置的手势,回到这件屋子里来。
第二步:暴露
第二个步骤是「暴露」。
要强调的是,暴露的前提是稳定化,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对情绪稳定的孩子才能做暴露。
我常常被问到,为什么要让遇到不好事情的人,不断的重新去体验那种不好的感觉呢,这不是在伤口上撒盐吗?
原因在于,你经历的事情,其实不是所有的都能永远记住,他需要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才能变成长期记忆。
暴露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激活那些旧的不好的记忆,在他们被大脑长久保存起来之前,消除那些相关的负面情绪。
也就是说,不断这样做以后,虽然亲历的人会记得这些事情,但他不再会对这些事情,有任何生理上的恐惧反应。
研究者还发现,关于儿童的反复体验创伤症状,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很少受到反复出现的视觉闪回的冲击,而是在绘画、故事和游戏中重复体验创伤发生的过程。
也就是说,儿童往往在放松的状态下重复创伤体验,如入睡前后、看电视时。而且儿童在游戏中还会出现重复主题的游戏,以此来再次重演或实现宣泄的目的。因此家长可以采用游戏活动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比如玩偶游戏,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幼儿到学龄期的女生。这个游戏跟假装游戏类似,就是让孩子用玩偶来再现一些场景。
从一开始他是在表演 「别人」的故事,到后来他会演出「自己」的故事。通过游戏,他会将被压抑的情感和冲突转移到玩偶身上,也可以慢慢获得治愈。
绘画疗法
你也可以使用绘画疗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完成。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画画。
他可能会不断地重复画出相同主题的画,这是他在表达他们内心世界,也是一种情绪宣泄的途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绘画。
让孩子描述伤害发生时的真实视觉经验,把当时的情形用色彩、线条涂抹出来。
比如,你可以说「宝宝,你觉得他说完那句话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颜色的呀,你从这些蜡笔中选一个颜色,画出来好不好」。
然后,帮助孩子在画上写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帮他梳理、定义当时的情绪。如果孩子不能表达,或者变得更焦虑,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表达。
第二步:如果孩子愿意,你可以让他结合他的画,说说自己的感受。
重新聊聊给他带来创伤的这件故事。孩子的描述不一定是真实的,他可以自己随便的创造,甚至重新给故事一个新的结局也可以。这个可以引导儿童展现他们潜在的恢复力。
第三步:让孩子再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主要看孩子是不是恢复了认知的逻辑,并且是不是会提到受创故事的内容,即是不是面对了并且可以稍微整理。
绘画疗法简单说来就是:让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疏解自己的情绪,然后结合自己的画谈故事的时候,重新梳理这件事情,建构起自己的认知。
你不用过多干涉,只要陪着孩子,跟孩子一起聊聊画,谈谈感受。
3. 对孩子的长期教育
专业人员的介入
那么,什么时候你才「需要专业人员介入的情况」呢?这样的情况是指,你需要寻求专业的治疗。
这是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需要有系统化的知识和训练才能帮助到受创伤的人,而且不建议你在家庭自行操作。
主要的步骤有:
第一步:让家长对治疗和孩子的情况有一些基础了解,便于后续治疗的开展。
第二步:教孩子各种放松的方法,如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渐进肌肉放松和思维停止训练,吹气泡、听音乐、体育运动、唱歌等。
第三步:帮助孩子表达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接下来,让孩子意识到不好的事情发生不是因为他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用发展的思维来看待这件事。最后才是暴露和治疗。
说了那么多,其实总结起来,所有的创伤前教育和创伤后安抚都围绕两个关键词——安全感和控制感。
经历了消极生活事件后,在儿童眼中,世界是可怕和不可预知的,他们因此失去了安全感和控制感。在对儿童PTSD的研究中,帮助儿童获得控制感是实现干预目标的基本条件。
儿童在游戏中重演现实生活事件,游戏材料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他们可以改变事件本来的面貌,在此过程中他们战胜了无助和被动的感觉。
