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在诗歌创新方面与孟郊号称“韩孟诗派”。而早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已经拜读过韩愈的转世名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两句一个出自《师说》,一个出自《马说》,皆为后人称道传诵。韩愈的人生履历可谓是中国古代官员行政经历的一个缩影。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唐碑》中评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于文,一代文宗;于道,一代大家;于忠,一代忠臣;于武,一代军师。
然而他的一生可谓困难重重,三岁时父母双亡,12岁哥哥韩会英年早逝,由嫂子抚养长大,十九岁开始踏上求取功名的道路,三次科举考试名落孙山。
在五年之内,第四次科举考试终于荣登“龙虎榜”,后来参加吏部考试又是三次未中。
鲁迅曾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耿介不屈的韩愈惶惶如丧家之犬,开始给宰相写自荐信,也是泥牛入海,三次不第。
韩愈这下阳关道走不通,径直走上了独木桥。选择了到地方做节度使幕僚。然而节度幕府节奏死板,反人性化,幕府作息时间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途还不能休息,这可让韩愈受不了,他对张建封曰:“孟子曰:“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在《上张仆射说》讲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岁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有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在《苦寒》诗中:“侵炉不觉暖,炙碳屡已添。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光大孔孟之道,用孔孟之道来重新建设大唐。但在这条路上却一直走得磕磕绊绊。他虽然怕贫穷,但是贫穷与理想冲撞,他也绝不会放弃理想。立志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在国子监四门学当博士,广收门徒,”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他有名的治学名言。然而在当时的唐代是不能为师,而且是耻于为师的,著名的《师说》就写道“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士大夫之族,也就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祖祖辈辈做官,世袭官位,根本不需要认谁做老师。当时京城有句 ”长安韦杜,离天尺五。“的传言,姓韦和姓杜的人离天只有五尺,也就是离天子近。反倒是那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师说》的核心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韩愈为什么要提倡为师之道,提倡学习?因为只有科举考试才能让贫寒子弟一跃成为国家栋梁。后来又求于当时的京兆尹李实,称赞他为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的人,遂被他推荐为监察御史,监督百官。后来在旱情严重的时候,韩愈给朝廷写了一封建议信检举李实,而后被贬广东阳山县,但这时候他的文学名气却越来越大。
虽然被贬,却还是为官,自当不能落下职责。当地老百姓对韩愈的工作看在眼里,把自家孩子的名字都取个韩字,也把当地一座无名之山取名为“贤令山”意味贤能的县令。后来他开始反省写了《五箴》,分别为”游箴“”行箴“”言箴“”好恶箴“”知名箴“。
纵观韩愈之前的官途,二十五岁考上进士,四年后正式开始做官,节度使幕僚,四门学博士,监察御史等官职。但是他终于在历经挫折后受到裴度赏识终于回到了朝廷。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面临三大问题,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而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藩镇割据,相当于以前的诸侯叛乱。刚好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皇上派兵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几年过去后,效果仍不理想,这时韩愈上递奏章 《论淮西事宜状》着实给唐宪宗打了一剂定心丸。并给出了具体军事战略思想路线,各个击破,分化瓦解,笼络百姓。在《韩文起》中林文铭对此事评论韩愈道:可谓料事如神,非文士纸上谈兵套语。
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的韩愈被任命为行军司马,上前线做参谋长,在裴度手下大将李愬雪夜偷袭蔡州城大胜后,韩愈又成功劝降其他藩镇。班师回朝后,被提拔为刑部侍郎,位居四品。皇帝命令韩愈撰写功德碑,韩愈耗时七十多天写出了千古名篇《平淮西碑》,但却在李愬手下的愤愤不平中这个功德碑被磨了由段文昌重新写了。在《记临江驿诗》 苏轼说 “淮西功德贯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辛辛苦苦写的碑文被磨本来就不高兴,再后来因唐宪宗奉迎佛骨一事,他不平一鸣,不快一吐,没想到却招来了横祸,一纸奏章《论佛骨表》让自己被贬潮州,再一纸《潮州刺史谢上书》,韩愈向皇上聊表心意,唐宪宗也明白此人确为忠臣。担任潮州刺史七个多月,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落后的岭南地区。当地人们为了感谢他,将笔架山改为韩山,将山下的鄂溪改成韩江。但他与当地一个著名人物大颠和尚的交往却在朝野之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之前他强烈谴责皇帝奉迎佛骨,现在却与佛教子弟大颠和尚相交甚密,这让朝中的大臣们都认为韩愈放弃了孔孟之道,崇尚起了佛教。而韩愈回答得却及其寡淡,自己觉得大颠和尚天资聪慧,懂得很多道理,与之相谈甚欢,也就是当个朋友一样相处,后来临走送他衣物也只是出于体恤老人送温暖。
在潮州担任官职期间,还曾与鳄鱼搏斗,韩愈除去当地怪物鳄鱼也是先礼后兵。带上士兵来到河边,先扔下一头猪,再扔下一头羊,让鳄鱼吃个够,并且当众朗诵《祭鳄鱼文》,而这一篇文章后来也流传千古。最终韩愈等来了唐宪宗的赦免令,没过多久唐宪宗去世,唐德宗上位,他非常赏识韩愈,提携他为兵部侍郎。
在此期间,王廷凑叛乱杀了节度使后自称节度使留后,各地节度使犹如以前的诸侯,让朝廷又恨又怕。唐德宗先派裴度征讨未胜,被迫承认王廷凑的身份。于是派出韩愈前去与王廷凑会面,一介书生,单刀赴会,深入虎穴,完成使命。
长庆四年,韩愈在长安去世。
我们纵观韩愈的一生,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有过四次精彩的亮相,第一次是在做监察御史时,上书皇帝,请求将对发生旱灾的长安地区免除租税。第二次是与裴度一起征讨淮西军,获得大胜,并写下千古留名的《平淮西碑》。第三次是上书皇帝请求停止奉迎佛骨,并因此被贬潮州。第四次就是单刀赴会,孤军深入成德军方镇之中,成功安抚人心。
韩愈的一生都在维护着儒家思想的权威性。从不放弃原则。积极居官的人生态度,刚正执着的精神,以及帮助别人的古道热肠,也使得他凡事敢为天下先。
最后用《伯夷颂》来结束这篇文章。“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