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孩子不是天才,大多数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也会经历很多挣扎与冲突,而现实总不能两全,比如,如果有机会选择,是让孩子选择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还是用自己的成长带着孩子打拼?
你会怎么选?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同样风险重重,但我现在的答案是:细心观察,孩子通常会自己选当下最适合他成长的环境或者监护人,就算有石块压着,一颗种子也懂得避开石块,找到可以生长的缝隙,这就是新生的力量!
而戴安是没得选的,她作为天才的生命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使命,而这或许也是戴安灵魂的选择,但有那么几件事,也证明着她依旧在努力寻找出路,比如她的初恋与私奔,还有与一个渣男未婚生下孩子,顺利的传承了天才的基因,并把孩子带到舅舅家里然后选择自杀,她的生命没了选择,如同佩珊说的自杀是保护真我的最后防线,而因此让玛丽有了选择的可能性。
课堂上印象深刻是几个点
抑制性客体:
母亲不能移情性地与儿童接触,她们的反应大多建立在自己的内在幻想、自恋需要和神经症性冲突的基础上。母亲将利用孩子来维系她自身的某种东西。一个抑制性客体的孩子,有一个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首先就是应付母亲的心情。如果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当前的任务,他们也仅仅是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气氛,在其中他们可以开始自己的生活。
佩珊在抑制性客体中更深的呈现了破坏与报复之间的关系,戴安用毁灭自己来实现对母亲的报复,而玛丽在破坏与攻击性的反复验证中,而舅舅提供的抱持环境让她并没有报复,反而更加坚信了对方爱自己。
医院一幕
玛丽的被抛弃感一直伴随,孩子在娘胎就无条件的接收着母亲的潜意识,母亲的情感发育水平低,她其实并没有养育孩子的能力,也无力承担,所以孩子也需要一试再试,而舅舅也提供了这样的体验氛围,比如去医院看新生儿降生,在日落的时候两个人的交流与对话等等,佩珊ppt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孩子只相信他体验到的,道理变成体验,对孩子才有意义。
第二代天才玛丽在舅舅的抱持环境,爱与支撑之下获得更健全的心智成长,而到了某个阶段,孩子的天赋也逼迫着舅舅修通内疚感,面对成长中的阴影,佩珊ppt中这么说:
“内疚和补偿这个黑洞一直存在于Marry的教育中,一开始的Frank有坚持也有挣扎有不确定感,他不确定他坚持的方式是否是对的,是否会毁了Marry。他希望Marry不要向Diane一样再次死在“天赋”下,甚至希望她就像一个正常的小孩一样生活就可以了。所以他在Marry的教育中,对天赋是有回避的。这种回避正导致了他们在抚养权争夺官司中的妥协。但正是这样的分离,最终让Frank和母亲摊牌夺回了Marry的抚养权。”
在若水组的讨论中,平丹提出,舅舅是否需要重回大学做教授,给玛丽找一个舅妈,然后给玛丽买一台钢琴?小伙伴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要!”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放弃与回避无异于避世修行,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不是推动,反而是障碍,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资源让他发展,而那个爱的环境已经内化在孩子的内心,这给很多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提醒,孩子总要长大,不同阶段提供孩子需要的资源,这也很深的考验着父母的动态观察能力,不同阶段对响应的定义都不同,而往往父母们容易僵化在某些节点上,这也真正显示了父母持续学习成长的意义。
思维型倾向的小孩
在张秀英的ppt中是这样描述思维型倾向的小孩:
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符号化的东西,比如语文和数字,这让孩子失去接触艺术的机会, 导致孩子丧失情感的活力,被高结果性和高功能性的目标导向困住。
由于理智思考的动机,或反思思维的统领倾向而导致的冷漠,与同龄人不能相处的孤独感(需要情感对于思维型的调和,增加思维型的人的世界里的丰富性。)
容易沉迷兴趣而忽视外界
他们聪明,犀利,从小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常他们的情感在艺术中更容易展现,但与同龄的孩子却格格不入,或者他们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这样的小孩对养育者的要求极高,他们常常“挑衅”养育者,质疑父母所说的东西,对父母的开放度有更高要求,他们需要小伙伴式的亲子关系,但同时他们更需要你能够真的有能力令他信服,他们会对父母的爱一试再试,且他们毫不客气使用客体,会想这些特质,发现思维型的人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但同时也发现自己需要调整视角重新了解自己的小孩,才能真正给予他关怀以及必要的资源,而不至于遭受太多折损。
李瑛的讲解中把几次庭审的内容以及中美两国在抚养权方面的区别,做了很细致的交代,很长见识。在整个课程的讲解及故事分享中,深切感受到一个讲者状态带来的感染力,这需要更深的情感卷入,与听者更深的互动,这也是这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