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天才?
文 / 凉爽
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孩子告别幼儿园,踏入小学生的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他们以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
为了这个使命,家长们可谓操碎了心。
老师说要买XX书,买!
朋友的孩子报名了XX班,报!
隔壁领居的小孩十二点才睡觉,我们继续学习!
无论国家出台政策如何花式为小学生减负,孩子的书包重量和作业数量总是有增无减。中国式父母认为,学习就是孩子的一切。
一年级的孩子没有作业了?
2018年8月30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
12月7日,教育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起草《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
一二年级禁止布置家庭作业?没看错,方案一出,确实减轻了一二年各科老师的工作压力。但,苦的是孩子,焦虑的是家长。
“什么?老师不布置作业?没有作业可不行,黄冈小状元先来一套,课后再加多一个那个XX兴趣班吧。”
其实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老师们还是会让孩子课后读读背背拼音和字母单词的,一二年级正是学习拼音的基础,读读背背非常有必要。
学校课业的减负,带来的是家庭作业的函数增长。爸爸妈妈纷纷充当第二位班主任,自觉负责其孩子的学习与作业。
各种课后兴趣班、补习机构的日益火爆,背后是中国家长集体焦虑的函数式增长。“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政策似乎并不是好事。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国外更是如此。
有一些家长认为国外的教育是人性化的、科学的,甚至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一样需要非常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但国外确实存在一些相对宽容的教育课程,比如英国的一所公立小学,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课程科目各式各样。学校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比如体育特长、口语表达能力、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课后作业几乎全是阅读。这似乎是国内不少家长都羡慕的国外教育。
国内理解的美式教育其实也只能说是美国中产阶层的教育,而非顶级教育。父母认为孩子接触了国外的公立教育,享受精彩多样的学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有大量富余时间培养孩子的优势项目,没有过重学习负担,真正开始快乐学习,但却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下降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努力了。
学区房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美国社区同样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富人区和穷人区,中产阶级也有专属的一片区。基本上,孩子们只会和同一阶层的孩子一起生活、上学。
每年从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里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与全英国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相差无异。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英国私立学校,从而迈入高等学府。
但英国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不比国内的高考差,继续在公立学校里“快乐学习”下去,孩子根本考不上名牌大学。
英国乔治小王子在私立学校Thomas's Battersea 托马斯巴特西学校就读一年级。去年在学前班里小乔治学习了法语、计算机、艺术、音乐、戏剧以及芭蕾等课程,今年他将学习科学、历史、地理、数学、英语、体育、连笔书写、流利的演讲。
英国小学一年有三个学期,每一学期的学费是6110英镑,私立学校与平民化的公立学校收费不同,高昂的学费匹配的是顶级的教育资源。
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管理严格,作业量大,竞争也大。但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大概18万人民币)。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中全国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有个“三个数字4”的故事,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意味着想获得满分4分,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需要喝4杯咖啡。从幼年开始进行金字塔式的学习,多角度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和知识系统。实际上,这才是西方的精英教育。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以公立学校为主,阶级教育差异没有国外那么显著,前几年取消了高考加分的政策后,即便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更多的是看考试成绩,在公立学校里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教育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父母都有什么育儿误区?
一、低质量的陪伴
孩子在写作业,家长一边刷手机,一边监视孩子。给孩子玩iPad、手机或者看电视,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国外儿童学家提到,如果孩子们在其很小年龄的时候接触科技,他们也许会不再有想像力和创造力。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二、不注重体育锻炼
美国人注重体育运动,不仅为了强壮体魄,还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奋力拼搏向前。
防控近视不仅仅只是控制作业量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引导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护眼。
最后,用爱德华谈如何教育儿女的话作为结尾。
“我有很成功的孩子们,于是人们总是想仿效你的模式,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育儿方式。”
“为人父母,我只能说,你的确可以为子女安排你想要他们过的生活,但这不一定就是他们想要的。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
没有完美的育儿方法,只有最适合孩子的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