在父母提供与陪伴下的安全环境中进行游戏活动,能让他重新感受到安全感与控制感。
因此不论是为防止创伤事件发生对孩子进行的教育,还是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引导与陪伴,都与这两个关键词密不可分。
父母、家庭的支持
另外,父母的支持在孩子的创伤回复中,特别重要。简单说就是,创伤恢复的基础,在家庭。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1)跟孩子建立并保持亲密关系。
在孩子遭受虐待的过程中,往往施暴者会告诉孩子,保守秘密、不能透露,并且会在面对成人的质疑的时候,施暴者撒谎、掩盖并且将责任撇开。
要能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困境,在于孩子得先愿意第一时间来找父母。所以基础是,要真正让父母和孩子搭建信任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记得要跟我说」。
很多时候,关系往往是在平时的相处中搭建起来。让孩子抱有「父母永远是我最可以信任的人」的想法,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陪伴来实现。
(2)把亲子交流作为日常,让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
虐童案出来后,我看聊天记录,也有很多家长在惊呼:
「难怪近期我孩子一直喊痛!」
「难怪我家孩子突然不肯上学了!」
「难怪我家孩子每次说到学校都在哭……」
这些「难怪」背后的含义,其实是父母并没有好好听孩子说话。
孩子的大脑水平发育并不完善,所以无法做到像成人一样,根据事件程度来调整自己的说话的频率和模式,为事件的严重程度分级和下判断。
往往孩子的困扰和困境,都是通过无意识、或者平常的聊天里吐露出来,所以让孩子养成主动吐露意识,让交流成为日常的仪式,让孩子的每一次对话得以倾听和重视,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
你可以仿照家庭会议的形式,比如每天可以在吃晚餐全家聊聊天,或者晚上散步途中,问问孩子一天中遇到的好的和不好的事情,聊聊讲出来自己的烦恼和不愉快。
刚开始如果谈论情绪有点放不开,就商量下全家接下来去看一场什么电影,下次旅行想去哪里玩,下周去逛哪个公园等等,你也可以自己分享自己的情绪。
渐渐地,孩子习惯了这种全家人一起交流的形式,就会很容易参与进来,自自然然地跟大家聊天。
别看这个模式很简单,看起来和虐童案的预防毫无关系,但其实不然。
(3)建立界限意识。
让孩子及早建立界限意识,同时告诉孩子:「不管是语言暴力、精神虐待、还是身体上伤害和侵犯,只要是让你觉得不舒服的,都要大声说不」。
Part 5 与创伤一起生活
最后,我想说的是,创伤其实很难完全避免。
有一位创伤心理学家指出: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感觉,认为我们是躲在有保护作用的神奇泡泡中游走这个世界的。这种想法将这个世界塑造得相当稳定而可预测。意外事故、有生命危险的疾病以及灾难并不会侵入我们个人的神奇泡泡。假如它们真的侵入个人的神奇泡泡中,将会使我们对自己、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生存的方式进行一次全面的重新评价,在生命最不舒服的情境下进行自我重新审视,将是痛苦、耗费时间与慌乱困惑的。」
危机的发生打破了人们庇护于「神奇气泡」的感觉,造成了失控,从而引发各种不适反应或问题。
但他们提出来,「处于不安状态的个体的内在某处存在着一股健全的生命力量,具有更高层次的运作潜能。你所要做的是协助清除这场危机所制造的碎片,以及发掘出那保留在底层的生命力。
你不是一个必须去救援个体的救难工作者,而是只需伸出援手,协助那些烦乱不安的人们恢复生活的平衡,并且靠自己持续走下去。」
人在气泡消失面前总会显得格外渺小,却又不得不直面它所带来的痛苦。
孩子的受伤,对于父母来说比自己受伤还痛苦,我们在安慰孩子的同时也在安慰自己。
创伤、痛苦会随着时间淡去,但可能不会完全消失。虽然创伤可能不会消失,但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创伤也会给我们带来成长。
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些生过一场重病或者经历交通事故的人,经常会说一句话「我现在都看开了」。
甚至他们的性格也会发生一些改变,他们会变得比之前更加乐观、富有同情心、更加坚韧,日常的小烦恼好像对他们不能造成不开心的情绪等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心理学上称之为「创伤后成长」。
万一遇到了创伤,我们要做的是 和孩子一起,去恢复生活的平衡,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安全感,带着创伤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成长,持续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