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我在悦读】鹅芙
三期活动第28次打卡
书名:《思考,快与慢》
作者: 丹尼尔·卡尼曼
篇目: 第一部分 系统1 系统2 第一章
金句:
1.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2.想将注意力从不想关注的对象上转移开来也容易,去关注另一个目标即可。当人们太过专注于某件事时,就会屏蔽掉其他事情,即使是平时很感兴趣的事也不例外。
3.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你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通常情况下,这样也挺好的。
概括:人的思维有两个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系统1、系统2",系统1负责平时的本能行为让系统2处在休息的状态;系统2则是在需要深度思考的时候出现。系统1的本能和系统2的后天习惯练成,组成了你现在的思维模式。
篇目: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电影的主角和配角
金句:
1.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瞳孔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扩散,遇到更为困难的问题的时候扩散的更大。
2. 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技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人追求两类事物,一是生存,包括舒适偷懒,健康长寿,美食饮料,免于痛苦以及社会认同。二是繁殖,包括性和对后代的保护。
3. 如果人的大脑正处于冲刺的状态,就有可能(对次要信息)产生有效的屏蔽。前文提到的《看不见的大猩猩》一书的作者就是通过让观察者持续专注于数传球次数而对那只“猩猩”视而不见的
概括:观察心灵的窗户——眼睛里的瞳孔可以知道对方思考的程度;偷懒是人类的本性,因为我们习惯于用自动驾驶的系统1,万不得已才求助于懒懒的系统2;大脑高速观察,可能对次要信息视而不见哦。
篇目: 第一部分 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金句:
1.加快散步速度会完全改变我的散步体验,因为加快速度会使我的连贯思考能力明显下降。只要一提速,我就要注意逐渐加快行走速度,要刻意保持更快的速度,将一连串想法加以总结的能力便相应下降了。
2. 体验过心流的人将其描述为“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却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他们对这种状态所带来的愉悦感的描述非常吸引人,米哈里称之为“最优体验”。
3.将一些4岁大的孩子置于残酷的两难处境中。这些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是要一个随时就可以拿到的小奖励(一块奥利奥饼干),还是在充满考验的环境中苦等15分钟,然后得到更大的奖励(两块小甜饼)
概括:散步时加快速度会使思考性下降,相当于在争夺系统2有限的资源。心流会让你忘乎当下,去沉浸去要做的事情里!就像奥利奥饼干的延迟满足,能取得更大成就。
篇目: 第一部分 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金句:
1.就是你的系统1把两个词的简单联系看做真实的情况。人们一直都知道引起这些思维活动的机制是什么,这个机制就是联想。就像看到以下两个词:"香蕉 呕吐",在刚才的一两秒钟里,你一定想到了很多,脑海中浮现出一些不愉快的图像和记忆。
2.起初脑海中就有钱的概念的人比自己没有这方面联想时更独立,钱这一概念会滋生个人主义:不愿和他人在一起,不愿依赖他人,也不愿接受他人的请求。
3. 你的主观体验主要是由系统2决定的。启动效应来自系统1,而这个效应发生时,你根本就意识不到。
概括:联想机制就是在给你的系统2做暗示,而在你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让系统1来做出暗示下的行为。而且联想机制是潜意识并且伟大的,包含很大的想象空间。
篇目: 第一部分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金句:
1.熟悉感有着简单而又强烈的‘不可复返性’,这种‘不可复返性’似乎说明这种感觉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种直接反应。简而言之,当你指认一个早已见过的词语时,会感到更加放松。正是这种放松使你产生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2.系统1让人产生熟悉感,系统2依靠系统1产生的这种熟悉感来作出正误判断。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不断重复能达到认知放松,也能增加人们对该物的好感度。
3.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一篇名为“不切实际地运用华丽辞藻的后果:使用长句毫无必要”的文章中,他指出用浮夸的语言来表达熟悉的概念是一种智商低下、可信度差的表现。
4.在保证信息是准确的情况下,高质量的纸、鲜艳的字体颜色、文字押韵和简单的语言能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概括:之前见过或者不断重复的信息,让你下一次见的时候会有莫名的好高度,更容易去相信。鲜艳的字体、文字的押韵以及精简的语言更能增加信息的可信度。这正是系统1产生了熟悉感,由系统2靠系统1的熟悉感做出判断。
篇目: 第一部分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金句:
1.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若最后发现第二个申请人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就不会像看到第一个来申请的朋友那么惊讶了。只要情节稍有重复,一种新体验也就不那么新鲜了。
2.很多实验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会将许多事件及其续发事件看做有因果关系,而续发事件一旦发生改变,他们就会觉得惊讶。我们显然从出生时就对因果关系有感觉,当然,这种因果关系并不依存于理性思维,它们是系统1的产物。
概括:
情节重复,从第一次的意料之外到第二次的情理之中,虽然系统2知道实际上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系统1却会让大脑认为这是正常的事情。
人们面对世界都有“寻求解释”的倾向,我们本能地认为万物有因果。但是不能过分依赖因果关系,给自己不好的结果找借口。
篇目: 第一部分 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金句:
1.尽管系统2掌管怀疑和不信任的大权,但是它有时很忙,不忙时也很懒惰,总会擅离职守。的确,已有证据显示,当人们劳累或是精力耗尽时,更容易受那些空洞却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
2. 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做光环效应。
即第一次评分对接下来的所有评分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样的机制十分简单:在我给某学生的第一份论文打了高分后,再碰到有模糊或是有歧义的陈述时都会对这个学生手下留情。
3.“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的说法要比“手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更令人安心。同样,说凉菜“90%不含脂肪”要比说“10%含有脂肪”更具吸引力。深层含义都是相同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确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概括:当你劳累的时候,更容易受到信息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不利于决策。
