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家庭塑造出来的,也许年轻的你还没有意识到,但是当你成为了别人的伴侣,成为了父母的时候,你会清晰地看到父母的影响。我们都是家庭的翻版,不自觉的成了跟父母一样的人,即使我们讨厌那样的人,我们也终究在讨厌中成为了那样的人,我们决定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却又不知不觉成为了那样的人。
那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呢?
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三角关系组合:父亲(丈夫)、母亲(妻子)、孩子。在家庭的磨合中,这三者建立了适应彼此的相处模式,形成了最初的基本三角关系。这个基本三角关系最稳定的状态就是每个成员保持好自己的界限,既要融入集体,又要保持自己;每个人不依赖于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人比规则重要,每个人都是独特平等的;沟通是透明、直接和一致的;规则是有弹性,可变通的。然而现实是通常这个三角关系是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稳定状态,因而对孩子造成了诸多影响。
界限不清的影响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家庭成员之间界限缺失就会造成卷入,分不清到底是自己还是他人。 这种缺失特别容易发生在孩子和母亲身上,就是母亲和孩子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宛如一人,即共生。做父母的界限不清,就会做很多事情来阻碍孩子的成长,这些缺失界限的行为包括:
过度指责与抱怨
(1)要求孩子“听话”,一旦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权威的父母就拿爱来要挟孩子:你要听话,不然我就不爱你,至少我不让你感觉到爱。这时候的孩子只能牺牲自己的意志力,满足父母的要求。
(2)提出过高的要求,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标准来活出父母的人生。这时候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非常高,希望他能优秀,对他百般挑剔,让他考满分。孩子只成了一个执行命令的机器。
过度干涉和保护
(1)溺爱孩子,替孩子活着,为孩子做了很多,仿佛自己在活孩子的人生一样,这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和自立的机会。溺爱淡化了父母与孩子的界限,孩子和父母都区分不出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对方的事,他们在生活上成了一体,本来属于孩子该发展的能力或该做的事,都由父母代理完成了。
(2)过度保护,这不能做,那不能去,冒险就等于危险,孩子的人生就被限制在父母可视的安全范围内。这时候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监控,让孩子失去了该有的探索和发展。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无能与依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序位的颠倒
在生物学上,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但是在心理上,依然如此吗?
在爱的问题上,有些父母会要求孩子来爱他们,满足他们,等着孩子来安慰,要求孩子照顾他的情绪。有的会依赖孩子做决定,很多事情自己无法决定的时候就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希望孩子可以为自己做某个决定,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是种尊重,实际上可能是父母自身没有意见而把责任推给孩子。有的家长自身就是软弱的,更是期待孩子来照顾。在孩子稍大点的时候就让孩子养家,挣钱给他花等。有的家长则带着恐惧来抚养孩子,害怕孩子将来不孝顺他。
谁是谁的妈妈、爸爸呢? 序位颠倒,也是界限混乱的一种。
过度疏离
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则会让关系过度疏离,让孩子感觉不到爱,怎么努力都无法引起父母的关注。让孩子从小就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是没人爱的。
低价值感的影响
当父母价值感的瓶子匮乏的时候,就会从伴侣和孩子身上索取,而孩子是最容易控制的人,因此就会被排在第一位。 当父母无法通过在其他地方获取价值感的时候,就会把精力倾注于孩子。通过为孩子做事,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个好家长。
然而,孩子却无论做什么都感觉不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他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是对的。他习惯把价值感建立在父母身上,以为只有他们高兴自己才是有价值的,只有父母喜欢的事情才是对的。长大后就会建立投射,只有别人高兴满意,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讨好的姿态就是这样形成的。
等级存在的影响
一个封闭的系统,本质上是等级制的,建立在威胁与奖励的模式基础上。也就是说,有权力的人会奖励他们认为积极的行为,而用惩罚威胁他们认为消极的行为。在封闭的家庭系统里,人们的选择受制于僵化的结构。僵化的系统规则决定了人们的选择。孩子在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时就会基于什么是适合系统的来做选择,而不是根据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来做选择。
