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计划“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研讨小组第5次活动总结
小渡 甄 捧
2020年12月26日下午2:00,我们的第5次活动在学校录播室进行,场地的原因我感觉很亲切。录播室环境好,隔音效果佳,灯光似乎也格外柔和。
今天我本想提前20分钟到达,可是仍然没有做到。当我提前10分钟到门口时,刘苗已经等在那儿了。我很感动,每次都有伙伴早早地来协助我进一步布置会场。
放着音乐,我们围坐一圈,邻近的伙伴小声地交谈着。这次仍有两位组员迟到,不过最终大家全到了。12位组员坐于眼前,整个场似乎更有动力了。
为了让大家很快地投入进来,我带领组员们做了按摩操,活动开了之后,我们正式步入主题。这次的主题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及对策”,简短的开场后,我邀请组员代表分享一周的思考和体会。
有的伙伴分享了她给孩子颁发“2020年度最美少年制作奖”,有的伙伴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积极行为,例如在特殊的节日给孩子送礼物,孩子惊讶的同时高兴的不得了……这次的分享都是组员们自发的,她们很积极,似乎是上周的作业“积极行为训练”分享起到了作用。
紧接着头脑风暴环节,伙伴们在10分钟内说出自己看到或遇到的青少年心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或现实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作为带领者,我看成了头脑风暴青少年心理问题,现在总结时我才意识到跑偏了。不过我也从另一方面有所得,伙伴们纷纷说问题,我在黑板上记录,一共写下了18个困惑家长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在这一环节我没有把控好,有的伙伴说问题,我在记录时有的伙伴就聊起天了。几次我想把大家拉回来,却没能安静下来,不过始终有伙伴风暴出问题,直到10分钟后我们安静下来。看黑板上记下的问题,我让大家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三个问题,大家选择了早恋,网络游戏成瘾,压力大。我问大家先研讨哪一个?大家一致性地选择了网瘾。
我要求大家先静下心来,用两分钟时间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案。之后,邀请急需解决此问题的家长分享自己孩子网瘾的情况,以及家长都做了哪些积极的努力。有三位家长迫不及待地分享之后,我问都有哪些孩子不玩手机,只有一位伙伴举手,她笑着说孩子追剧。我邀请玩手机少的孩子的家长说说建议和自己的做法,以达到互相交流研讨的目的。
接下来我分享了我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做尝试与努力。一是时间问题。孩子为什么玩手机?因为他有时间玩,没有多少想做的事,他不能很好的对时间管理。此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玩手机的时间,比如周一至周五玩20分钟,周六和周日玩1小时。慢慢规范孩子,毕竟孩子已玩上瘾,一下子不玩了不好实现,可以先从少玩开始,从限时开始。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有其他的兴趣,他就不会依赖于手机了。三是允许他与好朋友出去玩,孩子一旦外出玩惯了,手机自然就会放下。因为与人玩儿还是更开心的,这也提示父母要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内心需要。可能他只是觉得无聊,可能他只是想体验一把,没控制好就成瘾了。第四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习,孩子现在的身份是学生,他以学习为主才是当下最该做的。
之后我引导伙伴们对问题分类,让大家意识到看似很多问题,其实也就三类问题。那就是发展性问题,人为的问题,突发性的问题。我们遇到问题后先要静下心来,以积极的思维应对,看清楚是哪类问题,用相应的策略解决。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进行咨询演示,取而代之的是我给大家讲了咨询中要注意真诚的技术。之后我布置了家庭游戏作业,我们一起拍照合影,一切就在场的推动下顺利完成了。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我总体的感觉是:方法总比问题多。在期间我也有担心,比如在大家提出要研讨网瘾的问题时,我就没有思绪。我怕自己不能给到大家好的建议,我怕丢面子,不过后来我接纳了我的困惑。接纳了当下的自己,我反而有了思路。没有人是问题解决专家,我们只不过是换个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