光环效应就是一个人容易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刚开始的好的或者不好的因素会影响你之后的判断。
事例:就像我师傅今天(0605)和我说到:让我感受不好的一家设计公司,居然会喊我们去他们的周年庆。也许我对他们公司和人更多的想法,是我自己根据之前的事情赋予它的,我应该去想办法放下以及消解,按照对待正常设计公司一样对待他们。
篇目: 第一部分 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金句:
1.认为我们生来就具有判断的能力,只需瞥一眼陌生人的脸,就能对这个人的两点重要事实作出判断:他有多强势(因此存在潜在的威胁性);这个人有多可信(不管他的用意可能是友好的还是充满敌意的)。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吸引力是一种基本判断,不管你是否想这样做,这种评价都是不由自主进行的,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2.关于思维的发散性,有这样一个明确的例子:他被问及是否认为这家公司财力雄厚时,他想到的却是该公司令其钟情的产品。
概括:看到一个人的第一眼,机体自动开始评价功能,这都是不由自主的进行,在你心里定下了第一印象,而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想去改变就是第2系统在运行了。
被问到一个明星的时候,发散性思维你可能就是联想到他的作品以及他近期的一些活动。
篇目: 第一部分 第9章 目标问题和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金句:
1.大脑处于正常的状态时,你几乎对眼前出现的所有事物都会有直觉和想法。对一个人不是特别了解时,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他;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相信或者不相信一个陌生人;你没有作过调查分析,却能感觉到一家企业一定会成功。有时,对于一些无法完全弄懂的问题,你也总能作出答案,而回答的依据是什么,连你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2.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易作答。我把这种回答一个问题而绕开另一个问题的做法叫做“替代”。“如果你无法解决某个问题,就去解决另外一个简单点的问题好了——去找这个简单的问题吧。”
概括:有时候人就会出现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和想法;有时候可以用简单的问题代替难题。
篇目: 第二部分 第10章 大数法则和小数定律
金句:
1.相比于大样本,极端的结果(高发病率和低发病率)更容易出现在小样本中。在某个人口稀少的县,癌症发病率并非真的比正常情况更低或更高,只是这个县正好在某个特殊的年份赶上了抽样调查罢了。
2.我们常夸大所见事物的相容性和连贯性,相信通过有限的几次观察得出的结果,这一现象与光环效应紧密相连。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对某个人很熟悉也很了解,但事实上,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
3.对偶发事件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必然是错误的。
概括:小样本的正确率并不高,因为这是随机的,而且检测基数少。我们希望对所有事情都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因果关系,但其实对偶发性来说作出因果关系是必然错误的。
篇目: 第二部分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金句:
1.人们的判断明显受到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数字的影响。如果有人问你甘地死时年龄是否大于114岁,你在估测他的死亡年龄时会比锚定问题是35岁(死亡)时更高。
2. 我的直觉告诉我,锚定就是一种暗示。如果有人只是提起某件事,而他的话却促使我们去看、去听或是去感受这件事,此时的情形就可以用锚定来形容。
3.锚定值的受试者会选择性地让奢华品牌(比如奔驰、奥迪)的汽车最先出现在脑海中,而低锚定值则会使人最先想到一些销售量大的汽车品牌(比如大众)。
概括:生活中给予你暗示和参考的东西就是锚定值。锚定效应对人的影响非常严重,要时刻警惕各种场合出现的锚,不要陷入锚圈套,当谈判时对方抛出无礼的锚应该大喊大叫夺门而出,让对方知道如果以此数值为基准则无法谈下去。
篇目: 第二部分 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金句:
1. 人在60岁之后的离婚概率”或“(是否是)危险的植物”等。我们认为这种自问就是启发法。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从记忆中搜寻这类问题的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我们将可得性启发法定义为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2. 可得性启发法就是用一个问题替代另一个问题:你希望估测某一范畴的大小或某一事件的(发生)频率,但你却会提到自己想到相关实例的轻松程度。
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教授发现了一个利用可得性偏见的巧妙方法。他让不同组的学生列出改进课程的方法,要求不同组列出不同数量的方法。正如他所预料,列出较多改进方法的学生对这一课程的评价也更高。
概括:看到飞机失事,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这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改坐了火车,风险其实并没有真正降低,这就是可得性偏见。因为出现在自己生活里可得性偏见事件,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对他人的看法,但其实只是概率的问题。
篇目: 第二部分 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金句:
1.例:得病致死是意外死亡的18倍,但两者却被认为概率相等。
对死亡原因的估测因媒体报道而有所改变。报道往往偏向新鲜和尖锐的事。媒体不仅影响了公众的兴趣,也受到公众兴趣的影响。
2. 效用层叠是一连串自持事件,它可能开始于对相对次要的事件的媒体报道,然后会引起公众恐慌和大规模的政府行动。有些情况下,关于某一风险的媒体报道能抓住部分公众的注意力,这部分注意力进而会变成激愤和焦虑。这种情感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宣扬,会推动媒体跟进报道,继而会令人产生更大的焦虑,波及面也更大。
3.不同寻常的事件(比如腐肉中毒)会格外引人注意,人们常会低估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4.艾拉是种化学品,喷洒到苹果上用以调节苹果的生长周期并改善其外观。有报道称该化学品用量大,可导致大老鼠和家鼠得癌症,恐慌便由此引发。事件发酵证明:我们的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
概括:人们去评判一件事情,容易受到外界正面或者负面信息的影响,容易产生"概率忽视",易产生焦虑。而由公众传播和媒体的报道的效用层叠事情,更易引起恐慌。
联想:回想自己,对事情的评判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像明星以及社会上天灾人祸的报道,就容易产生公众和媒体互相的层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