如果父亲在家里的权力非常大,孩子就必须牺牲自己的意志、意见、想法而听从于父亲,以此适应家庭系统。母亲如果非常脆弱,经常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无能,孩子就要牺牲自己的脆弱、童年,来承担起家里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并且不允许孩子过问,孩子就会学会对任何事情都不闻不问,牺牲表达的权利来适应家庭系统。如果家庭对孩子要求不能哭、不能脆弱、不能说谎等,孩子就会牺牲真实的自己来顺从家庭要求。
处于劣势的人会对自我的界定依赖于强势人的规条而定,他们都按别人的期待生活,如果达不到别人的期待就会感到焦虑,认为自己什么事都无法做对,觉得自己很糟,看轻、忽视自己的感受,逐渐失去自我认同。
沟通不良的影响
不健康的家庭里的沟通则是隐晦的、猜测的、不核对的、不一致的。 萨提亚认为,在功能不良的家庭里,沟通主要有这些不健康的现象:
(1)间接和模糊的沟通,而且很少得到澄清。功能不良的交流者谈到一个体验时,可能说得不完整,歪曲或者进行了不恰当的概括。
(2)扣帽子。把看到的某个现象用某个形容词扣到他人身上。孩子忘记了做某件事或错了一道题是个现象,家长可能给他扣上一顶“你是个粗心的人”的帽子。
(3)将某人行为的一个部分等同于整个沟通过程。某成员说了10句话,听的人可能就抓住了敏感的一句不放,忽略了其他信息,然后对全过程进行了否定。
(4)夫妻间理念不一致且不协调。妈妈这样要求孩子,爸爸那样要求孩子,两个人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孩子就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叛逆,我谁的也不听。
(5)超理智。如果沟通不加上感情和爱,沟通常常是无效的。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有理无爱,只会伤害关系,加重冷漠。
家庭规条的影响
家庭规条存在的最初,是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不能去河边玩耍,不能偷懒,不能调皮捣蛋等,这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孩子的成长。但是随着我们长大,这些规条强制的信息却依然没有被拿掉,当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意志力的时候,却依然被禁止着,成为了我们成长的阻碍。
规条有显性的与隐性的。显性的就是在家庭里通过教育、规定等形式要求明确遵守的,也就是父母教会我们的“人应该……”。有的则是隐性的,就是谁都不说,却默默遵守的潜规则,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摸索出来的行事风格,如果不遵守,就没有爱。 显性的规条容易被觉察和处理,隐性的则比较难且对我们影响非常大。
其中隐性的规条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哪些是我们必须做的。有时候这两者也被称为“禁止令”和“驱迫令”,这是对孩子的军规,孩子不遵守的时候通常都会遭到我们有意无意的惩罚。
禁止令
禁止令即不能做什么,什么是不可以的。当某行为成为禁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卡在那里,僵化不能流通。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有表达自己的强烈需求,然而我们的需求却被遭到禁止,因而我们渐渐失去了自己。在内心深处,我们有几个比较深的禁止令,它们是:
不要存在。不要存在会让我们感觉不到活在这个世上,觉得活着没有一点意义,觉得自己本来就是多余的。父母曾用冷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孩子,或者是父母忙,或者是曾经对孩子的存在表示过排斥,他们给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漠视,不值得,不重要。
不要做自己 。自己是不重要的,别人是重要的,环境是重要的。社会和他人认为好的才是好。不要表达自己,那会很自私。不能有自己的要求,那会失去别人的关心。不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法,一切都要顺从大环境才是对的。这个禁止令来自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不认同和不同频的期待。
不要亲近 。亲近对有些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他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表面儒雅内心冷漠,他没有办法和别人走近,没有办法建立情感上的亲密连接,更没有办法无条件信任一个人。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亲密对他来说都是困难的。一旦他感觉到走得有些近了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排斥或恐惧,肢体上的亲密也会让他很紧张。
不要归属 。无论到哪都没有找到过归属感。在公司,在班级,在团队,总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从来不曾真正属于这个地方。 家是爱的象征,如果在家里感觉不到足够的爱,我们就常常感觉不到家的存在。在感觉到爱很陌生或不公的时候,归属感就会失去。长大后,用爱融入环境和集体,从集体中感受爱,这些都是困难的。从更深层次来说,失去归属,其实是与父母的爱失去连接。
