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疚到早醒。
套用西尔斯医生书里的话来说,我家小喜乐属于高需求宝宝。所谓高需求宝宝,就是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在婴儿时期会表现的很安静。他通常反应强烈、充满活力、需求不断。这样的宝宝,在心理上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与关爱。
昨儿是先生年后上班第一天。头天晚上就告诉了喜乐这个事实;并且顺带跟他说,不久的某天妈妈也会白天不在家,但妈妈会一直想他,妈妈晚上回来,会好好陪伴他;告诉他妈妈上班后的白天,外婆会和他在一起。外婆年纪大,来家里是客,让他懂事听话,不要欺负外婆。
他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一早上都安安静静,好多次他不出声在发呆,不知道小脑袋里是不是在消化我跟他讲的话。上午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很意外、很顺利地把繁杂的家务都做完了。
中午喂好奶,陪着他小睡了一小时左右,醒来后仍是24小时贴身陪伴。给他做操、抚触按摩、身体护理,玩各种玩具,念书讲故事,陪他说话......当然,中间我也会穿插着听听罗胖,听听音乐,听听调频收音机,或者刷刷微信帮自己调剂缓解一下。
下午3:00,奶睡半小时后醒来,他对着我笑,拉着我的手看床头婚纱照,然后左顾右盼,发现爸爸不在,咿呀了几句,耐心的等了等(他以为爸爸会像春节时候一样,每天都和妈妈一起在家陪他。通常这种起床仪式只在早上才有,由于阴天,睡醒后大概误以为刚天亮,所以下午又来了一次起床仪式),见爸爸还没出现,又回头拉我的手,示意我像平时那样喊爸爸过来。我说爸爸上班去了,要傍晚才能回来。在他委屈的表情几欲爆发得刹那,我拿他最爱的木偶玩具给他,顺利帮他转移了注意力。
傍晚18:00这顿奶之后,他又开始表现异常,各种不耐烦、哭闹,抱着哄也不愿意,换了纸尿裤还不乐意......直到他爸回来。
晚饭后,差不多19:30,他还不睡。过年前如无异常(比如猛涨期、肠绞痛)他都是18:00吃好,睡到20:00,再吃一顿,睡到24:00或者凌晨1:00再吃再睡。那时候忙完一天,我至少晚上还有几个小时可以放松放松,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可昨晚的高潮就从他不睡开始。按以往的经验判断,他大概想睡,但有点入睡困难,爸爸就试着抱他哄睡,可他不干,又挺身又蹬腿,反应很强烈。我们又一起很负责地帮他检查了衣服有没有穿太多或者太少,衣服里面有没有线头或者其它东西让他难受,检查了尿不湿要不要换......以及又喂了20:00那顿奶。结果他小睡了不到10分钟,扭动着身体抓着头揉着眼睛又把自己弄醒了。我抱他起来拍了拍嗝,放下他。他对我微笑示好。亲了亲他,给盖上被子,再拍一拍,让他自己睡,他就开始嚎啕大哭了。以往他睡不着,最多哭不超过5分钟就自己睡了。可这一哭,我们陪着,中间抱过不让抱,突然间让我们失去了方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需求没满足。那个撕心裂肺的架势,恨不得把自己嗓子给喊破。被他哭得心疼,又苦于找不到原因,加之疲惫,我一下失去了耐心,把他放下并说:你可以再哭大点声音,妈妈管不动你了! 转身扬长而去。他觉得我生他气,嗓门果然又提高了8度!
二十分钟后,爸爸终于也因哄不住他,尝试出了卧室,期望他在没人的时候能自我安抚。可心里哪儿放得下,我和他爸时不时趴门缝往里瞅,他依旧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也来了气,扬言要把他退货,塞回肚子里,佯装着坐沙发上眼不见心不烦的淡定看电视。可忍不了几分钟,又把电视一关,自己也哭了起来。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得体贴父母!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都是天使宝贝吃了就睡?他这样没理由的哭闹把自己哭坏了可怎么办......爸爸安慰了我几句,又回屋把他抱起来哄,这一次安静了,时间也到了9:30。
2
我稳定好情绪,洗漱完,回了卧室。爸爸抱着他,他安静了却还没完全睡着,时不时委屈得抽泣,像个大小孩儿。
我铺好床,又刀子嘴豆腐心地唠叨不满了几句,随后又把他抱过来搂在怀里。他爸小声跟我讨论:我想了想,春节我们天天陪着他,他每天都很开心,今天我上班,你说下午他找过我,说明他还是有点不适应爸爸妈妈不在一起陪他,我回来以后他一直对我笑,你在旁边吃饭,他一直看着你,我发现那时候他不怎么活泼有点困了。你说他下午睡得不多,我呢就光想着让他早点睡,你呢就关注他睡觉规律不规律,但我们都忽略了一点,他希望爸爸妈妈一起陪他玩一会儿再睡,他希望和爸爸妈妈亲近一会儿再睡,这就是他的需求。第一次把他放小床上,他大哭不肯睡就是这个意思,你对他表达不满,他继续大哭是真委屈了。
想想他一整天的表现,我也恍然大悟。此时他在我怀里又委屈地抽泣了几声。我顿时恨上了自己,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滴落在他的脸上,他好几次睁开眼睛看我,又困顿地睡去。孩子就是孩子,忍着疲倦去等待,只为了与父母亲近的那几分钟。我却用大人的思维方式扼杀了他的期待与依恋。
我搂着他跟他道歉。抱了好一会儿才说,妈妈要把你放到床上了,今天妈妈还陪着你睡。放下那瞬间他睁开眼看看我,伸手抓住了我一根手指头,然后沉沉的睡着了。
