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 (p105-133)第10天
体式:文本内容和形式交涉处
--《花脸》共同备课的启示
教学现状描述
根据整理,较为集中的教学内容有五个: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线索;2.了解花脸的知识;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4.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作者的情感;5.理解课文的主题或内涵。
《花脸》在教学内容上最大的问题是,把散文当成记叙文来教。教学内容基本分两大板块:一是梳理事件的记叙部分;二是明确作者的情感,或课文的主题。
疑问:P14 对文本类型,分四大类:一是纯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等);二是中国古代散文;三是现当代散文;四是现当肛在言语表达方面较为出色的实用文章。
那么,我们一般所谓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显然不是纯文学作品。单说记叙文,是属于散文还是实用文呢?如果是散文,那么“最大的问题是把散文当成记叙文来教”就不成立,这句话显然没有把记作文归入散文范畴。
共同备课进程
第一阶段:讨论“课文里有什么”
梳理教师们的发言发现,老师们目前的起来有巨大的已经在“找”课文里“有什么”。可见大家对“文本体式”理解不足。课文的“文本体式”,简单地说,不是“这篇课文里有什么”,而是“这篇课文的什么才是关键”。
第二阶段:区分“课文有什么”和“课文关键处”
教学内容要讨论的问题仍然是老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专家: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赞同于在课文中教语文知识。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的作用体现在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选择教什么,是要根据作为完整的语篇,根据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来确定的。
第三阶段:讨论为什么选择教这个
老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不断修正,完善自身业已形成的经验的过程。那么,教师已有的自身经验本身,很可能就是这一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或者说最值得警惕和反思的部分。
阅读的关键在于读懂某一事物在这一作品中的修改,而非共性的事物本身。
要点评议:
将编写意图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这本身没有错,但需进一步分析。
第四阶段:确定目标—读出童趣
课文中的“童趣”,不是指这件事本身的有趣,准确地讲,应该是这件事在这种记述方式中呈现出的童趣。“让学生读出文中表达的童趣”,不是要抽象地概括出“课文表达的是什么样的童趣”,而是能够在具体的语句或语段中体会到童趣。使学生能关注到我们圈划的那些语句,并能够在那些语句中体会到童趣。
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情感不能从具体语文形式中抽离再来,只能在语言形式中体味。
专家:本文童趣不是大人眼光看出来的有趣,而是用孩子的眼光讲述那段经历。(关于《花脸》中对脸谱的细致描写,不能只当作描写,更是情感的表达。)
第五阶段:关于描写的讨论
大词小用,郑重其事之感与小孩子身份间形成的文学张力,使读者能还原出小大人模样。
专家:主观(情感)语言的表达与客观语言表达的区别。
散文是主观(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
老师要了解:课文哪些部分是学生体会不到的,提供什么样的支架才能帮学生体会到。
读散文,品味情感,不能走概括的方向呆往细腻的方向走。
第六阶段:确定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顺叙
关于读写结合:不是在教学形式上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的结合。
“顺叙”不是一种写作技能,而是记叙的方法,采用顺叙或倒叙,是以能吸引读者为目的的。
方法:加小标题。
第七阶段:教学环节设计的讨论
问题研讨
一、“文体”是作家精心构筑的话语秩序
概念: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体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感觉方式、体验方式、思维方式、精神结构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文体从呈现层面指文体的话语秩序、话语规范、话语特点,其背后会有丰富的人文内容。
文体问题主要是形式问题。
文学文体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表现功能。
一部文学作品的文体必须具有表意、表象和表现三种功能,才称得上优秀的文体。
明确两点:1.文体的表现功能要求作家去表现、读者去领会一种难于言说的思想感情。2.文体的表现功能要求作家以间接暗示的方法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教师在教学中副食学生品味语言,目的不应是对语言进行抽离情境的特征概括,而是通过“品”语言,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味”。
大部分语文教师遵从“先内容,后语言“的教学流程,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逻辑上的层次错位了。
二、文体的关键处就在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童庆炳《论美在于内容和形式的交涉部》:
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征服的关系。
教学时应让学生在体会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文本表现层面内容的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