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们被赶走了,秦始皇才不要管老儒生的规矩呢,马上叫人斩木削草,凿山撬石,从山南面开出一条通向山顶的道路。
到了山上,根据秦始皇的安排,就按照以前秦国祭祀规矩进行。
用土方铸一个祭坛,摆设一些祭具,然后对着天空默默祷告,最后不忘了在石头上再刻些文字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愿,就算完成封礼了。
因为封和禅是两把事,所以就另外寻找地方搞禅礼。
秦始皇的车队慢慢从山北面下山,差不多到一个叫作梁父的小山时,感觉位置不错,就决定在这里行禅。
然后,秦始皇又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并结合传说的一些办法,把一块平地打扫干净后搞一个祭祀就算完成禅礼了。
不管怎么样,封禅就这样搞完了。
虽然搞的是否准确不好说,但秦始皇自己满意就行了。
不知道是不是封禅搞得不准确,抑或是不合老天爷的意思。
正要下山的时候,山上突然刮来了一股无名阴风,把仪仗队的旗帜吹的乱七八糟。
接连又是几个大的旋风,直吹的砂飞石走,整座山都阴暗了下来。
瞬间大雨如注,倾盆而下。
山里面下雨和平原不一样,因为水往低处流么。
一旦下雨不但水会从天而降,而且山上的积水也会顺流而下。
那么多人,那么多车,那么多随行物品,在那半山腰,那个狼狈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候有人眼尖,发现不远处有五棵粗大茂密的松树,像个大雨伞一样支在那里。
这么好的去处,肯定是赶快把秦始皇这个老大的座驾推过去避雨了。
其他众人围成一团,将秦始皇的座驾围在中央。
做领导就是好啊,什么好事都要先紧着他享用,其实什么都干不成。
甚至有些领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天天坐在办公桌前盯着电脑屏幕不知道在看什么。
不是有报道说,某领导退休后火车票飞机票都不会买,整个残障人士都不如,无论到哪里都是累赘,他还自我感觉良好。
过去皇帝估计更是如此。
秦始皇座驾躲在那里,由大树遮风挡雨也算不错,只是偶尔从树枝缝隙中滑落的一些雨水有些烦人,不过也无关紧要,毕竟比在空地上要好很多。
这里要说明一点,下雨打雷大家还是要远离大树,特别小朋友千万别学习无知的秦始皇。
秦始皇那会还没有先进的科学常识,另外又是春天,所以躲在大树下问题也不大。
秦始皇躲在这么个好地方非常高兴,认为几棵松树救驾有功,当即封为五大夫。
其实哪里是这几棵松树的功劳,显然是左右随从照顾的周到才是。
但做皇帝么,有权有势,被照顾惯了,总认为别人的奉献是应该的。
正像现在很多达官贵人,这二代,那二代的,坐享其成,缺乏感恩之心,宁愿将钱捐给神啊鬼啊的,也不愿意做慈善,好像他的权和钱是鬼神赋予的,殊不知是来自于人民群众。
这样下去早晚被人民抛弃!
秦始皇这样封赏几棵大树,而对身边人的功劳熟视无睹,自然会引起大家不满,只是碍于他的权势没人敢说而已,一旦遭难,就难免墙倒众人推了。
后人应该汲取这个教训。
不久风停雨止,天色渐渐又亮了起来,大家收拾一下准备下山。
但秦始皇兴致不减,仍然意犹未尽,于是命人再写一些歌功颂德之词镌刻到石头上。
这里摘抄下来,供大家欣赏一下: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谨遵职事。昭融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大家不必逐字翻译诵读了,实在浪费时间,没有必要。
我抄来也是让大家大致了解一下秦始皇当时的心情。
即便不懂古文也能明白都是些自我标榜的话。
下了泰山,稍微休整一下,秦始皇车队继续向东行进。
反正每到一处总要留些锦绣文章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不久就到了琅琊山。
一提到琅琊山大家可能眼前一亮,好像有个热播电视剧叫《琅琊榜》,听说还要拍续集,会不会是这里呢?
其实因为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当时全国各地还真打起了历史笔墨官司。
在安徽滁州附近有座山叫琅琊山,现在还在,是个4A级风景区,他们自然就说《琅琊榜》写的就是他们那里,名字完全一样么。
南京一听不干了,安徽佬没文化,剧情描写的明明是金陵城,显然是我们大南京么。
山东人也不甘示弱,马上说这是写的俺山东的事,琅琊山俺这里自古有之,秦始皇都来过。
好吧,一下子就蹦出来三个地方傍大款,而且还都有当地历史学家背书。
为什么争得那么凶呢,无非利益使然,都想借着《琅琊榜》发展一下本地旅游业。
但究竟哪个对呢,我也不敢乱加评说,毕竟都是历史学家讲的么,搞得好像都很有道理似的。
古人呢,又不可能活过来解释一番。
大家各自拿着点有利于自己的蛛丝马迹争论不休。
搞得好像自己很有学问似的实在没有必要。
打着澄清历史真相的架势来教训人家就更不应该了。
你掌握的真是历史真相么,恐怕也未必,睡不着的时候自己也犯嘀咕吧?
倒不如用开放的态度容许人家对历史细节进行合理演义,再从中获得点感悟不是更好么?
好了,废话少说。
回头继续说说秦始皇登的这座琅琊山。
这座山可以很明确的说是山东的。
在这琅琊山上,秦始皇看到有座古台遗址,但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于是就问左右这是谁建造的。
当然这事也不算太久远,又比较著名,马上就有人上前回答说:
“回陛下,这台名叫琅琊台,是越王勾践建造的,主要为了方便勾践向海上眺望。后来晋国,齐国,楚国还有咱们秦国曾经在这个台上歃血为盟一起辅佐周室。从建造到现在估计也有几百年了吧,所以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
秦始皇一听来劲了,就说:
“一个小小的越王勾践就能够在这荒郊野岭建造琅琊台争霸中原,朕现如今已经一统天下了,难道还不如勾践这个家伙么。传我口谕,马上削平该台,重新建造,而且规模要比这个台大上几倍,以显我大秦神威!”
秦始皇发话了,谁敢不服从。
不过有懂行的人还是壮着胆子试探着说:
“陛下,这么大一个工程,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完成啊,不如我们先其他地方转转,让地方上从长计议。”
秦始皇一听就火了,怒道:
“什么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就这么个小破台子啊!朕亲自在这里督造,难道还不能完成?”
接下来谁还敢再磨叽,马上着手安排开干。
当然秦始皇不会自己动手干,身边的大臣和地方官也不会,这就又苦了当地老百姓。
一万人不够,两万人,两万人不够,三万人,人多力量大么!
又加上秦始皇亲自督造,没有人敢偷懒,这效率自然也比平时高很多,三个月就完成了。
所以现在的领导都爱说“没有干不到,只有想不到"。
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说还是有点道理的,不过代价也肯定很巨大。
如果没有考虑好代价和产出的关系,即便做到了又有什么好处呢?
还是认真分析论证,科学决策比较好。
这瑯琊台基础就有三层,每层高五丈。
台下面可以容纳好几万人家居住,非常宏大,极为雄壮。
秦始皇看了自然也非常满意,这一满意就会皇恩浩荡。
于是就奖赏这些苦工,直接安排这三万苦工各自将家人迁过来居住,另外免役十二年,看守这琅琊台。
既然琅琊台建造好了,秦始皇费那么大精力督造,总不可能建造完就走啊?
首先按老规矩,让人写点东西刻在石头上,至于刻了什么我也不说了,反正还是陈腔老调。
那接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