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磅礴的阿尔卑斯山脉,在摄影师的镜头里由远及近,看不到它的边际,只能被它大气的美所震慑。山腰的一座小木屋,结实而坚毅,屋檐两侧塞满了滚圆滚圆的木头,这不是随便搭起来凑合着住的小屋,这是一个勤劳的主人精心为自己搭建的遮风避雨的保护所。大山里的小木屋,故事从这里开始。
主人公海蒂被姨妈德特带到小木屋的主人于力——一个外表冷峻不近人情的老爷子——海蒂的爷爷这边,要求今后由他照顾海蒂。因为海蒂的父母在她1岁的时候便双双去世,由姨妈一直带到5岁,而现在姨妈因要去法兰克福工作无法继续带着海蒂。于力一开始是拒绝的,他也不想带着这样一个小拖油瓶,海蒂无辜的被推来搡去,以至于到爷爷家的第一晚连正门都没进,在羊圈里抱着小羊睡了一夜。
小姑娘并没有因此怨恨爷爷,第二天早上爷爷递给她一勺新鲜的羊奶,她接过羊奶咕咚咕咚喝个精光之后,没有舔掉嘴角小汗毛占着的奶沫便满足地咧嘴对爷爷绽开笑脸的那一刻,不仅是爷爷,任何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被那一份纯真所感染吧。马克吐温说过“人类确有一件有效武器,那就是笑”,海蒂的笑,似乎是她接受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
在爷爷的应允下,海蒂带着爷爷准备的干粮,与村里的羊倌一起到山上放羊,并因此结识了她第一个最好的伙伴——皮特。野蛮生长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在阿尔卑斯山美丽的怀抱里,尽情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和羊群一起感受花草的触感,笑跳怒骂里幼童的气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皮特一起放羊的经历,构成了不幸的小海蒂幸福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幸与不幸总是相对的,失去父母、在山中小屋与被村人视为怪人的爷爷相依为命的海蒂,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不幸的,可是当海蒂在皮特家里看到皮特双目失明、因牙齿脱落咬不动硬面包的奶奶时,她回家轻声告诉爷爷“相比之下我们还是过得比较好的”,那一刻爷爷的心被融化了,所有观众的心也被融化了吧。抱怨不幸时会变得真的不幸,只有从不幸中寻找到美好的希望,才能让生活充满阳光。海蒂不仅安慰了爷爷,而且还一直善良地惦记着皮特的奶奶,当她后来在克拉拉家里做伴读时还不忘每次偷偷藏起一个软面包,为的是让啃不动硬面包的奶奶也能吃上面包。
故事如果到此结束那便不是故事了,同样人生也是如此,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的太阳哪一个先到。爷爷的经济条件和住处条件(山腰中的小屋,冬天下山不便)导致海蒂不能像同龄的小朋友那样到学校上学,姨妈德特得到大户人家泽塞曼家需要给千金小姐找伴读的事之后,便将海蒂从爷爷手中硬性夺走,带到法兰克福城的克拉拉身边。克拉拉是泽塞曼家唯一的千金,从小生活环境富裕,但却因失去母亲、且自己患病之后不能行走而性格抑郁、任性。当她接触到自由奔放的小海蒂之后,便很喜欢她,想让她一直留在自己的身边。而当海蒂在法兰克福最高的塔楼上四处张望,没找到心中的山,没找到爷爷的方向时,愈发思念爷爷,思念山中的生活。
这是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海蒂也喜欢克拉拉,可是她更加向往大山、想要和爷爷在一起,克拉拉喜欢海蒂,一心想要捆绑她留下,克拉拉觉得我对她这么好为什么她不为我留下。这种感觉很熟悉,我们在生活中不是也常常会遇到这种事情么,爱情、亲情、友情无不如此。常常听到父母会说“我们对你这么好怎么就是不听话”,或者听到情侣间的抱怨“我已经付出那么多你为什么不能听我的”,当情感变成控制,当占有欲变成束缚时,关系便渐渐滋生裂痕。人与人之间是互相被需要的关系,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只有以互相都很舒适的方式存在,才能更加自然温馨。就像海蒂回到阿尔卑斯山后,克拉拉的奶奶还带着克拉拉去看望她的情景,那种相依相伴才是人性里最自然的一部分。
海蒂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她这辈子都不能体会父母之爱,可是幸好她还有爷爷、皮特、克拉拉和克拉拉的奶奶。正如那句被说烂掉的话说的,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开扇窗。生活给了我们什么就要去接受什么,而且还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唯有一心向阳,才能温暖绽放。当然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威尔科克斯说“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
海蒂做到了,我们呢?也可以吧。
电影《海蒂和爷爷》2015年12月在德国上映,2019年5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改编自约翰娜·斯比丽的《海蒂》,约翰娜·斯比丽就在阿尔卑斯山边生活,这部小说是1880年她50多岁时为小儿子撰写的作品,曾被翻拍过多次,而且日本动画界的两位大神,高畑勋和宫崎骏,在1974年共同创造了一部基于它的动漫《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