清晨6:00。他醒过,依旧对我微笑,大眼睛依旧弯成小月亮。我亲亲他,他也侧过脸,撅起小嘴碰碰我的脸。他忘记了隔夜仇。
终于理解了这句话:天下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父母。
新手爸妈,带娃的路上,还需修炼,还需成长。
简然说-育儿小结
里昂先生总说我是那种,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必定认真的人。认真到一丝不苟,认真到会把生活中许多事情当作program去走流程:写计划,做预算,分类对比,开研讨会,研究可行性,并且行进中不断修正完善不足。
我还是那个理念:人生贵在体验,酸甜苦辣咸都体验一把,越彻底才越好!而且你所有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日后都会成为对他人而言,最美好的祝福,何乐不为。
近来最多的体验就是养孩子。说来也养了快4个月。忙碌间歇,看书、上网恶补了好多育儿常识。面对一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繁杂知识,曾一度迷茫不知所措。
比如,关于哭闹与睡眠的理论就非常庞杂。其中有2套相悖的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说,不要让孩子养成抱睡的习惯,如果他哭就让他哭会儿,哭累了自己就会睡了,不然一直抱睡你会累死......然后引出一套睡眠训练方法。
另一说,6个月之前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最佳时机。婴儿不会说话,他只能通过“哭” 这唯一的途径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父母不安抚不怀抱不亲近,听之任之,孩子的安全感会很差,并且延续一生。譬如成年后,会一直在别处寻求安全感,早恋就是这时期没过渡好的产物。
我不想一杆子打死任何一种理论。所以两种方法我都有亲身实践。
第一个理论,亲朋好友善意推荐得最多。我不知道大家有几个身体力行过,还是仅仅道听途说,断章取义。实践过程中,我碰到了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那个“哭一会儿”是哭多久?如何把握那个度?因为哭得太过了,呼吸系统是得到锻炼了,可脐疝气可能就哭出来了。有朋友就因用此方法,最终爆了粗口骂了娘。最轻的情况,因为哭泣用力,出汗导致发湿疹,也不是没有的。
2)吃喝拉撒等基本需求外,婴儿猛涨期、肠绞痛等诸多情况也会哭不停,当然还有别的需求没被满足的情况(比如昨晚小喜乐想和下班的父母再玩一会儿的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以及一颗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的同理心,可能会误会孩子,而只顾一味训练、做规矩,这样孩子心理上不会不存在伤害?
3)误解抱睡。抱睡不是一直不撒手没日没夜一直抱着睡,很多老人非常喜欢这样,以至于孩子被宠坏放不下。其实,真正的抱睡是抱着哄睡着再放下。放下有许多技巧和方法,这需要针对自己的孩子不断开发并升级版本,因为聪明的孩子总会在你使用一两次以后就把它破解。
4)睡眠要进行训练多久才能见效?见效快的话会不会有反复?会不会对幼小的孩子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见效慢的话,比如半年甚至到1岁,我还有没有必要去训练?随着年龄增长,不训练会不会也好起来?
两个理论,从字面表述上来看,“怕累死” 这三个字显而易见,第一个理论更偏倚大人的角度,第二个则更关注婴孩身心健康的成长。
在那么多不确定因素以及疑问中,我中断了第一个理论的实践,寻找到第二个理论。
我开始非常及时的对小喜乐的哭闹做出反应,饿了给吃尿了给换不舒服了抱着安抚。反应快速,无一秒延迟。他的表现是哭闹减少,并且随着月龄增长越来越少。父母的快速反应,让他觉得,这对照顾他的父母值得信赖,他有了强烈的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下,他偶尔的难入睡,抱着哄哄,只要睡熟了,方法得当,都能放得下。孩子开心了,父母也轻松不少。更不用担忧潜藏的心理问题。
对那种怕累死自己的父母,我很想说,你抱自己的孩子也就这几年,大了,TA们未必还让你抱,有得珍惜且珍惜。
如果以后有人问我育儿经验,我会告诉TA,你会看到、听到很多背道而驰的育儿理论,他们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孩子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即便同一个孩子,还有不同的生长时期。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变化都不可能被某一种理论搞定。摸索然后去发现,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最正确的。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经验,但我负责任的告诫你,请辩证的去听去理解去分析去运用。
有人让我多点解释,什么是高需求宝宝。请自行度娘文章:《夜醒、恋奶、敏感,高需求宝宝的11个特征》。
如果觉得还想了解更多, 良心推荐去读《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20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