不要长大 。不要长大就是不要思考,不要成熟,不要独立。喜欢有所依赖,喜欢别人给做决定,遇到事情喜欢推掉责任,喜欢让别人领导。一有压力就退化到孩子状态,像个孩子一样,会委屈,无奈,撒娇,甚至嘟嘴。很多事情都希望别人为他负责,替他做好。似乎生来别人就欠他什么,应该为他做。很多人在还小的时候,父母就阻止他们长大。父母需要让孩子需要他们,这样父母就会有价值感,可以把孩子留在身边。
不要像个孩子。这并不与上一条禁止令冲突,它们完全可以同时存在于你身上。不要长大是要你不要像成年人一样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决定,不要像个孩子则是要求你不要具有孩子的特性,天真、活泼、自由、贪玩、任性、只想着自己。不要像个孩子的人会表现的过于独立,喜欢照顾人,常常拒绝别人的照顾和帮助,什么都喜欢自己扛,仿佛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就是顶着天一样。这种人很独立,很要强,很懂得体贴和照顾人,却难以快乐。
不要健康 。爱,我所欲也;健康,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健康而取爱也。一个一心想生病的人,是绝对可以生病的。生病的好处有很多,最大的好处就是成为弱者可以有人疼有人关心,可以不干活,可以有借口,总之可以得到爱。这样的人会在潜意识建立这样一个连接:我是健康的,就没人爱我;我是不健康的,才会被人爱。然后他就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生病。
不要正常 。不要说你很正常,有时候只有不正常,你才能被听得见。老虎不发威,就总被人当作hello kitty。发威,就是不要正常,你会歇斯底里、暴怒、发疯、情绪化、无厘头等,以此获得关注。 小孩子就是这样,当他好好跟父母说话的时候,父母不会在意他,只有他大哭大闹大吼大叫的时候,父母才会停下手中的事满足他。 也有的孩子装可怜的时候妈妈就不再指责他。他也就学会了:我不该坚强,我要把自己弄得非常可怜。
不要成功 。如果做了,没有最优秀的结果,那就是你的责任。但是如果没做,自然没结果,却不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没做,不是你不行。所以你宁愿不做,也不要失败。
不要重要 。伴侣很重要,父母很重要,朋友很重要,所有人都很重要,唯独你不重要。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人忽视,最无所谓的一个人。
不要思考 。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你是习惯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还是习惯说“让我想想,看看有什么新招”?很多时候,你只是想让别人告诉你怎么办吧?小时候我们被各种标准答案所禁锢,标准以外的答案不被允许,要做的事情总有人告诉你应该如何,所以我们已不再思考。可是,问题真的不仅仅只有一个答案,而且思路不分对错。
不要感觉。对很多人来说,承认自己的感受是困难的,因为他们只知道“应该”,而不知道感受,应该不生气,就忽略生气的感觉。有了情绪的时候也不去感受,而依然用强劲的大脑去思考。“不要哭”“不许发火”“不能伤心”等否定感受的规条从小就被灌进了我们的身体,因此我们就学会了不要去感受真正的感受,只去感受应该的特定的感受:人应该快乐、和蔼。
驱迫令
驱迫令就是我们必须做的,驱动着我们做的。有些事在最初的时候做了是好事,但是一旦强迫的时候,就会成为家庭规条而变为束缚,影响人的自由发展。
快一点!妈妈们习惯做什么都要求孩子快一点,生怕孩子落后。从早上起床洗刷,到出门,到放学回家,哪个动作都要快一点。写作业要快一点,学习要快一点。后来,连说话都很快了……所以长大后,我们很容易焦虑焦躁,甚至是浮躁狂暴,静不下来,从容不下来,停不下来。我们没办法接受磨蹭、磨叽、拖延时间,这些简直是在浪费生命!是慢性自杀!
努力一点!人活着就是为了成功,成功就要不停奋斗。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努力的结果是你可能成功了,但是却不能停下来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你知道,山外有山,你需要设定下个目标,更努力!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被逼着努力的。自由、玩耍、懈怠、无所谓,那会被打屁股,会被骂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长大后,也就是,活着,就要努力奋斗。
要坚强! 你喜欢励志吗?励志能让你坚强。不是真的让你坚强,而是强迫你坚强。因为真正的坚强是水的能屈能伸,强迫的坚强却是钢,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你从来不允许自己失败,也不需要别人帮助,不需要安慰,你是金刚不坏之身,是打不倒的。因为你从小就学会了脆弱是可耻的,学会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学会了“你不坚强,谁替你扛”。
要完美! 不要说你无所谓,不追求完美,那是你没把注意力放到你在意的事上。 这来自于小时候外界的挑剔和苛求,我们总不能让家长满意,我们只被要求100分而非68分。对于我们来说,68分就等于0分,因为那不完美。要完美的结果就是习得性无助,如果我可能失败,那我宁愿不尝试。
讨好别人!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们:养育你不容易,我为你做了这么多,都是因为你才不跟你爸爸离婚,等等,然后接下来就要求我们孝顺她,要听话,要为她的情绪负责。 我们在潜意识里已经内化了“别人不开心了,我也无法开心”。或许你很懂得照顾别人,只是,你需要先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