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一位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有这么一个家庭,妻子和丈夫结婚十三周年,周年纪念日妻子做好了心型牛扒,准备给丈夫已一个惊喜,但丈夫下班回家之后确是抱怨,说神经病,搞这种。晚餐后妻子想要丈夫与其一起洗碗,而丈夫与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于是妻子向儿子抱怨道“吃完饭就知道看电视,不写作业”。儿子聪明,回应道“你明明是抱怨爸爸,却说我”,随即走向房内,砰地一声关上房门玩游戏。妻子走到厨房哭了,觉的委屈。
听的时候,感受到委屈这个词,这个妻子委屈吗?委屈,丈夫和儿子都不理解,不理解自己的心酸和想要的东西,不会给予安慰和支持,不明白自己的苦,而又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流泪。
与这个例子类似的情况之前我肯定听过,但是这时听却在此刻产生内心反应,因为我曾经也觉得自己有过很多的委屈,那种只能往自己内心吞咽的苦,甚或胜过黄连之苦。觉得自己不应该受此委屈,认为他人不理解,他人不人性化,哈哈!那时的我也许和那位妻子一样,心里觉得委屈着呢。
而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委屈的情绪的来源在哪里,除了事件本身,还有什么?
突然有一个词,钻进脑袋里,就是——自找的。
委屈来自于自己的处理方式,自己的一贯做法,自己的安逸,自己的一成不变。长期而来形成对外固定的应对模式,然而外在的一切却是不断变化的,当然自己内心的需求也在变化着。可是却赶不上要求的变化。应对不同的情境,如何处理,如何应对,如何化解,向内还是向外。
成长是一个好词,一直被人们说着,要不断的成长,成长呀。可是却没有具体到如何成长,需要什么养料才能成长,要学习什么技巧。像刚才那位妻子,如果可以学习夫妻相处技巧,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互动技巧,是否会好点。
如果我可以突破自己,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委屈,内心的理性可以再多些,不断反思调整的空间和改进的方式和技巧,时而把自己脱离自己,不要过多的强化自己是自己,是这样的自己,而不是那样的自己,给自己定型了,因为本来自己就会有很多个自己,这样是不是会更有意思,锻炼自己。
把委屈进行控制,改变委屈的处理方式,尝试看看,不知道会不会有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