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心流》这本书
其实心流体验说简单也简单,就是
全神贯注做某事
说的再学术一点,就是作者的原话: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开始看书觉得心流挺玄,看了一阵子,终于明白了,其实心流不过是一种很爽的心理状态,就是全神贯注做某件自己擅长喜爱并且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注意我对最后一个条件进行了我自己的修正,加了一个定语:“自认为”
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工作不够专心,看书也喜欢犯困,开会打瞌睡,诸如此类吧,总之希望通过看这本书,让自己做事能够能够更加专注一点。可看了个大概,就发现自己没少体验心流的感觉啊。
我小的时候做各种游戏,都挺专注、挺爽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一样的体验吧,在外面疯玩,太阳落山也不回去吃饭。
我至少有几件事情曾经极度专注地去干过
1、打电子游戏(有三款游戏可以倒背如流,甚至有一款前鼠标时代的游戏还造就了我一个无人能及的心流技能)
2、攒电脑、组装闹钟(心无旁骛,一丝不苟,完成之后也挺有成就感)
3、踢足球(我是个前超级足球爱好者)
为什么我既有心流体验,又有那么多精神耗散的状态呢?(作者发明的词叫做:精神熵)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书
�作者总结了心流几个关键性影响因素
1、目标
2、即时反馈
3、能力和挑战相匹配
其中,目标和即时反馈相辅相成,比如你订个目标每天坚持跑步,那么,这个目标就不算即时反馈的目标。相反,目标定为,每天跑步三十分钟,每天跑步5公里,你在行动中就会获得很即时的反馈。
再比如,你订个计划每天要习作,那还不如定个计划,每天写500字,这样更容易坚持。
最近有人经常批评10000小时不科学,最权威的就是那本《刻意练习》,但古典认为,10000小时固然科学性可以商榷,但这个理论特别符合人类进化心理学,可以给人提供持续的即时反馈,你想象一下,每次完成都知道我又累积了1个小时,如此往复,等你到了2000小时,已经蜕变了,已经成长了,那个时候你自然会找到更科学的方法论来代替10000小时理论。包括《刻意练习》这本书也把即时反馈作为自己理论的重要参数。
(自嗨一下:大家自己琢磨古典这个道理,不就是我常常提到的先要“上量“)
通过第三条,能力和挑战相匹配,我弄明白了,人人都可以有心流状态,但档次高低各不相同,对于档次高的心流体验者,成功不过是他们的副产品。
让我们通过两张图来进行说明。
第一张图,大家可以看到,能力高低,和挑战高低,使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处在八种不同的状态,其中有一种叫做心流,但我认为这幅图画的有点问题,为啥呢?请看下图,并继续听我说。
我认为第二幅图绘制的”心流通道“更加符合我自己的体验,我并不是没有心流,只不过我的心流档次不高而已。
并且,当我心理能量低的时候,我还会退回到更低的挑战和更低的技能匹配下的行为中,比如漫无目的边散步边嗑瓜子。比如做一些我喜欢擅长的手艺活。
那些是更高档次的心流体验呢?很简单,当然是高技能和高挑战相匹配的(据说挑战高于技能5%~10%最合适,但我认为因人而异。对于我个人来说,每次1%就足够了,再多我都会放弃。)比如:
围棋九段对弈中
画家创作中
小说家酣畅淋漓地写作中
试飞员首航试飞过程中
运动员表演高超技艺创造纪录夺魁过程中
不用我解释了吧,高技能本身就已经会让他们可能收获成功了。
知道了上述结论,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用呢?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现在的心流档次不够高,但体验那么爽,忍不住离开怎么办?拆毁它,怎么拆??
还记得我刚才说过,我把哈佛幸福课里面的,喜爱-擅长-有意义,第三项加了个定语”自认为“;你之所以在简单的行动中获得心流体验,在你的心理有一个基本预设:
这个行动虽然简单,但还是有意义的,比如
每天玩一把游戏可以提神,
每天坚持朗读某段文字会让你获得某种升华,
于是这个行为再简单,你也能坚持并专注。那好,当你发现这些行为不能让你再进步的时候,就主动告诉自己,这玩意对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几次心理暗示下来,你就发现原来能够进入心流体验的行为已经索然无味了。
比如,你在画美丽的思维导图,越画越漂亮,越漂亮越沉浸,甚至已经忘记了画思维导图本身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或者掌握知识,而变成了炫技或者自嗨。怎么办,赶紧提醒自己,这样做对自己的意义不大。只要多说几次意义不大,你会发现这种你已经对如何修饰思维导图提不起兴趣了。
转身去追寻
技能更高
挑战更大
匹配度合适的新玩法吧!
,祝你获得更高档的心流体验
--------------------
PS:这本书我会持续精读,持续输出