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一夜之间,一篇高考作文突然成为众矢之的,我也不免跟风,仔细阅读了那篇文章。挺惊喜的,这篇文章不似应试教育的产物,除了少年人偏爱的繁杂引用之外,整篇文章含义深刻,是写得干净漂亮的,可见作者的阅读和写作功力。
等等,不对,为什么我的看法和主流媒体不同?
嚆矢,开端的意思。有人说,既然你只是想表达开端,那么为什么不用开端,只是为了展现下自己的辞藻呗?我赶紧看了一下文章开头的“众矢之的”这个词,想着会不会把它改为“所有人攻击的目标”更好。
是的,这篇文章因为生僻词与引用太多而饱受诟病,不少媒体观点一致:“所谓文章写出来就是要给人看的,如果是别人都看不懂的文章,怎么能称得上优秀?”
但是,汉朝大赋把金木水火土偏旁的文字全用了一个遍,成为文学史华丽的衣服,没有人以此批评汉赋卖弄辞藻;《易经》《老子》等也以文字艰深出名,无人敢说它们不是精神财富。读不懂的算不得好文章?读不懂只是你不在读者之列罢了。
不过受到批评是理所应当的事,因为快餐式的阅读容不下非通俗的文章。嚆矢、振翮,生僻词何以成为生僻词?用的人少。为什么用的人少?有人说,因为我们需要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从开始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楷,文字的演变也是同样的方向,毕竟作为工具,都以表意为主要目的。事实的确是这样,然而,是否因为生僻词鲜少为人使用而不成为文化的一部分?生僻词是否从一开始便为生僻?文化的包容性就在于有许多不同的词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中文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词或许只体现微末的差距,这一点差距便体现着文化的深度。可耻的是不懂文字的人,以无知为荣,以知为卖弄,每天有各种新词产生,也有许多文字呗遗忘,不说让所有生僻词被普及,至少我们不应该否认生僻字的存在,也不该否认将其用于文章的做法,如果看不懂,何不为自己的无知羞愧一番?
由此说开去。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已是老生长谈,如何继承发扬却始终无人说清。生活压力下,有多少人在离开学校后还会主动去阅读?有多少人会看古文原文,有多少人细读“四大名著”原本?太累了,看看公众号,读读网络小说轻松得多,少数想要了解文化的人,读的是各种文章解读,再在与人聊天中以牙慧为见解。不必羞于启齿,遍看书店,《论语》的解读或可找出几十个不同版本,《红楼梦》中每一个人物都被解析成一本书,让拆书稿的作者们赚得盆满钵满。是的,看这些书不必原典更为轻松吗?吸取别人的观点,这叫从善如流。是的,因为轻松,原典少有人问津。然而读者们如何确定,在看解读的时候,一定能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定通俗的、易于传播的就是好,不通俗、晦涩的便是坏。然而通俗这个词古今同义吗?
试看古之通俗,是唐传奇,明清戏曲小说;近代通俗,是张恨水、金庸、赵树理;而今之通俗是通得只剩俗了,洋洋大观的网络文学,快餐式的阅读文化,可以说革了通俗的命,雅之不传,可以想见。只是,遥想白居易以通俗为毕生写作理想,街巷老妪都能读白诗,今人再读白居易,得以全然理解吗?
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被裹挟着行进的,流量时代无人可以置身事外。然而不可因此就把晦涩看做是文采的买弄,把引用看成考试的逢迎,退一万步说,人家看的和懂的都比你更多,因为你不懂,所以自以为是地认为他是在装逼,该被雷劈。人们允许自己的无知,而否定别人的知,这不是落入下乘,而是落到下水道去了。
最后回到文章本身,似乎从未有人探讨过文章的含义,或许也是读不懂的缘故。那么,试将文章所有晦涩的词语全部替换,所有的典故引用均以常识代替,人们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我想未必,因为写文章的人早已将“评论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只是,错就错在,它是一篇应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