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假课文”事件在教育群里引起轩然大波:一篇早在八年前被证实为“假课文”的文章依旧被编入当今小学语文教科书之内。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流传。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 ,《爱迪生救妈妈》,课文主要说的是,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上医院来不及了,必须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想出了镜子聚光的办法,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的教参都没有注明文章的作者和来源。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
这是科学性的错误,另外配图错误(从孙膑时代有轮椅,宋朝知县着紫衣,战国初期有葡萄),常识性错误(月球上能看到长城,美国地震时间反复修改,韩愈只活15年)汉字书写错误比比皆是。
其实,不仅是这次“假课文”帖子引起人们的关注,每一次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动,某一作家作品的更换都能引起人们的热议,由此可见,公众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对优质语文教材的期盼。
那么假课文之灾到底有多严重?
首先,有些假课文错将语文当作是思想品德课、表演课,对文章思想挖掘过度,严重偏离了语言运用的目标。
其次,因为假就脱离了热乎乎的事实范畴,几乎是以榜样之名行欺骗之实,尽管出于好心,然而好心不能打包一切。
另外,文学创作虽然高于生活,但课文失真,确实也反映了编者治学的不够严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育的神圣不容亵渎。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是洁白无暇的,你给他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如果为了某种教育,而给他假大空的内容,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么就是胡说八道,要么就是言不由衷,这与教育的要义似乎是背道而驰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国家的语文教材:
美国:语文课更像是阅读分享课。曾主张学生只该读“精华读本”的英文文学教授马克就表示,学生读《哈利.波特》还是狄更斯都无所谓,关键是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
法国:语文课长期被等同于文学教育。16世纪至20世纪的经典纯文学作品,尤其是法国的经典小说、诗歌、戏剧,都是法国中学教师热衷选择的教材。从巴尔扎克到雨果,从拉丹封到拉伯雷,另外,法国还把电影也引入文学课程。
德国:通过语言学习来认识世界和自我。在“不吃饭就在思考”的德国,对语言的学习的重视程度高于数学。除了文学,选取教材时更多地加入展现社会阴暗面的内容,例如种族歧视、违法犯罪等,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释社会现象。他们还涉及地理、历史、生活常识、心理、人文等等。德国学生不是为了语言而学语言,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学习语言来认识世界和自我。
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的分量在减少,但事实是鲁迅在课本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那是因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决定的,更是鲁迅对一代代青年精神上的引领决定的。
今天的青年,遭遇的是一个“小时代”。他们或许有一个“小爸爸”,但“小爸爸”并非真正的父亲。青年们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父亲,一个勇敢无畏的父亲,唯有鲁迅能当此重任。鲁迅告诉青年,要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方,击退了可诅咒的“小时代”!作为一个旷代的全智者,铁屋中的鲁迅,早已洞彻了人心的隐秘与幽微: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了倔强地反抗,反抗绝望。
于是,在苏锡常镇这样一个小镇上,一所最普通的中学校园里,60后的我,向一群90后的青年开讲鲁迅。因为鲁迅,我们相遇,见证精神生命的延续。
但愿我不是一个假的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